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39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50篇
  126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在南宁的种植表现,为丰富广西香蕉种植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从云南引进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在南宁种植,观测植株的生育特性及果实主要农艺性状,测定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分析红研一号在南宁种植的可行性.[结果]红研一号营养生长期植株生长迅速,抽蕾时假茎高212.8 cm,假茎基部围度51.0 cm,功能叶数15.0片,叶长176.2 cm,叶宽79.3 cm,收获时单株产量21.57 kg,折合49930.56 kg/ha,梳果指数17.8个,果指长度18.1 cm,粗度15.2 cm,果实可溶性糖含量22.69%,可滴定酸含量0.36%.其可溶性糖含量比桂蕉六号高2.18个百分点,口感清甜,其他主要农艺性状、果实性状与对照品种桂蕉六号差异不明显.[结论]红研一号香蕉适于南宁试验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32.
在国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研管理人员要理清管理思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加强科研档案管理、转变科技服务理念等创新科研管理的思路,以期为推进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孙洁  庞昇泽  禤维言  冯斗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2):2020-2026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香蕉蛋白表达情况,为探索香蕉的抗旱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蕉1号组培苗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运用iTRAQ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对其差异蛋白进行检测,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香蕉叶片蛋白质组进行鉴定.[结果]从干旱胁迫处理的组培苗叶片中共鉴定出1655种蛋白,其中获得定量信息的蛋白有1023种,差异表达蛋白78种,包括上调蛋白32种和下调蛋白46种.GO生物进程分析结果表明,78种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响应刺激胁迫过程及单有机体过程等多个生物进程.GO分子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蛋白主要具有催化活性功能、结合功能、抗氧化活性和功能调节;下调蛋白主要具有催化活性功能和结合功能.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蛋白主要参与过氧化氢反应、活性氧反应等;下调蛋白主要参与淀粉代谢、二糖代谢、蔗糖代谢、寡糖代谢、细胞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等多个碳素代谢进程,且其主要是质外体、胞外区、类囊体等部位的组分,参与1,6-二磷酸果糖1-磷酸酶反应、蔗糖磷酸酶反应及碳水化合物磷酸酶反应等.在氮素代谢过程中,参与甘氨酸代谢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线粒体中的含量明显下降,而参与活性氧代谢的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明显上升.[结论]干旱胁迫下香蕉的表达蛋白种类及数量发生明显变化,且其抗旱机制是多种蛋白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及应激活动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
泰安市异色瓢虫色斑类型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泰安市1 320头异色瓢虫越冬成虫进行了观察研究,共发现表现型150种,其中未被记录的20种。按表现型将其分为4种类型:黄底黑斑、橘红底黑斑、黑底红斑和黑底黄斑,其种类数分别为64、67、11和8,各类型数目占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9.24%、30.83%、26.14%和3.79%。黄底黑斑和橘红底黑斑型以十九斑变型最多,黑底红斑和黑底黄斑型以显明变型居多。对各斑点出现频率统计结果表明,斑点1/2在雄虫出现的频率约为雌虫的1/4,斑点9约为雌虫的1/2,其余各斑点雌虫均高于雄虫。首次对斑点和联斑不对称的异色瓢虫进行了命名,优化了记号命名法。  相似文献   
35.
 大豆疫霉菌是我国的一类检疫性病菌,由于常规的检测方法速度慢,效率低,所以选择酶联免疫技术进行快速检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6.
初步研究了枇杷花腐病在不同发病时期及不同组织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结果表明:(1)细菌不是引起花轴维管束变褐的最初病原菌,它是在维管束变褐之后寄生上去,引起花轴表皮腐烂的病原菌。(2)灰葡萄孢菌是在花腐病的中后期腐生上去的,应该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3)引起枇杷花腐病最初发病的病原可能与2种真菌有关,一种是引起灰斑病的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eriobofoliaDesm),另一种是长出粘孢团的真菌(尚待鉴定)。(4)室外接种拟盘多毛孢菌的花穗发生明显花腐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该菌可能是引起枇杷花腐的病原菌之一;而接种粘孢团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它可能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37.
棉花喷施植物基因活化剂防早衰保丰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棉花早衰现象普遍发生,并有逐年加重趋势,棉花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棉花早衰的原因十分复杂,由于棉花生长中后期,根系和叶片功能活力下降,如遇不良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都会出现早衰,应引起广大棉农的高度重视。防止棉花早衰的措施很多,要根据具体原因灵活针对性  相似文献   
38.
胚胎遗传操作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动物胚胎工厂化生产及胚有细胞基因导入所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该项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对国内外有关绵、山羊硫营养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硫的营养作用,硫在绵、山羊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硫的中毒、硫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硫与氮的关系,并列出若干硫代谢方面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对硫营养调控技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40.
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 -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ifBabesia major could be transmitted byBoophilus microplus. In experiment 1, aBabesia-free batch of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