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湖南省近年选育了一大批优质常规籼稻品种,为了更好地扩大这些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区域,特征集了湘晚籼10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创香5号等共计15个品种(系),以湘晚籼13号为对照,在海南省三亚市作晚造种植,进行优质籼稻品种在三亚市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农香18、天龙香103、黄华占等品种表现突出,可在试验地区域进行试种与小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湖南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主要进展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10年来湖南省高档优质稻品种选育的主要进展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浅谈了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2年在湖南长沙作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以及在海南三亚冬繁共3次种植的20个优质稻品种60份样品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米饭长检测,同时对其中11个品种共33个样品的蒸煮品质化验,分析不同品种在三种环境下种植的各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 并对2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按农业部颁布的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中的籼稻品质指标等级记分标准将11个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计算质量指数. 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品质稳定性不同。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与品种的质量指数等级有关,在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的质量指数达三等的品种,其品质性状相对稳定;在长沙作双季晚稻种植的质量指数达二等的品种,在不适宜环境下质量指数可变为三等甚至四等。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悬殊。各个品质性状的一等至三等达标百分率因品种和环境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蜡质是植物表面的一种重要保护物质,筛选和鉴定水稻蜡质相关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蜡质形成的遗传机制。【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蜡质稀少的突变体wax1,考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型相比,wax1突变体具有叶片短小皱褶、叶表面蜡质晶体减少、穗长变短等形态特征;在农艺性状方面,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wax1的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WAX1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SSR标记RM5806与InDel标记P1之间,物理距离约为49.8 kb;定位区间内的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中β-酮脂酰-CoA合酶的编码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催化活性中心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WAX1基因的突变显著提高了同源异型盒基因OSH6的表达,同时引起部分IAA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WAX1基因突变引起叶表面蜡质晶体的减少,同时通过影响茎尖分生组织和生长素的信号转导引起植株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16.
稻曲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明了稻曲病的危害性,叙述了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发病的因素,尤其在有关品种抗性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防治该病较为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17.
18.
在1996-1997年田间筛选的基础上,1998年对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14个品种(组合),以湘早籼13号为对照进行多点田间品比筛选和抗性鉴定,并进行了米质分析,评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株早籼5号,香两优68,丰优早11号,浙9521,中鉴101等。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一季晚稻生长季节介于中稻和双季晚稻之间.至2011年有37个品种(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但优质稻品种尚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征集了湘晚籼13号、中健2号、创香5号等10个优质常规品种(系),以黄华占为对照,在湖南长沙进行了一季晚籼稻品种的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湘晚籼13号、香中籼16、农香18表现优质与高产结合好,农艺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提升品牌要积极制定稻米品牌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培养和发展稻米品牌,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不断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使优质稻合作组织尽快成为市场的主体,发挥其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作用,提高水稻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打造一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稻米加工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