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74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1771篇
林业   5512篇
农学   3654篇
基础科学   1440篇
  5372篇
综合类   6394篇
农作物   3159篇
水产渔业   2472篇
畜牧兽医   3725篇
园艺   1784篇
植物保护   301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581篇
  2021年   765篇
  2020年   748篇
  2019年   664篇
  2018年   3152篇
  2017年   3320篇
  2016年   1718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1866篇
  2011年   3343篇
  2010年   3110篇
  2009年   2267篇
  2008年   2254篇
  2007年   2460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864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432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8年   4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鸡白介素-6(ChIL-6)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别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和用ConA免疫刺激健康鸡,无菌取处理鸡的脾脏,匀浆后用Tr-izol抽提细胞总RAN,应用随机引物反转录获得cDNA,设计引物,经PCR扩增获得鸡白介素-6(ChIL-6)基因,应用pGEM-T载体克隆该基因,经测序,表明其与Gene Bank中公布的唯一的一个ChIL-6基因为同源基因。  相似文献   
992.
郑单30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郑H39-1为母本、自选系郑M18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10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8年参加国家良种攻关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244.7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64%.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182.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04%.郑单309具有高产、优质、耐高温、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90000株/hm2,适合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以及沧州市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2个地市以及晋城市的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作为籽粒机收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板栗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和杂交后代的遗传差异,提高板栗良种繁育效率。  方法  以‘燕山早丰’ × ‘燕晶’为亲本杂交产生259个F1个体为试验材料,对2016年和2017年板栗坚果性状、栗蓬性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13个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遗传倾向研究。  结果  坚果相关性状的研究表明:2016年和2017年的单粒质量、坚果厚、坚果高和坚果宽等性状呈正态分布趋势,且后代平均值均大于亲中值,说明存在加性效应。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单粒重性状变异系数在18.50% ~ 20.19%,后代广泛分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可能选育出单粒重较大的板栗品种。坚果宽、坚果厚和坚果高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20%,遗传传递力在98.54% ~ 106.55%之间,说明坚果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通过栗蓬相关性状的研究表明: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栗蓬总重性状平均值高于亲中值,正反交变异系数均大于20%,遗传传递力在112.00% ~ 117.44%之间,能够稳定遗传,受环境影响较小。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栗蓬宽性状的超高亲率分别达到37.50%和23.96%,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2.50%和113.93%。2016年刺束长短正反交后代和2017年正交后代平均值小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90.25%、90.83%和93.66%,2016年超低亲率分别为27.08%和18.90%,刺束长短性状趋于变短。通过果实品质相关的研究表明: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淀粉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为7.82% ~ 17.66%,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传递力在101.11% ~ 108.22%之间,2016年正反交后代超高亲率分别为34.38%和30.09%,均高于2017年,趋于支链淀粉含量增多。相比于2017年,2016年正反交后代可溶性糖含量遗传传递力较低,分别为64.10%和59.94%,说明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  结论  通过对坚果相关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遗传倾向和分离特点的研究得出,坚果相关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果实品质性状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为今后板栗杂交育种后代的筛选和目标性状的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农田有机碳库是唯一可在较短时间尺度上通过合理利用而进行适度调节的碳库,农田土壤有机碳高精度制图对进一步明析地理环境背景,提升区域土壤固碳潜力,促进碳交易、碳中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在中大空间尺度区域综合特征分区的基础上,基于地理探测器确定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变量结构,分区构建分层多元复合模型,根据208 5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编制研究区高精度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耦合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引入多距离空间聚类进行中大空间尺度综合特征分区,能够显著收敛样本离散程度,土壤有机碳样本标准偏差均值、方差均值较未分区前分别下降0.55、3.53,Moran''s I指数上升0.08。受自然环境与人为扰动双重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变量众多,且不同综合特征分区内变量结构差异较大,年均降水量、海拔高度、地形坡度等变量在不同特征分区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变量对不同特征分区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力。