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钱优061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用自选优质不育系钱江1号A和自选恢复系浙恢0618组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型适中、生长整齐、分蘖力中等、剑叶较短且较挺、叶色浅绿、穗大粒多、谷粒长粒型、颖尖呈紫红色、落粒性中等、后期转色较好等特点,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杂交籼稻种植。  相似文献   
22.
钱优061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用自选优质不育系钱江1号A和自选高产恢复系浙恢0612组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剑叶较短直立、叶姿挺拔、叶色浅绿色,整齐度好,分蘖力较强、长势旺,穗大粒多、着粒疏密中等,颖尖紫色、熟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秧龄弹性较好。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钱优0612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以"Ⅱ优7954"为例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稻产量潜力与相应的产量构成因素特点,探讨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实现超高产的技术途径,认为提高水稻单产,不仅需要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还需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采取相应的肥水措施、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24.
中优208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中抗稻瘟病,米质好.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5.
协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综合性状好,对稻瘟病和褐稻虱的抗性均明显优于对照汕优10号;米质优,2年区试中有9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其中,2001年理化总分名列参试组合之首.于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6.
以晚粳稻浙粳22为材料,研究了低氮(N1)、中氮(N2)、高氮(N3)和不施氮肥(NO)4个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稻株氮素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水平越高,净光合速率越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相应增加,胞间CO2浓度有下降趋势.低氮及常规施氮水平下,稻株氮素利用率高,水稻产量与植株干物重、含氮量、光合速率等成正相关,高氮条件下则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7.
Ⅱ优795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重点推广的超级稻品种。在浙江衙州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3.75t/hm^2,高产田可达5.25t/hm^2。总结了其亲本特征特性及主要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8.
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钱江1号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江1号A属野败籼型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好,株型理想;柱头外露率高达72.54%,其中双外露率占57.5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达100%;异交结实率较高,繁种田结实率为48.8%,繁制种产量高;米质较优,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4项指标明显优于协青早A;稻瘟病抗性(中抗)优于协青早A;配合力较好,可恢复力强;于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29.
不同籼稻杂交组合籽粒植酸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包括5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不育系和16个恢复系在内的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通过对籽粒中植酸含量和一些重要产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评价其参试亲本材料的籽粒植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母本和父本对杂交组合中的籽粒植酸含量变异均有一定贡献,但母本配合力方差的F值要大于父本;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GCA)较低的亲本材料,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SCA)并不一定也低。在80个杂交组合中,籽粒植酸含量与产量、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和经济系数等重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以水稻结实期的人工控温试验测定不同温度处理下水稻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并结合Western印迹与胶体金标记技术对叶肉细胞类囊体膜中D1蛋白的表达检测与活性定位,探讨了高温胁迫对D1蛋白存在形态与活性分布的影响,以及D1蛋白表达与叶片光合速率、PSII荧光参数的联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PSII潜在活性(Fv/Fo)和PSII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且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持续和叶片功能的衰退,类囊体膜结构损伤越严重,光能转化效率越低;在D1蛋白的两类存在形态中,非磷酸化D1蛋白和磷酸化D1蛋白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但前者下降更明显;高温处理下控制D1蛋白表达的叶绿体psbA基因在转录水平呈下调表达,使D1蛋白合成及周转过程受到抑制,进而类囊体膜PSII反应中心的功能受损与叶绿体光合效率下降,揭示高温胁迫对叶片PSII系统的伤害受D1蛋白磷酸化过程和psbA基因表达变化的共同作用,进而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光合速率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