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1篇
  157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1.
旨在筛选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有效药剂,探讨生物糖脂对灰霉菌杀菌剂药效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不同杀菌剂对黄瓜灰霉菌的室内毒力,根据测定结果,选取3种抑菌效果适中的杀菌剂与生物糖脂复配后进行黄瓜灰霉病盆栽防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EC、30%啶酰·咯菌腈SC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显著,EC50值均小于1.00mg/L,分别为0.155 0mg/L和0.178 9mg/L,可作为有效药剂用于进一步的田间试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与生物糖脂混合施用后其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生物糖脂和所用杀菌剂复配具有增效作用,在生产中可以将杀菌剂与生物糖脂进行复配来更好地防治灰霉病。  相似文献   
812.
为探究干湿循环条件下硅粉轻骨料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机理,选取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浮石,以硅粉等质量取代6%的水泥,通过NMR技术,分析硅粉轻骨料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孔隙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混凝土微观形貌变化,借助XRD进行物相分析.研究表明: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硅粉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变化规律一致,均在60次时出现拐点;经历90次循环后,硅粉组的最大孔隙减小了56.5%,普通组的最大孔隙减小了18.8%,证明硅粉的掺入可有效细化孔隙;循环初期两组混凝土的无害孔均低于10%,循环过程中有小孔隙向大孔隙发展的趋势;在SEM扫描电镜照片中可看到孔隙中生成的石膏与钙矾石AFt,可观察到90次循环后混凝土内部的细长裂缝;2组混凝土在经历90次循环后均出现较多的CaSO4·2H2O衍射峰,生成物多为硫酸盐、碳酸盐结晶水合物.该研究成果可为在硫酸盐环境下水工构筑物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13.
814.
为给中熟菜心的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0份中熟菜心品种的薹重与相关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熟菜心的薹重与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薹粗>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柄长>薹高,得出薹粗、叶片数和最大叶长是影响中熟菜心薹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熟菜心高产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薹粗、叶片数、最大叶长等指标。  相似文献   
815.
为优化非洲辣木(Moringa stenopetala)组培快繁再生技术,提升种苗品质,以非洲辣木无菌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非洲辣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辣木种子经清水浸泡30 min+75%酒精消毒1 min+0.1%升汞消毒10 min处理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上,种子萌芽率达81.1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KT 1.0 mg/L,诱导率为89.89%;初代芽在MS+6-BA 0.6 mg/L+KT 0.3 mg/L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62;在1/2 MS+NAA 1.0 mg/L+IBA 1.0 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生根数为5.92,根长为1.94 cm,生根率为96.67%;以泥炭土为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94.44%).通过该组培快繁再生技术体系,非洲辣木诱导率和增殖系数高,生根效果好,苗木生长快速.  相似文献   
816.
以吐鲁番7 a生‘无核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伏板密度对‘无核白’生长动态的影响,旨在找到合适的光伏板密度,为葡光互补新型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随着光伏板密度的增加,‘无核白’葡萄的芽、枝叶和果实的生长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轻度遮阴条件下(C1),‘无核白’葡萄的芽、枝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均优于全光照(CK);轻度遮阴有利于缓解夏季高温强光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危害,但过度遮阴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综合考量不同密度光伏板下葡萄的芽、枝叶和果实生长趋势变化情况,建议在吐鲁番地区推广葡光互补栽培模式时,选择光伏板间隔1.5 m为宜。  相似文献   
817.
为了研究披碱草属种间杂种抗旱性优势的遗传机理,以加拿大披碱草(J1)、老芒麦(L1)及其种间杂种F1为试验材料,经干旱胁迫处理,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方法,探究干旱胁迫后亲本及种间杂种F1的DNA甲基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亲本材料L1和J1的DNA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5.41%和59.53%,杂种F1的DNA甲基化水平为44.24%,说明杂种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DNA去甲基化作用。全甲基化在杂交种的DNA甲基化模式中占主导地位。干旱胁迫前亲本L1、J1和杂种F1的DNA甲基化程度分别为32.73%、41.54%和28.00%,杂种F1甲基化水平为亲本材料的75.40%;干旱胁迫后各材料的DNA甲基化程度均增加,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20.44和19.78个百分点,说明干旱胁迫对不同材料DNA甲基化水平均有明显影响,且具有特异性。杂种F1的抗旱性最强,其DNA甲基化水平低于亲本,说明杂交种的抗旱性与DNA甲基化水平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18.
为探究不同植物在东北黑土地区农田浅沟中的水土保持效果,建立裸坡(LP)和种植有紫花苜蓿(V1)和马蔺草(V2) 2种植物的坡面浅沟模型,通过在浅沟内模拟上方汇水,进行不同植物覆盖下的浅沟坡面水力侵蚀试验,分析产流产沙特征及水动力学参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相同流量下产流时间为裸坡<紫花苜蓿<马蔺草,产流时间延长,下渗量明显增大,紫花苜蓿(61%)的减沙效果显著优于马蔺草(29%),但紫花苜蓿(33%)减流效果弱于马蔺草(38%)。(2)相同流量下,紫花苜蓿的水力摩擦系数(f)(2.3)高于马蔺草(0.8),同时紫花苜蓿的平均流速(u)略低于马蔺草,弗劳德数(Fr)表现为紫花苜蓿<马蔺草,平均雷诺数(Re)表现为紫花苜蓿<马蔺草,整体表现为紊流。(3)通过拟合函数分析,3组处理下雷诺数与流速和摩擦系数呈正相关,但函数关系略有差别;弗劳德数与摩擦系数呈负相关,均符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产流率和产沙率的降低归因于植被覆盖增大径流受到的摩擦力,同时提高径流入渗率,并且紫花苜蓿的减流减沙效果优于马蔺草;随着流量增大,马蔺草...  相似文献   
819.
为了评价脱硫石膏配施不同功能改良剂对宁夏河套灌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而筛选出适合河套地区碱化土壤改良的最佳方案,本研究以枸杞(Lycium chinense)为供试材料,在宁夏河套灌区设立碱化土壤改良田间试验,设对照(T1)、单施脱硫石膏(T2)、脱硫石膏+醋糟+菌肥(T3)、脱硫石膏+菌肥(T4)、脱硫石膏+醋糟+菌肥+保水剂(T5)、脱硫石膏+微肥(T6)、脱硫石膏+诱抗素(T7)7个处理,于2013—2016年连续开展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盐碱指标、养分状况以及枸杞农艺性状(成活率/保存率、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4年间T2~T7处理在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5.4%~88.8%)、全氮(8.0%~31.3%)、碱解氮(11.4%~41.7%),降低pH值(4.8%~10.3%),钠吸附性比SAR(5.5%~51.6%)和全盐含量(5.5%~51.6%)...  相似文献   
820.
伟隆169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专家指导下选育小麦新品种,是校企合作新成果。以优质高产广适为目标,配制“陕麦94/西农822”杂交组合,后代处理采用系谱法。性状选择采用王辉教授创建的常规优化育种法:常规表型鉴选与基因型分子鉴选相结合,中高代进行多年多环境适应性选择。该品种属半冬性,株型紧凑,分蘖强,成穗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熟相好。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良种良法配套,种植面积扩展迅速,在黄淮南片麦区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相结合的优良特性,加速推进了优质麦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