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不同浓度Cr3+处理,测定不同耐铬性青菜品种叶片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植物络合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两个青菜品种叶片中植物络合素及抗氧化剂含量呈增加趋势。高浓度Cr3+(250mg·L-1)处理下,耐铬性强的矮抗青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幅较小,耐铬性差的绿秀品种则增幅较大;耐铬性强的矮抗青叶片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绿秀品种则略增,差异不显著(P〉0.05);耐铬性强的矮抗青品种叶片中脱氢抗坏血酸(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87、1.72倍,低于耐性差的绿秀品种(1.98、1.94倍)。随着铬处理浓度的增加,AsA-GSH关键酶活性呈先增后降趋势。高浓度Cr3+处理下,耐铬性强的矮抗青品种叶片中植物络合素(PCs)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0.9%、38.9%、45.2%,而耐性差的绿秀分别增加了11.5%、30.5%、43.0%。综合分析表明,矮抗青在Cr3+处理下具有较高的AsA-GSH代谢关键酶活性和非酶物质含量,可能是不同青菜品种对Cr3+耐受性差异的内在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5种类型土壤对纳米TiO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TiO2的吸附能力有较大差异;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砂姜黑土>潮褐土>棕壤>褐土>潮土。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研究苯甲酸钠对芍药切花花茎、花枝鲜重、瓶插寿命的影响,找出延长芍药切花瓶插寿命的合适浓度,为芍药切花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把选取好的鲜切花分别放于含0、250、500、750 mg/L苯甲酸钠的保鲜剂中,观察切花的花茎、鲜重和瓶插寿命。[结果]试验表明,含适宜浓度的苯甲酸钠的保鲜剂明显延长切花寿命,维持切花鲜重,增强水分平衡。其中,以含500 mg/L苯甲酸钠的保鲜剂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正大部分农村中职生,初中都没念完就被停学退学或已踏入社会一两年再返校就读,不良的习惯比较多,生源的整体素质较差,管理起来相对高中的学生来说要难一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责任心,用我们一颗八面玲珑的心帮助这些孩子们,修复他们的羽翼,期待他们展翅翱翔。1多点关心,了解学生由于知识差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和品质差异等原因,每个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性。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25.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速的城市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环境污染等正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本文从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以及区域气候等三个方面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京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给健康带来的风险及其影响途径,以期为建设健康的生态城市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6.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采自吉林省9个县、市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6个属,12个种的42份材料进行接种,除5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4个属,9个种的25份材料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进行回接,除1份外,其余24份均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77.8%的感病小麦近缘植物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也讨论了感病小麦近缘植物在该地区传播小麦白粉病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社区保护地是世居民族基于当地传统生态智慧自发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实践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保护地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指出其发展贯穿于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保护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区保护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阐明其在保护主体、保护方法、保护对象、保护动力、保护效果等方面均与自然保护地相补充,可多方位助力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社区保护地由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的多元价值体系进行挖掘剖析,旨在提高认知深度,为后续保护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