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分龄的合理性.[结果]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平均值分别为0.25、0.40、0.63、0.92和1.30 mm,体长平均值分别为2.09、3.69、6.10、10.09和12.93 mm,体宽平均值分别为0.34、0.57、0.94、1.33和1.92 mm.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头壳宽与虫龄间的三次和二次线性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999),头壳宽与虫龄间指数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55)较高,拟合程度均较好.28℃下辣木瑙螟幼虫历期为10~13 d.[结论]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头壳宽为辣木瑙螟幼虫虫龄判定的最佳指标,体长和体宽不适合用于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其行为、体色和刚毛可为虫龄的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吉县马铃薯病虫害调查及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之一 ,由80年代末期的 0 93万hm2 发展到 1999年的 3 65万hm2 。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栽培制度的变更以及品种退化等因素的影响 ,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黑胫病也逐年加重 ,给全县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此 ,1999年我们对全县马铃薯生产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普查。2 现状调查共调查 2 6个乡 (镇 ) ,90个行政村 ,占所有村的 2 9 7%。调查田块 52 0 5个 ,病虫田率10 0 %。调查面积 77 2 3hm2 ,发生面积占调查面积的 10 0 % ,防治面积 0 4 2万hm2 ,占发生面积的 3 74 % …  相似文献   
13.
对西吉县农田害鼠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县不同生态区域的农田害鼠发生种类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达乌尔黄鼠和鼠兔为优势种。在年周期内,害鼠的发生总体上呈现4-6月和9月两个高峰期。分析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天敌因素对害鼠种群消长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子筛选最优贮藏方式,研究采用5种方式进行贮藏处理,比较贮藏后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出苗率除贮藏2个月与3个月的种子间相差不大以外,其他也随贮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9℃超低温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发芽势均高于其他处理,种子的贮藏期可达220 d。常温、蜡封液A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塑封、蜡封液B(RQT-G-4水果保鲜保湿增亮剂)处理的种子在贮藏了101 d时,胚芽生长缓慢,保存了162 d后失活,且蜡封液A、塑封、蜡封液B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常温处理。4℃低温处理和使用蜡封液C (橘子保鲜剂)蜡封处理的种子贮藏表现次之,相较于常温等处理,这两种处理延长了约一个月的保质期。(2)不同贮藏处理的种子胚芽长、胚根长、胚芽直径和胚根直径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贮藏时间推移而降低。-79℃超低温处理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处理,其幼苗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平均下降幅度最小,贮藏效果最佳;蜡封液C处理种子的胚芽长...  相似文献   
15.
16.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危害多种作物的危险性害虫,随着我县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复种指数的增加,危害逐年加剧.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要想取得良效和速效,应采取内外兼治的方法,即内补(调)气血扶正,外清湿热、抗菌消炎祛邪。本文根据补气益血、养阴生津、清热止带的治疗原则,自拟清宫灌注液,对临床10余例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吉县农作物病虫害可视化预报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可视化预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在更进一步做好可视化预报的基础上,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解决,以求开拓新的预报方式。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7年5月,个体养鸡户孙某饲养2000只蛋鸡,3-5月龄时现了零星的病鸡。病初病鸡一侧或两侧结膜发炎、红肿,流淡黄色的脓性粘液,不久眼睑肿胀,上下眼睑因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20.
外源抗坏血酸对离体苹果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 品种‘嘎拉’秋梢成熟叶片为试材, 在5 mmol·L - 1抗坏血酸(AsA) 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外源AsA 对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 0 ~72 h) 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 - GSH) 循环各组分和AsA合成关键酶L - 半乳糖酸- 1, 4 - 内酯脱氢酶(GalLDH) 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AsA部分抑制了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中膜脂过氧化, 降低了H2O2含量, 但对表示膜损伤的相对膜透性影响不大。对AsA - GSH循环各组分来说, 外源AsA维持了叶片衰老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 的高活性, 部分抑制了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 活性的下降, 同时降低了GSH的氧化程度, 从而提高了AsA含量和再生能力。外源AsA 在衰老前期抑制了GalLDH活性, 降低了AsA的合成能力, 而后期维持了GalLDH的高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