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20世纪80年代,休闲农业的理念传入中国.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在促进我国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仍然属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与地方,专家与农户多方努力.才能向更完善、更高端发展。  相似文献   
72.
基质固相分散是近年来研发的检测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提取和净化前处理技术,净化过程无需预淋洗、淋洗、洗脱等繁杂步骤.本文简要介绍了基质固相分散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当前MSPD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MSPD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时样品前处理上的应用实例.最后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
马琳  理春华  赵新士  王雷  李亚  王坤宇 《河北果树》2011,(3):18+21-18,21
<正>1桃树叶斑病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1.1症状危害叶片时,在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茶褐色,边缘红褐色。秋末,出现黑色小粒点。8~9月,病斑脱落形成穿孔。1.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类桃叶点霉菌和核果穿孔叶点霉菌。桃叶点霉菌分生孢子器生在  相似文献   
74.
以果冻TPA特性、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定为指标,研究了姜枣果冻的微波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了姜枣果冻微波制作条件.结果表明,姜枣果冻的微波条件是可得然胶质量分数1.95%、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9 s,所制果冻口感细腻、酸甜适宜、富有姜枣特有的香味.  相似文献   
75.
以180幅木材样本图片为对象,研究以小波变换方法提取特征参数,分析几种小波基的特点和性质,最终以对称性为依据,选择使用sym4小波对图像进行二级小波分解,可以得到一级水平细节HL1、垂直细节LH1、对角细节HH1,二级的近似LL2、水平细节HL2、垂直细节LH2、对角细节HH2共7个子图,提取整幅图像的熵和每个子图小波系数的均值及标准差作为特征参数。将木材纹理按照直纹、抛物线和乱纹3种纹理的分类标准,以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进行了木材纹理分类的验证,并与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木材纹理特征进行描述,不但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重要的是缩短了运算时间,可以达到在线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采用80%乙醇和蒸馏水对毛子草进行提取,乙醇提取物加水分配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相应的提取物和水层部分。水提部分经醇沉、干燥后得到毛子草粗多糖。再采用Fe3+还原能力、水杨酸法和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比较毛子草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以上提取物均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还原力最强,但弱于对照品Vc;除粗多糖、水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有较弱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外,其余各提取物基本都没有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毛子草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但各提取物的清除能力均较Vc稍弱。说明毛子草各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抗DPPH的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7.
本文重点阐述了当前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必要性,灵宝市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有利条件,对今后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提出几点具体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一、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一)玉米螟 大部分以幼虫在玉米秆和棉秆枯铃上越冬,以夏玉米秸秆上最多。冬天烧柴,可先把这些烧掉。未烧掉的可用来搞沼气、沤肥或粉碎作牲畜饲料,最好不作篱笆用。  相似文献   
79.
不同温度和基质含水量对垂盆草建植初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蕾  江海东  田娜  杭峰  马琳 《草业学报》2008,17(3):59-64
在模拟的环境下,研究了不同昼夜温度(35/30,30/25和25/20℃)和基质含水量(基质最大持水量的90%,70%和50%)对垂盆草种植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25和25/20℃下,垂盆草新生芽数、最大根长、最大芽长、干物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表现均优于35/30℃。在相同温度下,90%和70%的基质含水量比50%的更有利于垂盆草建植初期的生长,但在50%的含水量下叶绿素含量最高。适宜的温度可以降低水分需求,以温度为30/25℃,基质含水量为70%的组合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0.
旨在鉴定伴栽天麻的不同蜜环菌菌株,通过比较其胞外酶活性及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筛选优质菌株提供依据。以M1、M2、F2、F3菌株为试材,采用ITS、β-tubulin及Tef1-α基因片段的合并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ABTS法和DNS法测定胞外酶活性,苯酚-硫酸法测得菌丝体多糖含量。由系统发育分析可知,由云南基地分离的M1、M2菌株为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 Marxm. & Romagn.),由吉林基地分离的F2、F3菌株为头柄蜜环菌(Armillaria cepistipes Velen.)。比较生长速度结果显示,M1、M2、F2菌株的生长速度较快,F3菌株最慢。胞外酶活性及多糖含量实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和多糖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1、M2菌株的胞外酶活性更强,多糖含量更高。综合分析研究结果,鉴定M1、M2、F2、F3菌株分属高卢蜜环菌和头柄蜜环菌。结合前期的天麻产量结果,初步确认M1、M2菌株为伴栽天麻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