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6篇
  13篇
综合类   21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通过分析和提炼加工番茄养分需求和肥料管理的最新研究资料, 在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质、产量目标、品种特性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 根据养分平衡原理和养分需求规律, 建立了具有系统性和时空适用性的加工番茄养分运筹动态知识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条件和产量目标下的氮磷钾养分需求总量及其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分配比例。利用不同生态点、品种、土壤类型和产量目标等资料对养分运筹知识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决策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2.
闽西北发展木薯生产前景之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之一、也是全球年产亿吨以上的七大作物之一。随着各种深加工技术的逐渐成熟,木薯己成为世界公认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木薯全身都可利用;其叶片可养蚕、养鱼;  相似文献   
63.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生苗生产过程中科学施肥策略的制定及养分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处理后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阿克苏种源地与和田种源地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分别在N2、N3处理达到峰值。核桃实生苗叶片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处理下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N2处理后达到峰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A:26.2427mg·g-1、H:25.4360 mg·g-1)、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A:34.9824μg·g-1·h-1、H:34.1990μg·g-1·h-1),均显著高于N0;同时,氮素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升高。氮素促进2个种源地核桃实生苗叶片中N、P、K元素的积累,当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P元素的积累被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31倍和2.00倍。因此,氮素在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对氮素的同化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64.
 对杂交棉新陆中31号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新陆中31号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的全天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出单峰型,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上存在差异,胞间CO2浓度总体上呈倒“V”形,说明该品种是一个耐旱、高光效品种;而两个对照品种则有所差异。另外,在整个生育期内,参试材料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呈现出先递增后递降的趋势,只是不同品种在峰值出现时间、大小及曲线的整个高度变化上存在差异,叶绿素a/b是随着生育进程而逐渐下降的。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固化剂不同组配对固化成型肥料浸水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加固化剂(CK1)、施加优选固化剂组配(C K2)及施加不同固化剂组配的4个处理(分别为T 1、T2、T3和T4),测定其抗压强度并对其浸水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肥料颗粒的抗压强度大小顺序为CK1>CK2>T4>T3>T1>T2,加入固化剂降低...  相似文献   
66.
梨树县是吉林省的种粮大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耕地质量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而呈现出了逐年递减的趋势。耕地有机质减少、硬化、沙化、盐碱化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针对耕地退化的现实,提出实施保护性  相似文献   
67.
ATmega64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一款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它具备丰富的接口资源,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文章提出了基于ATMEGA64的电力采集器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软件设计和存储空间分配.  相似文献   
68.
2018年1月-12月,根据《全国淡水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中底栖动物物种资源调查方法,在建瓯建溪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设12个站位,调查该区内耳河螺Rivularia auriculata的种群动态变化,为耳河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调查期间共采集到耳河螺样本2 012个,年均密...  相似文献   
69.
利用田间试验结合生物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大豆品系对草甘膦的抗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草甘膦有效剂量为0.31~0.92 kg·hm~(-2)时,不同栽培大豆品种对草甘膦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草甘膦剂量为0.92 kg·hm~(-2)时,石豆1号存活率为100%,表现了较高的抗性,8份材料的存活率为4%~48%,表现出一定的抗性;44份材料表现敏感,存活率为0。试验研究了抗性材料石豆1号、中抗材料Williams和敏感材料中黄35对草甘膦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处理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石豆1号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而Williams和中黄35的莽草酸含量和SOD相对活性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草甘膦(浓度0.92 kg·hm~(-2))处理下,不同抗性栽培大豆叶片中莽草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处理5~14 d时敏感材料叶片中莽草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栽培大豆叶片莽草酸含量可以作为判断其对草甘膦抗性高低的主要生理指标之一,而S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栽培大豆对草甘膦抗性的辅助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0.
<正>榕瓠一号是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新选育的瓠瓜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菜2013002),该品种生长势强,早中熟,以侧蔓结瓜为主,坐果力强,第1雌花发生节位较低,春季从播种至始收45~60 d,从开花到商品瓜成熟8~12 d,瓜形美观,呈棒形,瓜皮绿色有光泽,瓜长30~40 cm,横径5~7 cm,单瓜质量500~600 g,品质优,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现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