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80篇
  免费   5457篇
  国内免费   7457篇
林业   6463篇
农学   4446篇
基础科学   3641篇
  7594篇
综合类   42715篇
农作物   6606篇
水产渔业   4070篇
畜牧兽医   12361篇
园艺   6608篇
植物保护   3490篇
  2024年   539篇
  2023年   1636篇
  2022年   3688篇
  2021年   3759篇
  2020年   3443篇
  2019年   3466篇
  2018年   2436篇
  2017年   4094篇
  2016年   2569篇
  2015年   4091篇
  2014年   4358篇
  2013年   5241篇
  2012年   7415篇
  2011年   7418篇
  2010年   6933篇
  2009年   6178篇
  2008年   6401篇
  2007年   5990篇
  2006年   4853篇
  2005年   3984篇
  2004年   2435篇
  2003年   1516篇
  2002年   1756篇
  2001年   1481篇
  2000年   1345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7篇
  1961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32篇
  195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小麦为须根系植物,根系发生发育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局部供应硝态氮对小麦侧根发生发育及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可为小麦品种选育,增强小麦吸收硝态氮、提高氮素吸收效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选择4个小麦品种,H10、L14、衡观35和石麦15,开展盆栽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N0、94.5、473.5 kg/hm2,研究硝态氮供应对不同品种小麦生物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影响;进行营养液分根培养试验,两侧设置6个施氮处理:0/0、0/2.5、0/50、2.5/2.5、2.5/50和50/50 mmol/L,研究局部供应硝态氮对小麦侧根发生发育及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麦H10和衡观35在473.5 kg/hm2高氮处理下生物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最大,L14和石麦15相对较小。(2)分根培养条件下,两侧均施50.0 mmol/L硝态氮小麦地上部干重与氮浓度明显高于两侧不施硝态氮处理。2.50 mmol/L处理一侧衡观35根干重和侧根密度高于不施硝态氮一侧,而L14在50.0 mmol/L硝态氮处理一侧根干重较大、侧...  相似文献   
962.
硒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极易被固定,其有效性较低,影响该区域茶树硒吸收。通过研究磷与氨基酸和黄腐酸对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南方富硒茶园土壤有效硒和茶叶硒吸收率提供理论依据。茶园田间试验采用磷(P)、氨基酸(A)、黄腐酸(H)三因素,磷两水平设计,磷处理水平为P1(168.8 kg/hm2)、P2(337.5 kg/hm2),氨基酸与黄腐酸不设梯度,施用量均为112.5 kg/hm2,共设置7个处理,各处理分别为CK、A、P1-A、P2-A、H、P1-H和P2-H,研究有机物料单施或磷与有机物料配施对茶叶硒含量及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茶叶硒含量均显著高于CK,较CK分别提高40.03%和20.40%;(2)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施用氨基酸(A)有效硒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可溶态硒的增加,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的有效硒主要来源于可溶态硒和交换态硒的增加;(3)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均提高了可溶态硒中四价硒的含量,是茶叶硒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氨基酸和黄腐酸虽均为有机酸类,但在南方茶园中氨基酸对土壤硒的活化作用更佳,氨基酸单施或与高磷配施后能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茶叶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963.
为提高多光谱影像氮素营养诊断的应用性,以烤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氮素水平的田间试验,定期拍摄烤烟生长的多光谱影像,测试植株的氮素含量,分析了不同植被指数(NDVI、GNDVI、LCI、NDRE、OSAVI)与传统氮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佳植被指数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移栽50 d前后为烤烟监测的最佳时段,各植被指数对单株氮含量指标最为敏感,最终确定了植被指数指导田间追肥的判断标准Nnow=1911NDVI-1345.1,为大范围内作物的高质量追肥提供了新思路及关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4.
为研究蚯蚓密度与土壤化学肥力主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数据分析蚯蚓密度与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及阳离子交换量(CEC)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蚯蚓密度与pH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2),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弱。研究表明,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将蚯蚓密度与土壤化学肥力主要指标的定量关系分为5个等级,可为准确地评价蚯蚓对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李品种花粉量及花粉发芽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安哥诺、贝拉多纳、索瑞斯、秋红、秋姬等23个李品种进行了花粉量和花粉发芽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美丽李、红天鹅绒、皇天鹅绒没有花粉。花粉量大且花粉发芽率高的品种有秋姬、总理、紫峰、秋红、佛来索、好莱坞、安哥诺、帕鲁鲁、红李、美国大李等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966.
应用DTOPSIS分析法评价青贮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TOPSIS分析法,以2004年国家北方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对参试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H5554品种评价值最高,为0.932 5;其次为精饲736和晋单42品种,评价值分别为0.865 6和0.861 4,适合北方种植,与当前生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967.
河北省审定优质麦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8~2005年河北省审定优质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来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和株高近年来改良效果明显,基本接近于高产品种;蛋白质和稳定时间基本达到国家强筋麦标准,而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沉降值相对较低;优质基因源狭窄.优质麦育种今后应注重沉降值和吸水率的研究和选择,拓宽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68.
冀东梨园主要昆虫种群调查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化防程度较高及不用药梨生产园的主要昆虫种群构成,并从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机率和均匀度等对昆虫多样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防治梨园的昆虫多样性指数较低,很少使用农药的梨园昆虫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但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69.
土壤过度酸化是导致全球土壤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酸化会降低土壤肥力,危害作物生长发育,加重土壤重金属污染等。中国农田土壤酸化问题严重,改良酸性土壤以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2020年前酸性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探讨该领域技术研发的现状、应用和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申请占全球总申请量的85%。酸性土壤改良技术以综合型改良为主,在改良土壤酸度的同时更加关注土壤养分的缺乏;土壤酸化模拟预测方法、采用土壤酸化改良装置可以提高改良效果,更加高效、环保、多功能的改良技术不断涌现;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转化率较低,企业研发实力尚需加强。酸性土壤改良技术市场前景广阔,应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70.
土壤质量评价对于评估土壤的现状与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下属的7个灌区内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残余盐渍化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影响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区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总盐、有机质、pH值、Na+、Mg2+、碱解氮和土壤质地;(2)绿洲农区土壤养分丰富度依次为: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3)绿洲农区土壤质量以Ⅱ级[0.65<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FI)≤0.85]、Ⅲ级(0.4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