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葛平  赵斌  吴献花  刘忠霖  吴斌  高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32-12133,12143
[目的]研究柴河流域大气降尘总量和可燃物总量随时间的年内变化规律。[方法]以滇池南部柴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该流域居民点、化工区、砂石生产区、水源地4种典型区域测定大气降尘量和降尘可燃物量,探讨该流域大气降尘污染状况及其年内变化规律。[结果]居民点、化工区、砂石生产区及水源地4个区域中,砂石生产区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最高,水源地最低,而化工区和居民点降尘量低于砂石生产区,高于水源地;在所选取的4个区域中,一年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最高值出现在旱季,最低值出现在雨季,其他月份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气象条件对降尘含量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砂石生产区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呈极显著相关,水源地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呈显著相关,居民点和化工区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均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柴河流域大气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分别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法和光化学沉积法,将Ag掺杂到TiO2中,以聚丙烯无纺布为基膜,制备了Ag/TiO2-PVA复合膜以减少TiO2的流失和提高对太阳光的吸收,并对Ag/TiO2-PVA复合膜进行了SEM和XRD表征,以紫外光、模拟太阳光为光源,分别研究了Ag/TiO2-PVA复合膜对有机染料活性翠兰、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以考察Ag/TiO2-PVA复合膜的催化作用。SEM和XRD的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在聚丙烯无纺布表面形成Ag/TiO2-PVA复合膜,抗坏血酸法制备的Ag/TiO2-PVA复合膜的Ag/TiO2负载量高于光化学沉积法。染料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TiO2/Ag-PVA复合膜对活性翠蓝废水及甲基橙废水的紫外光降解,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对活性翠蓝废水的自然光降解的催化作用不明显,但是对甲基橙废水的自然光降解催化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63.
研究利用前期建立的猪瘟病毒野毒株荧光RT-PCR检测方法、猪圆环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对2019年3~10月采自湖北省内15家养猪场的480份组织样品分别进行CSFV、PCV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CSFV、PCV1、PCV2或PCV3单一感染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83%、0.42%、2.71%和1.04%;双重感染中CSFV+PCV1阳性率为0.21%,CSFV+PCV2阳性率为1.67%,CSFV+PCV3阳性率为0.83%,PCV1+PCV2阳性率为8.33%,PCV2+PCV3阳性率为19.38%,PCV3+PCV1阳性率为2.92%;多重感染中CSFV+PCV1+PCV2阳性率为0.21%,CSFV+PCV2+PCV3阳性率为0.63%,CSFV+PCV1+PCV3阳性率为0.00%,PCV1+PCV2+PCV3阳性率1.88%,CSFV+PCV1+PCV2+PCV3阳性率为0.83%。表明湖北省内CSFV、PCV流行较广,且多以混合感染方式流行,其中以PCV2+PCV3阳性率最高,达19.38%。兽医工作者今后应重点关注不同病原间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4.
表面活性剂对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氮酮、油酸甲酯、有机硅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以及草甘膦异丙胺盐与牛酯磺酰胺混用,研究其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生长及地下根茎再生能力抑制效果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硅可明显提高氯氟吡氧乙酸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根茎再生能力的抑制作用;牛酯磺酰胺可显著提高草甘膦异丙胺盐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  相似文献   
65.
文思湖底泥TP释放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思湖底泥TP的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环境因子(水土比、温度、pH、扰动强度、供气量)对文思湖底泥释放总磷(TP)的影响。[结果]水土比越大,底泥释放TP的量越小;水温升高能加速底泥中磷的释放;上覆水pH=6时底泥TP释放量最低;扰动上覆水体会加快磷的释放;溶解氧(DO)较低时,底泥TP释放量更大。[结论]该研究为文思湖的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玉米芯培育金针茹最佳配方及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芯做培养基质,发菌期短,鲜菇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可以代替棉籽壳。5个金针茹品种中,以129产量最高,平均212.12g/袋。  相似文献   
67.
改良冬小麦生育期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了 6个早熟型亲本为参试品种 ,对这些亲本进行了完全双列杂交。用双列杂交第二法 ,(仅包括正交组合 )对后代进行了遗传分析 ,目的在于改良冬小麦生育期 ,为早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低温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物对地温和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婷  赵天成  马仁彪 《土壤通报》2007,38(2):229-232
建立了不同覆盖物下春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的地温、水分时空分布图。研究表明:保水、集水、增温、降水生产率效果排序:双重覆盖(秸秆+地膜)>地膜>秸秆>裸地。干旱年降水生产率分别较裸地提高83%、70.5%、37.7%。降水生产率较丰年分别提高53.39%、1.2%、12.8%,双重覆盖仍多蓄水31mm,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主要依赖土壤贮蓄水,双重覆盖和地膜覆盖使180 cm土层内水以汽态水凝聚在耕层,达到秋水春用。秸杆覆盖早春不但降低耕层地温,而且截留残留降水和部分有效降水不能入土而蒸发,降低土壤贮水量。应在秋季施碎秸秆后翻耕,接纳雨水,春播前膜侧种植,可起双重覆盖蓄水、保水、增产作用。覆膜对膜外横向30 cm处10 cm土层在全生育期都有增温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陕西商南茶区的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和茶叶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为探明该地区气候、土壤与茶叶质量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利用商南茶区1958-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计算了商南县9个乡镇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对各乡镇所产茶叶的品质进行比较与评价,并对茶区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商南茶区气候较适宜,茶树生长期有水热同季现象,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日照百分率均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而≥10℃活动积温和年降水量均较低,分别为2 521.3℃,825.6mm,是限制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2)商南茶区土壤养分状况较好,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0.57,变异系数为26.42%。该区土壤pH值呈中性偏酸,土壤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土壤有机质难以满足茶树的需求,且各养分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各养分含量在商南茶区空间分布不均匀。(3)商南茶区不同乡镇茶叶各品质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具有香高、味醇和鲜爽的特点。【结论】商南茶区气象条件适宜,土壤肥力等级主要为中上等和中下等水平,基本能满足茶树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所生产的茶叶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70.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AM)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受控实验法,选用"乌牛早"为试验材料,研究丛枝菌根(AM)对盐胁迫下茶树生长、矿质营养的吸收、茶树叶片组织含水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以有效促进茶树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降低水分饱和亏、改善茶树生长质量和茶叶品质;接种AMF可使茶树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得到有效缓解,表现为茶树体内N、P、K、Mg、Fe和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8%、32.2%、20.0%、22.6%、10.2%和9.4%,K+/Na+明显提高。表明AMF可通过促进盐胁迫下茶树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促进茶树生长,增强茶树对盐胁迫的耐性,进而提高茶叶产量和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