基于地理探测器构建的分层多元复合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中大尺度和复杂情景下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规律与空间突变的同步表达矛盾,抑制了多变量插值噪声增加,其综合精度较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K)、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普通克里格(OK)分别提升6.45%、10.45%和7.50%。在大密度样本集支持下,综合区域综合特征分区、地理探测器、分层多元复合模型等技术手段编制的广东省高精度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图,预测结果准确,空间细节表达清晰,为编制大空间尺度的土壤有机碳分布图探索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5.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经过筛选获得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ZB0211,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对这株解磷菌进行最适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10g·kg-1的蔗糖最佳,氮源以1g·kg-1NH4Cl最好,10g·kg-1NaCl浓度为最适生长浓度,最适初始pH值为7 5。同时进行的解磷能力实验也表明pH值、菌数与解磷能力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非对称信息、信用体系以及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的解释分析,探讨了中国政府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的原因,即混乱的经济秩序和信用缺失是导致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发展电子商务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信用对林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15块人工落叶松纯林演化后形成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对象,间伐后12年观测结果,研究间伐对林分和树木生长、树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等因子的影响。间伐强度分为2级:中度(平均为20%)和强度(平均为30%)。结果表明:间伐促进了保留木生长的显著增加,但不同间伐强度间无显著差异。林分及单木的直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均表现相同的趋势即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间伐没有显著地增加12年间的总收获量。伐后对照样地表现为较高的枯损,枯死木主要是落叶松和阔叶树。林分进界株数严重不足,进界的主要树种是云冷杉、阔叶树和红松,以耐荫树种为主。从枯损和进界看,如果能对红松和阔叶树进行保护,这种林分很可能逐渐演化为阔叶红松林。建议对红松和阔叶树进行保护,使林分向阔叶红松林方向发展。各林分的树种组成在12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即间伐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树种组成,目前的树种组成即落叶松、其他针叶树(云杉、冷杉和红松)和阔叶树组成比约为6∶3∶1可能是相对稳定的群落。20%和30%的间伐强度没有显著地改变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灌草生物量和土壤物理性质,间伐样地的物种多样性略有提高;间伐样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有所改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都大于对照;林下灌草生物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98.
对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树木园内的杜仲林、黄皮树林、凹叶厚朴林随机分别选取6株样树,从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每月定日取样,用烘干法测定其含水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其萃取率。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期杜仲、黄柏、厚朴的含水率差异显著,三种药材含水率变化相对一致,在4、5、6、7月含水率较高,9、10月含水率较低。杜仲、黄柏的最佳取皮期为6月,其萃取率分别为7.92%、6.77%;厚朴的最佳取皮期为7月,萃取率为8.93%。  相似文献   
999.
环保阻燃胶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改善人造板的阻燃性能及降低人造板游离甲醛释放量,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历经两年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开发出一种集环保、阻燃、抑烟、胶粘于一体的环保型阻燃胶。实验室及福州人造板厂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胶粘剂符合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要求,可生产出低游离甲醛释放的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初步的成本分析表明,与常用阻燃剂相比,这种阻燃胶在价格上极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Two kinds of bamboo vinegar from madake bamboo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and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were prepared to analyze their compon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 The original vinegar, distilled vinegar, ether-extracted vinegar, and three fractions including acidic, neutral, and phenolic fractions separated from ether-extracted vinegar were diluted with distilled water 102 to 107 times. These diluted vinegar solu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mboo vinegar on the germination and radicle growth of seed plant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l kinds of treated bamboo vinegars (e.g., 102 of original vinegar and 103 of ether-extracted vinegar) showed strong inhibition against germination of the seeds. However, an appropriate dilution of bamboo vinegar showed an obvious promotional effect on germination and radicle growth for the four kinds of tested seeds (lettuce, watercress, honewort, chrysanthemum). Received: December, 12, 2001 / Accepted: July 29, 2002 RID="*" ID="*" Part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5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Tokyo, April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