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将接续产酸型活菌制剂类益生素(剂量5.4×108活菌/kg体重)投喂给荷斯坦乳用初生公犊牛,10日龄宰杀犊牛,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组织样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并以未饲用益生素发病及未发病的同品种、同日龄犊牛对照.结果表明益生素有助于初生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胞质中细胞器的发育,可以维持其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2.
水葫芦发酵沼液对紫叶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等氮量下不同比例水葫芦发酵沼液对紫叶莴苣生长、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及茎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替代化肥氮比例为50%、75%和100%处理莴苣产量分别比100%化肥氮处理增加9.1%、16.1%和10.3%。但基肥中化肥的比例上升能促进莴苣苗期的生长和提高氮的吸收,而沼液作为追肥较单施化肥更能促进莴苣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同时沼液氮施用比例增加,莴苣商品化率提高。和100%化肥处理相比,沼液施用比例为50%、75%和100%处理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13.6%、14.3%和11.3%。沼液氮施用比例为50%~100%处理中,100%沼液氮施用处理其可溶性糖、V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都最低,而75%沼液氮施用比例下可获得最高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研究认为,沼液基施效果比单施尿素等化学肥料效果稍差,但追施沼液比化肥更加促进了莴苣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并缩短莴苣的生长期,提高其商品率。综合莴苣生长趋势、生物量及商品化率和品质来看,沼液替代75%化肥氮比例是最佳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了确定南京六合区油菜适宜的磷施用量与配比.[方法]在代表性土壤上对六合区油菜主要品种施用不同用量磷肥,同时分析油菜产量和舍磷量.[结果]施磷肥90.0 ~ 112.5 kg/hm2,配合施用适量的氮钾肥,产量最高,效益最佳.如果再增加磷肥施用量,那么磷肥利用率急剧下降,造成浪费,污染环境.[结论]该研究为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磷肥适宜用量及提高水稻产量效益问题,以江苏水稻‘9108’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磷肥用量方法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磷 37.5 kg/hm2水稻产量最高,达到了11781.15 kg/hm2。磷肥用量在37.5 kg/hm2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水稻磷肥利用率、磷肥生理利用率、磷肥农学利用率和磷肥偏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施磷37.5 kg/hm2磷肥效率均最高。增施磷肥降低了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水稻经济效益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磷量超过37.5 kg/hm2经济效益下降。综合上述结论拟推荐兴化水稻生产中磷肥适用量为37.5 kg/hm2。  相似文献   
55.
1988—1989年我们使用吉林市江都化工厂生产的特效双效灵防治保护地黄瓜枯萎病,试验面积2.4亩,其中1988年1.6亩,1989年0.8由,示范面积230亩,均取很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  相似文献   
56.
桑叶多糖的碱性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取桑叶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氢氧化钠提取桑叶中的多糖,从浸提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方面对提取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碱性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桑叶多糖氢氧化钠提取的最佳条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液浓度为0.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正交试验筛选出桑叶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提浓度为1.5 mol/L,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4 h,多糖含量为2.55%。[结论]提取时间对桑叶多糖的提取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使得提取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57.
不同施肥处理对浚单29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品种增产潜力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对玉米增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开展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氮、磷、钾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氮、磷、钾丰缺施肥,以磷素增产作用最大,对玉米产量影响效应大于钾肥;玉米要获得高产,氮、磷、钾平衡施肥最为重要,本研究以N∶P2O5∶K2O=16.0∶7.5∶5.0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8.
为提升土壤质量,减少化肥用量,改善草莓品质,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常规施肥(T1)、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10%(T2)、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20%(T3)、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30%(T4)5个处理,分析有机源调理剂应用与化肥减量对草莓产量、品质、根腐病发病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施用有机源调理剂能显著降低根腐病发病率(39.68%~64.09%)。T1和T4处理能降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T1处理对提高草莓产量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效果较好,T4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团聚体结构和缓解土壤酸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及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方法]以氯醋树脂和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为新型包膜材料制备包膜缓释氮肥,用水浸泡法来评价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特征和用盆栽试验法研究氯醋树脂型缓释氮肥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氯醋树脂缓释氮肥的释放期为60 d,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缓释氮肥为50 d,氯醋树脂和羟基改性的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30 d时达到了最高峰,土壤硝态氮含量在60 d时达到了最高峰,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20 d时出现一次上升。在小麦产量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在后期的水稻产量上,氯醋树脂缓释氮肥显著高于羟基改性氯醋树脂缓释氮肥处理(P<0.05)。[结论]盆栽试验法与水浸泡法评价缓释氮肥的释放天数是不同的,一季旱田作物并不能发挥缓释氮肥的肥效长的特点,需要做两季的水旱轮作,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甘薯不同氯离子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标回收率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硝酸银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甘薯(Ipomoea batatas L.)幼苗Cl-含量的结果,并初步探明不同甘薯品种地上部和根系C1-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硝酸银滴定法重复性差且难以判断滴定终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l-回收率低(52.9%~81.4%),且受样品浸提液颜色影响;自动电位滴定法Cl-回收率为93.9%~10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 6.0%,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且精确度高,因此是测定甘薯氯含量的最佳方法;(2)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甘薯品种Cl-积累和分布,结果显示:甘薯幼苗地上部Cl-含量为0.067~0.096 mmol g-1DW,根系Cl-含量为0.038~0.087 mmol g-1 DW,品种间甘薯幼苗地上部和根系Cl-含量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向地上部转运Cl-选择性比率均大于1.0,表明Cl-向地上部聚集,以菜用型福薯7-6比率最高,紫心型徐紫20-1和浙紫1号次之,淀粉型泉薯9号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