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区试验,选以牛粪或猪粪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为对象,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茶园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牛粪有机肥或猪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使茶叶鲜叶的产量分别增加4.1%~12.6%和44.0%~62.1%、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9%~7.0%和8.4%~10.7%,茶多酚含量分别增加6.8%~8.3%和3.0%~6.1%。牛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无明显影响,而猪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使茶叶水浸出物增加0.5%~4.5%、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5.8%~35.0%。相较于牛粪有机肥,本试验条件下,猪粪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更能提高茶叶中水浸出物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酚氨比,提升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52.
对四季豆品种丽芸2号的生长动态和养分吸收特征进行研究,以明确四季豆生长过程中养分的吸收规律,为科学合理的农田养分管理提供参考。田间试验于2016年在浙江省丽水市进行,四季豆生产中农艺管理措施与当地农民习惯一致。在四季豆苗期、伸蔓期、开花期、结荚期、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干物质质量和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钼、铜、硅等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季豆干物质累积量随着生长呈增加趋势,其中收获期经济产量干物质累积量最高,达到2 304.6 kg·hm-2。四季豆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元素的需求为收获期>结荚期>伸蔓期>苗期和开花期。四季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比例为1.0∶0.4∶1.0,并分别将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约79.0%分配到经济产量中。根据四季豆产量、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估算出单产30 000 kg·hm-2(丰产水平)四季豆的合理施肥量为N 155~181 kg·hm-2、P2O5 82~103 kg·hm-2,K2O 136~156 kg·hm-2。该研究可以为四季豆生产中养分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减轻因肥料过量施用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3.
矿源腐殖酸肥料研发与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化肥施用逐渐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但给环境、农产品等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更加安全高效肥料的研究成为现阶段土壤和肥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矿源腐殖酸储量巨大,是规模化生产腐殖酸(HA)肥料的主要资源。本文介绍了HA肥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分析了HA肥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研究发现不同形态氮源化肥制成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贮存过程中的氮损失率依次:铵态氮源(碳铵)>酰胺态氮源(尿素)>铵态氮 硝态氮源.贮存120 d各种有机无机复混肥pH、电导率(EC)变化不大,其中酰胺态氮的有机无机复混肥EC较小,含水量变化较大,其中酰胺态氮有机无机复混肥、铵态氮有机无机复混肥经过120 d的贮存有所下降,而硝态氮 铵态氮源有机无机复混肥含水量稍有提高.各种氮源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细菌数量较多,真菌很少,放线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西瓜专用控释肥料作基肥施用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机包膜尿素、有机包膜尿素和北京产的聚烯烃包膜尿素为主要原料配制的专用控释肥料作基肥施用,可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9.43%、7.85%和27.17%,可以使主蔓长度、单株瓜数和单瓜重明显增加,糖度增加,品质改善。同时对在西瓜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土壤速效N、P、K养分的供应状况和植株N、P、K含量状况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氮肥残留及损失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结合15N示踪技术,分析了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氮素积累量、肥料氮去向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N0)、单施化肥(CF)、施化肥配施0.5%生物炭(BC1)、施化肥配施1%生物炭(BC2)和施化肥配施2%生物炭(BC3)。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BC2和BC3处理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9.3%和22.0%。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水稻氮素积累量和表观利用率。施用生物炭的水稻籽粒肥料氮积累和总肥料氮积累量较CF处理分别提高18.6%~23.4%和18.5%~26.5%。然而,施用生物炭处理与CF处理之间的籽粒土壤氮吸收量没有显著差异。BC1、BC2和BC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0.4%,28.5%和29.3%,均显著高于CF处理(24.1%)。施用生物炭有利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 残留,从而减少损失。因此,施用生物炭的肥料氮损失率(25.7%~27.5%)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38.4%)。与CF处理相比,高量施用生物炭(BC3)显著降低氨氧化细菌的amoA基因拷贝数,但施用生物炭对氨氧化古菌丰度没有显著影响。综上表明,施用水稻秸秆生物炭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同时还是有效减少氮素损失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7.
污泥复肥在黄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麻施用污泥复肥效果明显,增产显著,其肥效与施用同品种等用量的化肥相似。污泥复肥比化肥更具肥效长、后劲足的优点,但要注意施肥方式,以免影响出苗率。  相似文献   
58.
施用氮、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育于凝灰岩和冲积物的水稻土施用氮,硫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施硫在高氮下使籽粒产量增加了12.7%,水稻施硫在低氮下使稻谷产量增加6.9%,(2)在高氮条件下施用不同硫源对水稻无明显增产作用,对油菜的增产作用硫磺和S95大于石膏;(3)施用硫肥增加了油菜和水稻的N和S吸收量,并提高了它们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9.
石灰氮的土壤改良作用及对蔬菜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灰氮可以纠正土壤酸化,施用后使盐基浓度不上升,并可抑制NO3-生成,减少氮素流失,还具有除草、杀灭病虫害的功效,在菠菜、大豆、草莓上施用效果优于尿素,氮素利用率较高,既提高了产量,也改善了品质。  相似文献   
60.
研究黄花菜(Hemerocallis fulva)的养分吸收规律及其与高产形成的关系,可为黄花菜高产栽培中的科学施肥,以及专用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黄花菜普通品种实心和高产品种207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11月,对不同生育期的黄花菜取样,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氮(N)、磷(P)、钾(K)、硫(S)、钙(Ca)、镁(Mg)、锌(Zn)、硼(B)、钼(Mo)、锰(Mn)含量。结果显示,2个品种总的干物质积累均在萌蕾开花期达到最大,在展叶期到抽薹期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普通品种的根干重在抽薹期最大,而高产品种的根干重在萌蕾开花期最大。高产品种对N、P、K、S、Ca、Mg、Zn、B、Mn、Mo的需求量均显著(P<0.05)大于普通品种实心。高产品种对N、K、P的养分需求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而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到展叶期对N、K的吸收量最大,P的吸收量在抽薹期最大;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对S和Ca的吸收量最大,Mg在展叶期的吸收量最大,而高产品种对S、Ca、Mg的吸收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普通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集中在抽薹期之前,而高产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一直持续到抽薹期,且以抽薹期吸收量最大。整个生育期,高产品种对N、P、K的需求比例为1.0∶0.25∶2.3,而普通品种为1.0∶0.24∶1.7;高产品种207对S、Ca、Mg的需求比例为1.0∶11.5∶1.8;而普通品种为1.0∶5.5∶1.0。综上,高产品种具有更长的根系发育时间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黄花菜,特别是高产黄花菜专用肥料的配制中,尤应保证钾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供应,以满足黄花菜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