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晋中市是山西省主要农区,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是近期和今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走访农户、与基层干部座谈和听取市、县两级汇报等形式,对晋中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分析了晋中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2.
芸豆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也是中国优势农产品。笔者通过分析中国芸豆分布、生产、出口现状,针对芸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势,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工出口为龙头,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思路,通过树立“品牌农业”思想,适度规模,优区优栽,不断提高芸豆产品质量,加快推进芸豆产业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研究结果对发展中西部特色农业和促进主产区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是近几年发展较快、能够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海南省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此提出发展对策,为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生物炭改良土壤机理及其在我国热区应用前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物炭在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土壤改良、环境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土壤酶活性,调控土壤微生物环境,进而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本文从生物炭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综述生物炭改良土壤的机理。同时结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农业生产现状,从原材料供应和土壤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生物炭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应用前景,为生物炭的广泛利用及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5.
中国芸豆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芸豆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也是中国优势农产品。笔者通过分析中国芸豆分布、生产、出口现状,针对芸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势,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加工出口为龙头,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思路,通过树立“品牌农业”思想,适度规模,优区优栽,不断提高芸豆产品质量,加快推进芸豆产业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研究结果对发展中西部特色农业和促进主产区农民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以斑兰叶组培苗为材料,为探明最适宜斑兰叶增香的施肥配方,研究不同激素、微量元素对斑兰叶组培苗增香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斑兰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显示:7个不同处理的斑兰叶组培苗挥发性成分种类组成无显著差异,但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共分析鉴定出21种化合物,主要由醇类、吡咯类、酯类、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酸类、烯烃类、酚类组成,其中角鲨烯、叶绿醇、2-乙酰-1-吡咯啉(2AP)、新植二烯、3-甲基-2-(5H)-呋喃酮、2,3-二氢苯并呋喃为主要香气挥发性成分。斑兰叶组培苗特征香气成分2AP平均含量为(48.07±13.14)μg/g,其中处理6(锌+组合肥)的2AP含量最高,为72.03μg/g;处理1(IBA+锌+组合肥)2AP含量最低,为31.96μg/g,表明处理6能显著提高特征性物质2AP的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施用组合肥(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与施用清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处理2、处理6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叶绿醇、2AP、3-甲基-2(5H)-呋喃酮、2,3-二氢苯并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