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97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50篇
  174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CCM) on ventricular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 a rabbit model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Th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sham group, heart failure(HF) group and HF+ CCM group. The rabbit model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as established by ligating the ascending aortic root. Th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s during the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were delivered lasting 6 h everyday for 4 weeks in rabbits of HF+ CCM group. The QTc and ventricular effective refrective period (VERP) were recorded. The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of Kv1.4, Kv4.3 and connexin 43 (Cx43)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nd RT-qPCR. RESULTS: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QTc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in HF rabbits at week 12 (P<0.05). CCM therapy shortened QTc of rabbits with heart failure at week 16 (P<0.05).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VER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F group and HF+ CCM group, while CCM therapy shortened VERP of rabbits with heart failure at week 16 (P<0.05).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Kv1.4, Kv4.3 and Cx43 were decreased in HF group and HF+ CCM group (P<0.05). However, CCM therapy restored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Kv1.4, Kv4.3 and Cx43 of rabbits with heart failure (P<0.05). CONCLUSION: CCM suppresses ventricular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 heart failur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Kv1.4, Kv4.3 and Cx43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分析转录因子DREB2A基因在不同水稻种质中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水稻耐渗透胁迫遗传改良提供分子工具。利用单倍型分析、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对85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中DREB2A基因的功能性核苷酸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5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12个位于编码区,43个位于非编码区;鉴定出12个DREB2A等位基因型,其中来自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的3个等位基因型表现大片段变异;根据DREB2A基因的序列变异鉴定出39个单倍型,其中33个为新单倍型;将所有单倍型分为三组(Group I、II和III),其中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中的10个单倍型单独分为一组(Group III);系统进化树、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均表明Group III与其他两组具有较大差异。对85份不同类型水稻种质中DREB2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中的DREB2A等位基因在序列变异、系统进化关系和密码子偏好性方面均明显不同于其他种质材料中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33.
以希拉穆仁草原建群种羊草(Leymuschinensis)、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nevski)及其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C、N、P质量分数,并计算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建群种养分限制格局及养分再吸收规律。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的C、N、P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98.74、24.41、1.55 g/kg,枯落物的为362.53、14.79、1.17 g/kg,3种植物叶片的C、N、P质量分数与其枯落物的差异显著(P<0.05)。②植物在枯落之前会将养分转移,防止养分的流失,N、P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范围分别在13.51%~77.49%、2.65%~49.51%,N的回流率大于P,进而使其具备了较强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③3种植物叶片的N/P、C/N、C/P变化范围分别在11.81~21.70、15.76~16.59、195.47~273.37,枯落物的变化范围分别在7.72~17.05、17.71~64.46、215.43~487.46,3种植物叶片与枯落物的N/P、C/P差异显著(P<0.05)。④植物叶片N/P均值为16.95,枯落物N/P均值为12.31,说明植物的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提供草地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34.
马尾松,黎蒴栲混交林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研究了异龄马尾松、黎??混交林的生物现存量、净生产量、热能和生产结构.结果表明:该混交林的总现存量、乔木层净生产量和现存能量分别比英对照纯林高47.75%、112.99%和46.37%.混交林中马尾松乔木层现存量、净生产量和现存能量分别比纯林高6.82%、7.60%和6.82%.生产结构为:混交林的同化部分与非同化部分的比例略高于纯林;混交林中生产量的垂直分布较均匀,光能利用更充分.总的看来,混交林的生产力较高,形成了更合理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35.
本文提出邻体干扰的改进模型:并提出基株与邻体的确定原则和计测方法。以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测试对象,分析干扰指数与基株胸径、材积连年生长量、树冠发育、主干高径比等几个主要生长和形质指标的关系,探讨干扰指数与基株对生境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指数是计测林木生长状况及在林分中所处地位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36.
本文探讨了秦岭南坡青林及青—华山松7红桦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特点。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林地土壤酸性淋溶过程及物质迁移过程比青林地土壤弱;混交林明显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N素含量而降低了土壤有效P及有效K的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水解性总酸度青林地土壤比针阔混交林地高而盐基饱和度比针阔混交林地低,说明了在青林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中置换性酸所占比例较大而盐基离子所占比例较小;脲酶活性是针阔混交林地比青林地高而磷酸酶活性比青林地低,这与两种林地土壤中水解N及有效P含量高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7.
试验和分析表明,在较大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内,非饱和黄土的粘聚力和含水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依据库伦-摩尔强度准则,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随外部压力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可用强度曲面描述,提出了非饱和黄土强度的临界含水量计算式。  相似文献   
38.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主根液流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速率(Fs)进行连续测定,同步进行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选择2008年4—10月30天典型晴天日观测数据。结果表明:1)Fs在晴天日表现出典型的宽峰型正态分布,可划分为4个特征差异明显的阶段,反映了大气环境因子对液流的直接驱动效应,以及柠条锦鸡儿叶片气孔行为对液流变化的调控作用。2)液流的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驱动,其中潜在蒸发散(ET0)综合性强、与Fs相关紧密,是分析液流特征更为可靠的复合型环境变量。Fs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因时段而异,在早晨启动的液流上升阶段,Fs与太阳辐射、ET0间均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太阳辐射等因子对液流的驱动与对光合作用的激活效应,而在峰值后的下降阶段基本呈Sigmoidal-Hill函数关系;Fs随大气水分亏缺(VPD)的变化与随太阳辐射、ET0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VPD在达到一定值后启动气孔调节行为以及抑制过度蒸腾耗水的效应。3)柠条锦鸡儿根部Fs与主要环境要素间的变化近似同步,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典型的时滞现象。4)在整个生长季的大部分时间内观测到柠条锦鸡儿根部夜间持续存在着液流现象,夜间液流量平均占全天液流量的3.83%。试验结果可例证热扩散技术在根部测定液流并用来计算灌木树种单株耗水方法的科学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渭北旱塬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布设试验样地,采取不同覆盖材料和集水整地措施,从土壤温度、含水量等方面分析其对核桃经济林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采取一定的微型集水工程和覆盖措施,在集流节水、抑制蒸发和保蓄土壤水分等方面是有效的,薄膜、麦秸和杂草3种覆盖材料中,以薄膜覆盖集水效果最好,含水量达到21.74%,对0~20 cm土层增温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从而提高核桃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0.
在宁夏引黄灌区成功引种冬小麦,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更高效的种植制度;但北方春季干旱多风、气温低与冬小麦返青期早、幼穗分化期遭遇缺水缺肥环境的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探讨利用冬小麦返青前后灌区土壤返潮进行机械旱追肥的可行性及其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后至头次灌水前若没有自然降雨,机械旱追肥无增产效果,且有负面效应.原因主要是氮肥在土壤中易形成高浓度溶液,造成烧根烧苗,不利于促蘖增穗;在灌区干旱条件下,氮肥施用应结合灌溉水进行,才可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因此冬小麦返青至头水期间,田间管理应在潮水退前及早管理,提水保墒,有条件的区域早灌头水.机械旱追肥与种植前茬、土壤湿度、降雨、种植品种分蘖特性、苗情等关系较大,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