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孢子囊的产生和发育过程是研究胡椒瘟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及其病害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分析不同诱导条件下胡椒瘟病菌孢子囊的产生情况,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孢子囊及其内部游动孢子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1)3种诱导方法均能诱导出大量孢子囊,其中在V8-A平板上光照和抹伤双重诱导法获得的孢子囊数量最多,其次是在V8-A平板上光照诱导法,获得孢子囊数量最少的是V8液体光照诱导法,但仅差异最大的2个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2)显微镜观察发现,孢子囊由气生菌丝顶端逐步膨大形成,初始为近球形逐渐发育成倒洋梨形,孢子囊成熟后从顶端排出大量游动孢子,偶尔可见孢子囊顶端直接发育出芽管;(3)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首先孢子囊内部原生质体被膜结构隔裂成大约数十个独立小格,然后在每个格子中积累数倍于细胞核的DNA,最后每份细胞核DNA发育成一个游动孢子。本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P. capsici孢子囊发育外观及内部的形态特征,为胡椒瘟病菌后续致病机制研究和胡椒瘟病田间防控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2.
枯草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发酵和提取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枯草芽孢杆菌G1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对该菌株产生脂肽类抗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有利于脂肽类抗生素产生的发酵条件是初始pH7.0,接种量3%,发酵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8h时,而最佳培养基为Landy培养基。在提取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的过程中发现,加酸至pH4.0时脂肽类抗生素能够完全沉淀。在Landy培养基和上述发酵条件下,最多能产生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6.5g/L。利用HPLC技术对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产生纯的脂肽类抗生素最高达2.4g/L。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生防菌S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类地位,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防效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防菌S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测定了菌株S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法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法对菌株S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生防菌S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率为60%;菌株S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 H为8.0;根据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结果,生防菌S与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确定该菌株为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24.
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从该萃取组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松香酸和β-谷甾醇,并测定了其对胡椒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当两种化合物供试浓度为0.6 mg/mL时抑菌率分别达到了69.21%和61.78%,对胡椒瘟病菌具有一定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5.
生防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定殖能力是决定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芽胞杆菌在胡椒上的定殖情况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生防芽胞杆菌VD18R19为对象,研究其在胡椒根系和叶片表面的定殖动态及其促生长作用和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首先利用荧光质粒p AD43-25标记菌株VD18R19;然后通过荧光观测和平板计数方法检测标记菌株在胡椒根系和叶片表面的定殖形态和数量动态;最后通过盆栽试验分别评估了该菌株的促生长作用和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VD18R19荧光标记成功,且标记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120世代后高达85.33%);该菌株在胡椒根际偏好于根毛区定殖,定殖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处理后第9 d的定殖数量最多(9.88×106 CFU/g),整个30 d的定殖密度均维持在106 CFU/g水平;叶片定殖呈迅速下降趋势,处理后第9 d的定殖密度仅5.13×104 CFU/g,在21 d后基本检测不到该菌株;在不接种病原菌的情况下,菌株VD18R19处理的胡椒苗的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分鲜重等均显著好于对照,其促生率分别为61.71%、36.18%和106.43%;胡椒瘟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叶片接种后,菌株VD18R19处理的胡椒苗在发病率和病斑大小上均显著低于对照,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达76.86%。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芽胞杆菌VD18R19在胡椒上的定殖动态及其防治效果,对该菌的开发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咖啡灭字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是咖啡树的重要害虫,其以幼虫钻蛀为害木质部的特点造成防治十分困难。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新羽化的咖啡灭字虎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前足感器类型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虫触角呈线状,共11节,可分为3部分:柄节、梗节和鞭节(9亚节)。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共有5类,分别为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9hm氏鬃毛,其中刺形和锥形感器各有3个亚型,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和分布均有差异。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栓锥形感器为雄虫所特有。前足为步行足,感器共有3类,分别为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毛形感器,其中刺形感器有5个亚型,雌、雄成虫足感器无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