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1篇
  157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为探明我国西北半干旱区"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肥力效应,于2017年在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设置玉米-豌豆(C-Pe)、玉米-玉米(C-C)、2龄苜蓿(2A)、高粱-马铃薯(B-Po)、燕麦-玉米(O-C)、马铃薯-燕麦(Po-O)、豌豆-高粱(Pe-B)7种轮作处理模式,研究了不同粮草轮作模式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特征,并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轮作处理模式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与其他轮作模式相比,2A模式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而C-C模式增加了对养分的消耗,C-Pe和Po-O模式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B-Po和O-C模式,轮作处理对全钾含量影响较小。(2)不同轮作处理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2A模式较其他轮作模式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P<0.05),C-C模式土壤酶活性最低。O-C和Pe-B模式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B-Po模式。(3)不同轮作处理模式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影响显著,且各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并有明显的土层垂直分布规律,与其他轮作模式相比,2A、C-C和B-Po模式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显著下降(P<0.05),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O-C模式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明显增加,真菌数量降低。(4)运用主成分分析-数值聚类方法对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的15个指标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提取的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38%,第1主成分以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贡献最大,达63.56%,第2主成分以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贡献最大,达25.82%,且各轮作模式在2个主成分上的综合得分排名为2A>Pe-B>C-Pe>O-C>Po-O>B-Po>C-C。再以2个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将7个模式共分为3类,第1类(2A)土壤综合肥力最好;第2类(Pe-B、O-C、C-Pe、Po-O、B-Po)土壤综合肥力较好;第3类(C-C)土壤综合肥力较差。研究结果为当地耕作方式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2.
杂23是利用雄性不育与单、双低优质油菜品种资源杂交、转育测交筛选和连续回交定向培育而成的甘蓝型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耐)菌核病和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2000多hm2大田生产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3.
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及评价大麦的耐盐性,进行了Na Cl胁迫下不同大麦品种种子萌发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大麦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盐害指数随Na Cl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大麦品种间种子萌发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农6472、盐99218、C2118、美97-1338、Numar和海盐大麦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通过盐土(土壤含盐量4‰)和脱盐土的对比试验,发现大麦品种在盐土条件下的穗数、穗粒数明显低于脱盐土,而盐土条件下的千粒重高于脱盐土;各品种在盐土下的株高明显低于脱盐土。在盐土条件下,海盐大麦、沪01-2946和苏农6472分别获得4 344、4 311和4 282.5kg·hm-2的籽粒产量,是供试品种中耐盐性最强的品种。本研究不仅为大麦的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盐渍化地区的麦种植鉴定出了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44.
选取西北干旱区水土开发的典型区域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与气象站点实测资料相结合,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法,在ArcGIS建好彭曼模型计算研究区生态需水。利用TM数据解译出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最后尝试性分析生态需水与景观格局关系。结果表明:(1)各区域生态需水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生态需水增加,平原区生态需水减少。景观格局分析发现2000—2010年中部平原的西面和北面成片出现连通现象,是生态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区域。(2)空间上,山区生态耗水量增加,植被多样性指数上升,蔓延度指数下降。时间上,生态耗水量增加,周边的蔓延度指数上升,多样性下降;(3)空间上,绿洲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需水定额无明显关系,时间上,生态需水定额减小,但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周边的景观连通性下降,多样性上升,与山区的结论相反。生态需水定额的减少,将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45.
PMSG对母兔卵巢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三种不同剂量的国产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28只成年哈白母兔进行处理,剂量分别为30IU,50IU和80IU,间隔48小时后耳静脉一次性注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均为80IU,再隔48小时后手术冲卵,观察母兔卵巢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剂量30IU、50IU和80IU处理后的母兔平均排卵点数分别为9.5个、10.8个和15.2个,其中以80IU的PMSG剂量组的排卵点个数为最高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48小时后各组的卵巢上可见卵泡数分别平均为43.0个、33.4个和35.9个,其中以30IU的PMSG组的未成熟卵泡数为量多,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组的充血卵泡数分别为2.5个、2.0个和9.4个。80IU的PMSG剂量组的充血卵泡高于30IU和50IU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46.
取发生不同程度菌种退化的相同来源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袋栽菌株和栽培菌包,观察其在PDA平板上的分纯情况和形态特征;采用LBL液体培养基检测不同菌株对培养基的脱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退化菌株经过分离可以得到不同菌落形态的分离菌株,而且对LBL液体培养基表现不同的脱色能力,退化严重的菌株脱色能力最差,说明LBL液体培养基的脱色反应结合菌种纯度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生产上的退化菌株。  相似文献   
47.
冀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山杨、白桦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冀北土石山区典型天然次生阔叶林中的山杨、白桦种群的径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种间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山杨、白桦均以中径木为主,林下缺乏可供更新的幼苗、幼树,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山杨、白桦的全部个体在本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尺度的增大其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随机分布;山杨、白桦种群随龄级增大,聚集强度减小,以幼树的聚集强度最大;不同生长阶段同种个体间的关联性随尺度的变化,出现正关联、负关联和相互独立的空间关系,以负关联为主;不同生长阶段的山杨和白桦种群间未出现正关联,大多数种对在本研究尺度上为负关联或者在大部分尺度上为负关联;山杨、白桦的种内/种间竞争激烈,群落整体结构不稳定,处于演替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48.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镁对PIC育肥猪肉质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 g镁。结果表明:每头添加镁2 g/d有提高色素含量趋势(P>0.05),添加4 g/d可极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7.41%(P<0.01),添加6 g/d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P<0.05);肉色评分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2 g/d可以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5),4、6 g/d可极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1);随镁添加量的增加,肌肉pH值显著提高(P<0.05),6 g/d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宰前5 d补镁可增加肉色,显著提高肌肉pH值,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49.
杨瑞  张海龙 《森林工程》2012,(5):60-61,85
针对高速公路上汽车爆胎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通过对轮胎生热机理、轮胎爆裂机理的研究,阐述轮胎红外测温防爆预警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完成轮胎红外测温防爆预警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轮胎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当温度过高时自动报警,帮助驾驶员合理使用轮胎,实现轮胎防爆预警功能,避免因此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车辆安全行驶,避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研究表明,该系统对防止汽车爆胎的发生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