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4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755篇
林业   671篇
农学   897篇
基础科学   523篇
  1110篇
综合类   2358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337篇
畜牧兽医   969篇
园艺   258篇
植物保护   3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哈佛大学理念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之上的关于大学理想境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念,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产生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产生于历史文化的积淀.通过对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的研究,探讨我国研究型大学创建过程中应学习和借鉴的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02.
The high-valued utilization of Ulva (previously known as Enteromorpha) bioresources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the periodic blooms of world-wide green tide. The polysaccharide is the main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Ulva and exhibits various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The Ulva oligosaccharide as the degradation product of polysaccharide not only possesses some obvious activities, but also possesses excellent solu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Both Ulva polysaccharides and oligosaccharides hold promising potential in the food industry as new functional foods or food additives. Studies on Ulva polysaccharides and oligosaccharides are increasing and have been the focus of the marine bioresources field. However,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is topic is still rare and do not cover the recent advances of the structure, isolation, preparation, activity and applications of Ulva polysaccharides and oligosaccharides. This review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recent advanc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Ulva polysaccharides as well as oligosaccharides. In additio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new functional food and food additives have also been considered, and these will definitely expand the applications of Ulva oligosaccharides in the food and medical fields.  相似文献   
103.
黄曲条跳甲是南宁市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之一,如采用不合理的防治措施,容易使害虫产生抗性,同时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蔬菜产量和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黄曲条跳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南宁发生为害的特点,结合南宁市的生产实际,应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等非化学农药防治方法,结合科学安全高效化学防治的黄曲条跳甲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4.
鱼游泳能力对体长的响应及其在鱼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讨鱼类体长对游泳能力的影响并为鱼道水流的设计提供参考,该研究在封闭水槽中使用"递增流速法"测试了海南省某水利枢纽鱼道目标对象的游泳能力,并用Origin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试验鱼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的直线回归方程和Kaplan-Meier曲线。结果表明:1)随着试验鱼体长增大,相对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体长/s)均减小,体长和鱼类速度的相关关系可用直线方程表示,且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的直线方程拟合效果比未经过对数变换的拟合效果更好,其中R2由0.664~0.725提高至0.907~0.933。2)根据鱼道设计规范、导则及文献,结合本工程目标过鱼对象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m/s),建议本工程鱼道进口诱鱼流速控制在0.35~0.47 m/s,池室流速控制在0.21~0.59 m/s,竖缝流速控制在0.57~0.74 m/s,出口断面至下一个池室之间的流速控制在0.21~0.50 m/s。鱼类体长对相对游泳速度(体长/s)产生了负面影响,鱼类游泳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可对鱼道水流设计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定甩刀防缠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香蕉秸秆粉碎机具缠绕造成秸秆粉碎率不达标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定甩刀防缠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在粉碎过程中,粉碎定刀与高速运转中的Y型甩刀对香蕉秸秆形成三点支撑,进而实现秸秆粉碎与避免秸秆缠绕。其中,Y型甩刀由2个L型刀片组合的Y型粉碎刀与甩刀构成。确定了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动定刀排列组合方式及香蕉秸秆粉碎过程受力分析,明确了影响粉碎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机具前进速度、粉碎刀辊转速以及Y型甩刀折弯角。以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和甩刀折弯角为试验因素,以香蕉秸秆粉碎合格率和抛撒不均匀度为评价指标,进行三水平三因素正交田间试验,确定优化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1.85 m/s,刀辊转速1 500 r/min,Y型甩刀片折弯角140°,此时香蕉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5.1%,抛撒不均匀度为14.6%,满足香蕉秸秆粉碎作业性能要求。与已有秸秆粉碎机进行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研制的定甩刀防缠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粉碎合格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防缠性能更优。该机具的研制对解决蕉区秸秆粉碎还田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连续式捆烧设备在连续进料过程中,秸秆捆连续稳定燃烧性能差、挥发分气体燃烧不充分、秸秆捆难燃尽,而导致热效率低、排放高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分级燃烧原理与秸秆捆燃烧特性,在设计计算过程中,对燃烧、换热、配风系统等较为重要设计参数给出了合理的参考值,并通过烟气预热干燥秸秆捆、增加挥发分二次燃尽的三级风、往复炉排增加捆间间隙等方式提高秸秆捆的燃烧性能。设备试制后,利用玉米秸秆捆为燃料开展了热工与排放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式秸秆捆烧锅炉的平均热效率为80.37%,颗粒物、NOx、SO2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8、197、7 mg/m3,环保与能效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与国家标准。并对建立的采暖示范工程进行排放、污染物等测算,结果表明采用秸秆捆烧供暖单位面积可减少标煤使用量23.1 kg/m2,CO2当量排放量58 kg/m2。该研究能为秸秆能源化利用与北方清洁区域供暖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7.
