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0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263篇
林业   1128篇
农学   1621篇
基础科学   951篇
  1912篇
综合类   3044篇
农作物   614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1323篇
园艺   297篇
植物保护   61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宁乡猪选育及专题调查资料研究表明,宁乡猪都有黑斑,这是由主基因所决定,而构成不同毛色类别的黑斑多少及着生部位,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经子亲回归法估测,宁乡猪毛色的遗传力为0.3648(P<0.01).宁乡猪的银颈圈性状不同于汉普夏猪的白肩带,是黑、白斑分布系列中的一种类型。不同毛色类别的宁乡猪在后备猪生长发育、母猪体型及繁殖性状、肥猪的肥育和胴体性状方面没有明显不同,毛色类别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因此,毛色只是品种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的标志,与生产性能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及特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脾脏,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获得24株抗日本血吸虫单抗,选择12株进行Ig亚型测定,对血吸虫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测定,组织定位,免疫印迹,体外ADCC对血吸虫童虫的杀伤效应和体内被动免疫转移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一株IgM单抗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了38.41%的减虫率;另一株IgG#-1单抗在昆明系小鼠体内诱导了32.23%的减虫率,并观察到有抑制宿主肝脏肉芽肿形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文通过调研和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剖析20多年来闽台农业合作从试探到提升的4个发展历程,肯定其成效和作用,找出发展中的问题。根据闽台关系出现新形势,梳理出:出台"先行先试"法规、创建产业集群对接区、布局向"山"延伸拓展、推行"社"班"对接模式、扩张"小贸"促进"大贸"等多项重点发展对策。旨在促进提升闽台农业合作,使之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5.
从杭州地区各蔬菜种植地大量采集土样,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纯化得到789个细菌分离物。室内平板对峙法获得对黄瓜猝倒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21个,所占比例为2.67%,其抑菌圈直径为3.1 ̄16.4mm。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法从中筛选得到9株嗜铁素产生菌。最后对黄瓜猝倒病菌产嗜铁素拮抗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菌株产生嗜铁素的能力不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嗜铁素光吸收特性研究表明,pH直接影响嗜铁素光吸收,过酸过碱的条件光吸收峰偏向短波长,而中性条件下光吸收峰偏向长波长。pH8.3有3个吸收峰,分别在224.0nm,264.0nm和400.0nm附近,并且光吸收峰最大,说明pH8.3较适合试验菌产嗜铁素;嗜铁素产生菌对黄瓜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对黄瓜生长有3种作用即:促进、抑制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报道了作者研究蛎盾蚧属两近缘种的研究结果。在1985—1986年研究蛎盾蚧属的过程中,发现紫疤蛎盾蚧L.beckii与苏铁蛎盾蚧L.cycadicola两者种限模糊,有过渡类型存在。作者通过对两者种的大星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共观察显微个体计300余个,并从两者种的各个相同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论证,提出了两者种应归并为同种的详细依据。本文研究所用材料源于山西农大外虫研究室,种名由汤纺德教授鉴定,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汤纺德教授的精心指导并审阅,在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997.
作者在总结前人施肥模式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稳穗增粒施肥模式。通过4年的田间试验,比较和分析了增产、节肥的效果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模式比当前推行的3种参比模式增产5%~17%。生产7500kg/hm稻谷的氮肥用量控制在105~120kg/hm,至少可以节约氮肥25%~30%。在中高肥力土壤上,该模式是取得高产稳产和节肥的一个良好的选择,对节约能源和农田环境保护也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减弱倍数法和累积系数法分别计算了浙江农业大学辐照中心1.85×10 ̄1PB_q钴-60辐照室混凝土主防护墙厚度和贮源水井深度,并对迷道长度和外防护墙厚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99.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广东鲂、团头鲂及其杂交子一代肌肝眼 3种组织的 4种同工酶(EST、LDH、MDH、SOD)进行电泳 ,分析其酶谱组成和活性差异。结果显示父母本同种组织中大部分同工酶的表达酶谱较相似 ,尤其以眼组织的LDH、肝组织的MDH以及 3种组织的SOD同工酶的表型最为相似 ,表明两种鱼的亲缘关系较近 ,是本远缘杂交成功的遗传物质基础。同时父母本的某些同工酶谱又存在有稳定的种间差异 ,如肝组织的LDH。杂交子一代同工酶表型有些具有来自双亲的区带总和 ,有些则单独表达父本或母本的基因 ,更有些出现父母本没有的表型  相似文献   
1000.
依叶龄施氮模式对优质水稻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与穗肥施氮叶龄设置 1 5种施氮模式 ,研究其对优质水稻群体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叶龄及其动态无显著差异 ,但群体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以及茎生叶和节间配置均有不同的特点。在施氮 2 2 5 kg· hm- 2和大苗栽培条件下 ,采用穗重法并辅以倒 4、1叶 2次穗肥施氮 ,可优化优质水稻群体茎、叶、蘖及节间等生长动态 ,促进群体的产量形成 ,且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与优质较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