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捻转血矛线虫阿苯达唑耐药虫株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情况,对来自内蒙古乌审旗、察右后旗和科右前旗3个地区各19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进行ITS-2基因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后,扩增出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耐药相关167、198和200位点突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这3个地区均未发现167位点突变,主要是198和200位点发生突变,总体上看198位点突变频率高于200位点。分析这57条雄虫基因序列发现4种基因型,分别是198纯合耐药型及200纯合敏感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纯合耐药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杂合耐药型和198及200均杂合耐药型。而耐药基因型频率乌审旗为100%,察右后旗68.42%,科右前旗94.74%,这与粪便虫卵减少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可有效避免耐药性或者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减少畜牧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高纬高原雷暴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71-2007年内蒙古高原115个气象站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AS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近37a来雷暴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各区域雷暴日数差异明显,中部地区雷暴最多,东部次之,西部最少;近37a来内蒙古年均雷暴日为28.6d,年际变...  相似文献   
13.
牛皮蝇幼虫抗原基因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对构建的3种牛皮蝇幼虫抗原(Hypodermin A,B,C)基因重组表达菌BL21(pETHA)、BL21(pETHB)、BL21(pETHC)在不同的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温度等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菌BL21(pETHA)、BL21(pETHB)、BL21(pETHC)最佳诱导时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收新疆营建黑核桃种子园内3个优良品系的子代种子在南北疆播种育苗,经过2年的苗期生长适应性测定和亲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子代苗期生长与当代测定结果一致,两试点均为9#品系在各试点的表现最好,为新疆推广应用黑核桃选择出了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5.
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MS2-F在亚麻花粉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功能,构建了2个RNAi载体。选定该基因的2个不同的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插入到pHANNIBAL载体中PDK intron的两侧,以形成hpR-NA表达盒。然后将hpRNA表达盒插入到pART27的NotⅠ酶切位点上,成功构建了2个亚麻MS2-F基因的RNAi载体。最后将载体导入到农杆菌LBA4404中。RNAi载体成功构建,为验证MS2-F基因在亚麻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牛皮蝇蛆病的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从纹皮蝇I期幼虫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了Hypodermin C(HC)基因.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31ku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HC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够与阳性牛血清IgG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以纯化的重组HC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牛皮蝇蛆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实验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5.63 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阳性标准判定为待检血清OD值>0.256.所建立的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应用该检测方法对23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0.6%.研究结果表明该间接ELIS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牛皮蝇蛆病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lass Ⅰ integron in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d from beef cattl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sceptibilities to 11 antimicrobials were conducted on 92 isolates, the pres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lass Ⅰ integrons and inserted gene cassettes were performed using PCR combined with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9 isolates had been detected positive for class Ⅰ integron integrase gene (intⅠ1) among 92 isolates, and aadA1 and dfrA17+aadA5 were the most prevalent gene cassette arrays detected.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92 isolates to ampicillin, streptomycin, sulfisoxazole and tetracycline were all more than 45.0%. As revealed by analyz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sistance phenotypes and class Ⅰ integron, isolates that contained the class Ⅰ integr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ly resistant to ampicillin, chloramphenicol, streptomycin, sulfisoxazole and 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 (P<0.05), but not to quinolones and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E.coli isolated from beef cattle were seriously resistant to antimicrobials,and integron/cassettes widely existed. The presence of integron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determinants with transferable elements migh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mong E.coli. Data reported here clearly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a stricter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s restriction policies in feedlot settin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Hypodermin C(H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HC为模板,PCR扩增HC基因,克隆测序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了DNA疫苗pcDNA-HC。pcDNA-HC体外转染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目的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以DNA疫苗pcDNA-HC免疫小鼠,对小鼠进行体液免疫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DNA疫苗能转染到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并正确表达,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和2012年的6-8月,考察了分布于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种群,分析了大天鹅巢址选择特征和育雏期生境选择特征。在野外共记录到了26个大天鹅巢址。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植被高度、水深、所在水域面积、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植被高度、水深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的3种生境因子。采用样线法对育雏期大天鹅的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天鹅对沼泽湿地表现出正选择性,对草地表现出负选择性。样方法调查中,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9种生境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育雏期生境选择的最重要的两种因子。这样的选择机制有利于大天鹅更好的躲避敌害,顺利完成孵化和育雏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兽医寄生虫标本资源库建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兽医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提高兽医寄生虫学教学效果,提出建设寄生虫标本室和显微数码互动教室、建立寄生虫标本数字化资源库、多媒体教学等措施,以培养高质量的兽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