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2016年9月12~16日,根据中日农业技术交流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团赴日本就农作物种子质量控制和检验技术问题进行了考察交流。考察期间,交流团一行访问了日本农林水产省食料产业局、日本农业和食品研究中心种子种苗管理中心、京都府生物资源研究中心和日本泷井种苗公司,参观了日本种子种苗管理中心实验室、日本种质资源基因库、京都府生物资源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和制种基地、泷井种苗公司的种子品质管  相似文献   
32.
水稻苗期抗旱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51个株系组成的Maybelle/白叶秋的加倍单倍体群体,构建了由226个SSR分子标记组成的遗传图谱。通过两年抗旱棚苗期抗旱性鉴定,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QTLNetwork2.0对水稻苗期抗旱性进行QTL定位及互作效应分析。利用前者在两年共检测到5个抗旱性相关QTL,分别位于第2、3、5、6和8染色体;而通过后者在第2、3、5和6染色体上也找到了抗旱性相关的QTL,并且通过两种方法检测到的第3、5、6染色体上的3个QTL所在区间吻合;还发现4个具有上位性的QTL。所有抗旱性QTL的加性效应均为正值,表明来自父本白叶秋的这些抗旱性位点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3.
非洲栽培稻作为重要的水稻种质资源,其基因渗入系可以为普通栽培稻的遗传背景提供新的有利基因,如果能将这些优良基因引入普通栽培稻中,可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本研究以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YIL60与轮回亲本中9B(Z9B)杂交衍生的包含188个株系的F2和F2:3群体为材料,对粒形性状包括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千粒重,剑叶形态性状包括剑叶长、剑叶宽进行数量性状点位(QTL)检测。结果共检测到16个QTL,包括2个粒长QTL、3个粒宽QTL、2个籽粒长宽比QTL、2个千粒重QTL、1个剑叶长QTL、6个剑叶宽QTL,分布于第1、第6、第7、第10和第11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25%~25.64%;有4个多效性QTL区间,有4个QTL qGW7-1、qFLL10、qFLW10、qTGW7在F2和F2:3群体中被重复检测到,其中在第7号染色体RM3859-RM3394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贡献率最高达17.10%,是一个来源于非洲栽培稻的新粒形QTL。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粒形、剑叶形态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湖南江永普通野生稻原位和异位保存种质的SSR多样性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48对SSR引物对湖南江永普通野生稻异位保存和原位保存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48对SSR引物在异位保存和原位保存群体中分别检测出166和11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55和2.60,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4%和95.2%, 平均等位基因观察数为1.99和1.9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28和1.508, 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2和0.304;原位保存居群遗传变异大,但异位保存样本中发现新的变异单株。江永野生稻原位保存4个亚居群(G4 1、G4 2、G4 3、G4 4)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56~0.935,平均0.434,江永野生稻4个亚居群间变异量占总变异量的比值差异较大, 总变异的43.4%存在于亚居群之间。除G4 2亚居群外,原位保存各亚居群内基因多样性大于亚居群间基因多样性,4个亚居群内基因多样性水平从高至低的顺序为G4 1>G4 3>G4 4>G4 2。  相似文献   
35.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宽窄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为了扩大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选用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的30对SSR引物,对国内外的18个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选取的30对SSR引物有28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3%。这些多态性引物在18个材料中共扩增出14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5.14/位点。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可将18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同一生态型的稻种基本聚为一类,部分不同生态型的稻种聚在一起,说明这几个品种之间有了一定的基因交流,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育种亲本的选择不能单单考虑生态型。  相似文献   
36.
通过砂培和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水稻利用难溶性磷酸盐(Al P和Fe P)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分泌物活化特性的关系。 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Al P和Fe P处理都显著降低了8个水稻基因型的生物量、吸磷量和植株磷浓度。在Al P或Fe P处理下,8个水稻基因型的生物量、吸磷量和植株磷浓度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正常供磷处理和低磷处理的水稻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磷酸盐都具有一定的活化能力。相对而言,磷缺乏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对Al P或Fe P的活化能力都要高于正常供磷处理的植株。相关性分析表明,磷缺乏植株根系分泌物对Al P或Fe P的活化能力和水稻吸收Al P或Fe P的能力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磷酸盐的活化能力并不能反映水稻吸收难溶性磷酸盐的能力。对于大部分基因型来说,低磷处理增加了根系苹果酸和草酸的分泌量。然而,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量与根系分泌物对难溶性磷酸盐的活化能力并没有呈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浅谈旱稻节水、高效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农业干旱缺水情况严重。干旱缺水影响了农业的稳步发展和粮食安全。培育抗旱的栽培稻品种,发展水稻旱作,不但节约水资源,而且有利干增产稳产,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介绍了直播种植旱稻和“水插旱管”的技术要点,介绍了在旱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泰国香米事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世界,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香米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创汇大约5.5亿美元。1997年美国种子公司Rice Tec Inc获得了“Basmati水稻品种与稻米”专利(美国专利号:5663483),这使每年近50万t的泰国香米出口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泰国上至总理下至广大农民开展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泰国香米”保护战。通过分析“泰国香米”事件,提出我们水稻种质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从水稻全基因组12条染色体上的439对SSR引物中选取30对,对国内外的12个籼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选取的30对SSR引物中有29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6.7%。这些多态性引物在12个材料中共扩增出13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4.7/位点。等位基因有效数(Ae)变幅为1~5.539,平均为3.47。多样性指数中,香浓多样性指数(I)为0~0.819,平均0.651;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907,平均1.3。Nei遗传距离及系统聚类和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可将12份材料分为2个类群,国内和国外两个群体。说明SSR标记在区分水稻品种的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SSR标记是研究水稻种质资源分类、地理分布、生态类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0.
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粳>籼/籼;籼粳交或籼籼交F2-F4代群体中产生类似杂草稻植株的频率随世代增加呈现递增趋势(F2最低为1.26%,F4最高为15.35%),这与双亲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即籼、粳亚种的遗传背景差距越大,其杂交组合后代中产生杂草稻的机率越高;籼/粳交组合安山稻/9311F3代分离群体中类似杂草稻的植株以籼型为主(占52.8%);韩国粳稻品种安山稻在籼粳组合中不论作母本或父本,杂交后代都易产生类似杂草稻单株,这可能与其籼粳组分遗传异质性较高有关;粳/粳组合后代中未鉴定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预示粳稻品种间杂交可能不易产生杂草稻。本研究为杂草稻的防控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