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苹果酸灌根对烤烟生理指标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苹果酸灌根对烟草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产生的影响。在烤烟移栽20 d后用4.5 g/L的苹果酸溶液灌根,每株1 L。结果表明,苹果酸处理促进了烟草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下部叶的重量,降低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重量,缩小了叶片部位之间的差异,增加了产量和产值,提高了均价和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32.
综述了昆虫感觉器官的研究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展望了昆虫感觉器官研究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3.
为探寻桑拟轮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gioni-Tozzetti)有效的生态控制方法,采用目测调查法确定了花椒园内桑拟轮蚧的诱集植物,比较了该虫在大豆与马铃薯上的扩散能力、间作大豆和马铃薯与施用杀虫剂对桑拟轮蚧的控制效果及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对花椒园桑拟轮蚧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有20种,其中大豆与马铃薯的诱集效果最好,桑拟轮蚧在大豆和马铃薯上的平均扩散半径为3.32 m和2.14 m,诱虫率分别为88.4%和84.4%。间作大豆和马铃薯对桑拟轮蚧的相对控制效果较好,达97.4%,与化防园及间作-化防园的效果无显著差异;间作园中作物的净产值及净增值均较好,显著优于化防园及对照园,与间作-化防园无明显差异。表明在花椒园内间作大豆与马铃薯可有效控制桑拟轮蚧的发生,并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找到适合蝇类生物防治的病原微生物,对罹病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体上的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镜检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态,根据病原菌的培养性状、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棕尾别麻蝇体上的病原物为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将该菌株编号为KMZW-1。该菌株菌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9℃,最适pH值为6.0。其孢子悬浮液对棕尾别麻蝇、丝光绿蝇、家蝇、酪蝇、黑腹果蝇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9.50×10^5、4.58×10^7、4.06×10^7、4.10×10^3和1.05×10^7分生孢子/ml,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6.86、8.17、8.16、8.12和3.22d。[结论]蜡蚧轮枝菌KMZW-1是一种对5种蝇类成虫具有活性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35.
几种微量元素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是茶叶的主要品质成份。综述了近年来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几种金属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和应用结果,探讨了茶叶微量元素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茶园的合理施肥、较高品质茶叶的产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明确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在野外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应用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进行生物防治并提高其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松花村旁紫茎泽兰入侵较重的区域选取3块样地进行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的分布情况调查,通过6种聚集度指标(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集度指标、聚块性指标、La指标和负二项分布指标)、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等研究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种群在野外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幼虫及虫瘿的聚集原因.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计算公式和序贯抽样理论公式,建立理论抽样模型及序贯抽样模型.[结果]泽兰实蝇幼虫在野外均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但个体间相互吸引;泽兰实蝇虫瘿在野外也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但个体间相互排斥.聚集均数分析结果表明,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的聚集原因主要由泽兰实蝇的产卵、取食等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建立了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理论抽样数模型:N=(9.919/m+1.033)/D2、N=(6.632/m+0.015)/D2和序贯抽样模型:T0=10n±1.9617.24n+0.4、T0=10n±1.966.77n+4.[结论]泽兰实蝇幼虫及虫瘿在野外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泽兰实蝇的产卵、取食等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天敌昆虫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不同发育阶段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预测其功能,为深入了解肠道细菌对叉角厉蝽生长发育和营养获取方式的影响及开发新的害虫生物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叉角厉蝽1龄、2龄、5龄若虫和7日龄雌、雄成虫,分别提取其肠道细菌基因组DNA。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对肠道细菌16S rRNA序列全长进行测序,统计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分析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采用PICRUSt预测肠道细菌功能。【结果】从叉角厉蝽15个肠道样品中共得到202401条有效序列,聚类为222个OTUs,其中共有OTUs为5个。共注释到19门32纲62目103科154属188种细菌,优势门、纲、目、科、属、种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2.22%)、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72.21%)、肠杆菌目(Enterobacterales,72.11%)、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49.39%)、西地西菌属(Cedecea,49.24%)和奈...  相似文献   
38.
补充蜂蜜水及交配行为对泽兰实蝇成虫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蜂蜜水和交配行为对泽兰实蝇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浓度的蜂蜜水能延长未交配成虫的寿命,其中饲喂10%蜂蜜水的雌、雄成虫寿命最长,分别为23.58 d±2.65 d和27.39 d±2.29d。在相同营养条件下,交配后的雌、雄成虫寿命都显著低于未交配的。  相似文献   
39.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重金属镉(Cd)饲喂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的幼虫,研究镉对其成虫繁殖能力和生殖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幼虫在取食含100μg/g、200μg/g、400μg/g和800μg/gCd2+的人工饲料后,成虫的羽化率和寿命都明显下降;但镉处理对成虫的交配率无显著影响,雌成虫的卵巢含卵量与雌虫是否在幼虫期取食镉有关,雌虫在幼虫阶段接触到的镉浓度越高,含卵量越低。成虫生殖腺的发育也与在幼虫期接触到的镉浓度相关,镉浓度越高,精巢和卵巢的长度就越短,生殖器系数也越小。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辣木瑙螟Noorda blitealis对不同辣木资源的为害情况, 本研究在温度(28±1)℃, 相对湿度(75±10)%, 光周期L∥D=14 h∥10 h的条件下, 通过辣木瑙螟在6种辣木资源(‘中古2号’?北方辣木?狭瓣辣木?‘中古1号’‘PKM1’?多油辣木)上的生长发育情况, 建立种群生命表, 评价其在6种辣木资源上的生存适合度?结果表明, 取食6种辣木资源的辣木瑙螟均能完成世代发育, 其中取食多油辣木时平均世代周期最短, 为24.8 d, 取食其余资源的辣木瑙螟平均世代周期为26.3~27.0 d; 取食多油辣木的辣木瑙螟净增长率最高, 为97.24, 其次是取食‘PKM1’, 为50.25, 取食北方辣木时净增长率最低, 为42.55; 取食6种辣木资源的辣木瑙螟周限增长率都大于1, 表明种群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其中取食多油辣木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高?从幼虫发育历期?预蛹期?蛹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产卵量?蛹重?性比等数据综合来看, 辣木瑙螟在多油辣木上具有更高的生存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