污泥连续水热炭化工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热炭化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促进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但目前污泥水热炭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鲜有报道。该研究基于工程规模的污泥水热炭化系统开展研究,重点研究了系统工程设计和控制逻辑,开展了系统参数测试,分析了污泥炭、气相和水相的理化性质和组分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污泥年处理量达1.4×104 t,水热炭化后的三相产物分别为污泥炭28.57%,水相70.00%,气相1.43%,污泥脱水率达75%,综合整个生产系统,系统加热能为454.22 MJ/t,动力耗能为64.80 MJ/t,连续水热炭化工程系统能耗比为83.83%,能量回收率为66.68%,系统具有较高的能耗比。该研究可为生物废弃物连续水热炭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叶片光谱的作物铜铅污染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金属污染种类的判别是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旨在提出一种由叶片光谱构建的铜铅污染判别特征(Copper and Lead Contamination Discriminating Features,CLCDF),以实现作物铜、铅污染判别。以典型作物玉米为试验对象,运用包络线去除与导数处理叶片光谱,基于该研究提出的归一化铜铅污染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 Copper and Lead Contamination Index,NDCLCI)构建叶片CLCDF,在CLCDF分布域内建立判别平面(Discriminating Plane,DP)。依据CLCDF与DP的位置关系,得出直观的污染种类判别规则,并利用判别距离(Discriminating Distance,DD)对判别规则进行量化。基于训练集数据进行试验,提取到189种用于判别铜、铅污染的DP,同时获取了对应的污染种类判别规则,判别正确率为100%。使用验证集数据进行验证,189种DP中的88种判别效果较好,判别正确率为78.22%。该研究结果证明,基于CLCDF的铜铅污染判别方法效果良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109.
基于GEE的广西北部湾沿海水产养殖池塘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沿海水产养殖池塘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引起诸多环境问题,了解其空间分布对于海岸带的科学管理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地形错综复杂,养殖池塘沿岸线散乱分布,导致传统遥感识别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提取。针对此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全年Sentinel-1和Sentinel-2时序遥感数据的水产养殖池塘识别方法,结合多阈值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提取2019年广西北部湾海岸带的水产养殖池塘。结果表明:1)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养殖池塘面积总计199.3 km2,遍布整个沿岸地区;识别结果总体精度达到0.921,Kappa系数为0.842;2)选取4个典型区域,对比该研究方法提取结果与Google高清影像目视解译结果,在规模化集聚型养殖区域中,识别结果占目视解译的面积比例达到90%以上,在排布密集的小型池塘区域面积占比也能达到80%以上;3)以时序遥感数据作为分类特征值,能够有效排除废弃池塘、水稻田和季节性水域。该方法在大范围复杂环境中仍具有良好性能,显著提高了水产养殖池塘遥感识别的精度,能够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智能监控、养殖区域空间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0.
茶叶,作为家庭生活必备"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的饮食和保健中日显重要.纳雍县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汤色嫩绿透明,滋味清香,回味甘甜.早在清朝时所制的"姑箐茶"就曾作名茶上贡;而今的"贵茗翠剑"、"康苠银针"、"府茗香翠龙"等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及省、地优质农产品认证,为纳雍县茶叶产业发展赢来了大好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