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茶皂甙分为茶籽皂甙利茶叶皂甙两类,两者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茶籽皂甙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而茶叶皂甙自町田(1938)从绿茶中分离鉴定以来,迄今,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皂甙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因为茶叶皂甙可能与茶树品种、茶叶品质等有关,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  相似文献   
32.
中国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是我国特色鲜明的专用术语集,其产生立足于我国茶叶生产以及文字中感官词汇的出现,其演变伴随着我国茶叶加工方式的更替以及不同风味特征茶类的创立,未来需着眼于术语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科学化完善与整理。  相似文献   
33.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监测了内包装袋和铁观音茶叶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铁观音2种内包装袋样品中共检出4种PAEs,总含量在4187.5~15312.5μg/kg之间。不同香型的铁观音中PAEs检出率为100%,总含量为190.5~1052.5μg/kg。铁观音茶叶样品经不同包装材料包装,在常温和4℃的储存条件下,90 d的储存时间内,PAE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包装材料中的PAEs向茶叶中迁移量较低。  相似文献   
34.
同工酶研究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交叉领域中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国内外学者应用同工酶技术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生化成分变化、品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茶酯酶同工酶有较稳定的遗传传递规律,可为茶树种质资源分类和亲缘关系的推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几年来,笔者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离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方法的基础上,对茶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仅就分析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5.
基于酶抑制法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在基质成分较为简单的蔬菜、水果样品的质量安全快速筛查和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对茶叶样品的检测中,该方法的速测结果普遍呈强(假)阳性,且检测结果与实际农药含量水平无关,严重阻碍了其在茶叶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明确茶叶样品中基质对胆碱酯酶干扰的来源、水平与机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理论基础。文章综述了茶叶基质成分对胆碱酯酶活性干扰水平的研究进展,同时包含了近年来茶叶功能性成分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在阿尔茨海默症(AD)治疗中应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6.
37.
不同树脂载体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树脂作为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树脂为固定化载体,对多酚氧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了固定化处理的条件:取50 mg多酚氧化酶,加入到10 g树脂载体中,吸附固定化2 h后,再用浓度0.04%的戊二醛溶液交联1 h。以确定的固定化处理条件对11种树脂的固定化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多酚氧化酶固定化树脂载体D152。与其他固定化方法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效率相近的情况下,以树脂D152为载体的固定化酶的单位酶活性更高,而且机械强度也更强。[结论]以筛选出的树脂载体D152作为固定化载体,制备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不仅固定化效果好,而且单位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38.
茶叶科技创新与品牌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品牌的总体水平如何,是衡量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打造茶叶品牌,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就是要加快我国茶叶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经营品牌的水平,不断增强品牌的综合效应,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茶叶科技创新就是要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打造茶叶品牌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39.
张颖彬  刘栩  鲁成银 《茶叶科学》2019,39(4):474-483
通过基元语素的提取、整理、分类和定义,设定组合术语的构词规则,是完善感官术语的关键工作。本文在GB/T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基础上共提炼出137个基元语素,包括外形、叶底48个,色泽17个,香气46个,滋味13个,程度13个,并对这些基元语素进行了英文和日文释义。基于对基元语素术语构成及语义的分析,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实际经验,绘制完成中国茶叶颜色轮、滋味轮、香气轮及风味轮。  相似文献   
40.
"醇"和"纯"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常常引起混淆和误用的一对术语,"醇"是滋味浓度术语,是介于浓和淡之间的一种适中的、刺激性不强的浓度,"纯"是香气术语,是指香气的相对单一性,且这种单一性往往是指茶叶的基础香型。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届茶叶审评师资班30名评茶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具有一定经验的评茶师,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术语理解差异会导致不同审评人员间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的特点,立足释义的唯一性和指征的明确性,对两者的含义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