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27篇
  10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为了解与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PM19-A1在我国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及其分子标记PM19-A1的有效性,并筛选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利用标记PM19-A1对1 015份小麦品种资源(包括我国253份微核心种质、603份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以及153份国外引进材料)进行检测,于2015年测定其中540份材料的种子萌芽指数(GI)和田间自然降雨整穗发芽率(FS),验证该基因标记的有效性;结合TaVp-1B的基因型,筛选PM19-A1/TaVp-1B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并以大白皮和六月黄(携带PM19-A1a等位基因类型)通过后熟的种子为材料,进行高温(38.5℃)、不同浓度ABA(50μmol·L-1和125μmol·L-1)以及GA(1mmol·L-1)处理,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M19-A1基因存在两种等位基因类型(PM19-A1a和PM19-A1b),等位基因类型为PM19-A1a的材料,其平均GI和FS均显著低于等位基因类型为PM19-A1b的材料,为抗穗发芽等位类型;PM19-A1a在我国微核心种质、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和国外引进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7.4%、7.7%和31.8%;筛选出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PM19-A1a/TaVp-1Bc;高温和ABA处理均能诱导PM19-A1基因表达上调,GA处理则抑制其表达上调;不同抗穗发芽品种中PM19-A1基因对ABA(P0.01)以及GA(P0.05)的敏感性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2.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穗发芽抗性的鉴定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收获前穗发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后期加工品质.一个简单可靠的穗发芽抗性鉴定方法对于小麦抗穗发芽育种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万县白麦子/京411重组自交系群体(RIL)202份家系为试材,检测其F2-6,F2-7两年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年份内和年份间的相关系数变化情况,旨在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同一年份内,从发芽后第1 d到第7 d,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相关性均极显著,用发芽后第3 d发芽率或发芽指数来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效果较好;不同年份间,从发芽后第2 d到第7 d,发芽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发芽指数与发芽指数的相关性均极显著,用发芽指数来衡量小麦穗发芽抗性较发芽率更稳定;两年重组自交系群体发芽指数分布频率表明,发芽后第3 d发芽指数正态分布最集中,综合各种参数可得出用小麦发芽后第3 d发芽指数来鉴定小麦抗穗发芽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3.
以28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微量溶剂保持力(SRC)方法对其水SRC、蔗糖SRC、碳酸钠SRC和乳酸SRC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不同SRC存品种间的差异情况以及4种SRC之间的相互关系。水SRC主要分布在85%~95%,占材料总数的66.9%;碳酸钠SRC主要分布在100%~110%,占材料总数的48.8%;乳酸SRC土安分布在90%~105%,占材料总数的80.6%;蔗糖SRC主要分布在125%~140%,占材料总数的72.0%。4种SRC品种间差异皆达极显著水平。SRC的相关分析显示,4种SRC间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水SRC与乳酸SRC的相关系数最人,为0.907,而与蔗糖SRC的相关系数最小,仅为0.177。在简单相关分析的摹础上,利用多元同归线性模型预测了水SRC(Y)与碳酸钠SRC(x1)、乳酸SRC(x2)和蔗糖SRC(x3)之间的回归天系,得到方程Y=18.618+0.320x,+0.473x2-0.066x3。同时根据SRC值的分布情况,初步筛选了一批SRC表现较低的小麦品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作为低SRC小麦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4.
同一面包小麦品种洪烤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传喜  王光瑞 《作物学报》1998,24(6):751-755
对于同一面包用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极为不同的样品、面包体积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farinogram(粉质图)吸水率和mixogram(和面图)峰高等呈密切直线相关,与farinogram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等呈曲线相关;与mixogram和面时间无明显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在面包用小麦品种开发种植中,以品种真实性鉴定为基础,用籽粒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等可进行小麦品质的检测与分级;全玻璃质颗粒率可  相似文献   
65.
66.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变异及优质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5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碱性水保持力和膨胀势等品质性状的变异,分别用PCR特异扩增和SDS-PAGE对1Dx5、1Dy10亚基基因和糯质基因进行了检测.筛选出一批高蛋白、强面筋的小麦品种,如MW18、安农9043、安农91168和安农9267,都含有1D5 10亚基基因.筛选出碱性水保持力和蛋白质含量都较低的小麦品种Tincurrin、皖麦48和Caldwell,推荐作为软质小麦育种的亲本使用.鉴定出小麦品种扬97-65和川96003缺Wx-B1,#445缺Wx-A1.试验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5 10亚基基因在现有小麦品种中已有较高的比例,而糯质蛋白基因缺失型品种尚少见.  相似文献   
67.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了19个冬小麦品种,分别在籽粒满仁期、灌浆中期和蜡熟期取样分析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满仁期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最多,随后,低分子量区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浓度不断下降,至蜡熟期,低分子量区同工酶谱带已很微弱,收获干燥后的籽粒未检测到同工酶谱带。在籽粒同一发育时期,品种间同工酶谱带非常相似。这些变化对研究成熟小麦籽粒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异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用早代选择和回交改良面包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大面积品种扬麦158与优质品种安农9192,Karl组配杂交组合,在其F2代随机选株和按SDS沉降值选择优株分别与扬麦18回交,通过对其后代群体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说明:杂交早代用SDS沉降值选择优株再与农艺亲本回交可显著改善后代群体的产量和品质。这一方法提高产量的作用主要来源于农艺亲本的回交,而改善品质的作用主要来源于对品质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分析了96个小麦品种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强面筋品种与普通品种在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强面筋品种含Glu-Ala(1亚基)、Glu-A1b(2^*亚基)、Glu-B1b(7+8亚基)、Glu-Bli(17+18亚基)、Glu-Dld(5+10亚基)、Glu-A3b和Glu-D3c的频率较高,而普通品种则含Glu-Alc(N)、Glu-Bl  相似文献   
70.
马传喜  徐风 《作物学报》1995,21(1):90-94
将两个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安农8455和YecoraRojo进行杂交,测定其F3代重组株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SDS沉降值、伯尔辛克值、蛋白质含量和籽产量以及收获指数。利用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说明了,17+18亚对面包品质的作用明显优于7+8亚基,两者的,品质差异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文中讨论了17+18亚基在培育较高的包品质潜力的小麦品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