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4篇
  免费   870篇
  国内免费   1774篇
林业   1617篇
农学   2173篇
基础科学   1187篇
  2488篇
综合类   5465篇
农作物   972篇
水产渔业   590篇
畜牧兽医   2184篇
园艺   657篇
植物保护   96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558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710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1071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673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多拉菌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拉菌素在猪体内进行为期45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长白×杜洛克杂交猪10头,临床健康,驱净寄生虫,体重36~50kg,以300μg/kg体重剂量分别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动物给药后在不同时间内分点经颈静脉采血。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处理,上清液过C18富集柱,用甲醇提取多拉菌素并进行衍生化反应,以反向HPLC测定猪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用计算机程序MCPKP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动物经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分别可测至30d和25d,2种途径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静脉注射T1/2α(1.092±0.66)d,T1/2β(6.11±2.73)d,AUC(274.19±119.89)μg/(L·d);肌肉注射T1/2α(0.056±0.022)d,T1/2β(3.20±1.34)d,AUC(223.51±65.20)μg/(L·d),CMAX(28.99±10.69)μg/L,Tp(1.24±0.87)d。多拉菌素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1.5%。结果显示多拉菌素在猪体内具有吸收分布较迅速、体内分布容积大、消除缓慢和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提示多拉菌素在猪体内作用的长效性主要由该化合物的自身特性所决定,而与给药途径和使用的溶剂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将鸡Ⅱ型干扰素(ChIFNγ)基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同时插人到鸡痘病毒转移载体中,构建含有这2个基因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SY—ChIFNγS1。采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鸡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过8轮蓝斑筛选,得到纯化的能够同时表达鸡Ⅱ型干扰素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ChIFNγS1。rFPV—ChIFNγS1接种28日龄的SPF鸡1周后,可以检测到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ELISA抗体,重组病毒接种鸡的CD4^+、CD8^+和γδTCR阳性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鸡(P%0.05);免疫4周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LX4强毒株攻击,rFPV—ChIFNγS1免疫组仅有1只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1/16),而非免疫对照组则有16只发病(16/16),并有2只出现死亡(2/16),表明rFPV—ChIFNγS1对接种鸡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3.
84.
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5’)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茎秆中木质素的发生、分布与沉积规律。结果表明,苜蓿茎秆中木质素的分布与生长部位密切相关,在茎秆顶端初生维管组织中仅木质部有木质素分布,随节间下移,木质素开始在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中大量沉积;茎秆中存在G、S两种木质素,S木质素的发生迟于G木质素;在维管束之间,两种木质素均以"厚角组织处维管束→厚角组织间维管束"的模式沉积,但在维管束内,木质素沉积表现出异质性,G木质素沉积模式为"初生木质部导管→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S木质素沉积模式为"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髓薄壁细胞"。分析认为,紫花苜蓿茎秆中木质素特殊的沉积模式可能是其对北温带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85.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中国作为入侵物种,可造成食草动物中毒死亡,并给畜牧业带巨大的损失。为研究反刍动物采食紫茎泽兰后的中毒机理,本研究探讨了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紫茎泽兰对萨能奶山羊(Saanen goat)血常规及肝、脾、肾的病理学影响。选择16只5~6月龄健康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对照组(日粮中未添加紫茎泽兰)和试验Ⅰ、Ⅱ、Ⅲ组(日粮配比中分别添加紫茎泽兰40%、60%和80%),每组4只。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含40%、60%和80%紫茎泽兰的混合日粮3个月,每两周检测一次血常规,试验末屠宰奶山羊,并观察其肝、肾、脾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液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后期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各试验组血液中淋巴细胞(lymphocyte,LY)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均呈下降趋势,试验后期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和脾肿大,肝组织出现淤血,肝细胞发生水泡变性及脂肪变性等,肾组织伴有出血、坏死、颗粒变性及水泡样变性的现象。因此,本研究结果说明紫茎泽兰对萨能奶山羊血液指标有显著影响,且长期摄入紫茎泽兰可引起动物肝、肾、脾等主要实质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86.
徐舶  高霞  石凤翎  崔楠  乌日娜 《草业科学》2018,35(5):1090-1097
花药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构建是单倍体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对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Hulunbeier’)进行了花药组织培养研究并建立了花药组培再生体系。结果显示,液体悬浮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适合呼伦贝尔黄花苜蓿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其愈伤形成的培养条件为B5培养基+0.5 mg·L~(-1) 2,4-D+0.25 mg·L~(-1) 6-BA+0.4mg·L~(-1) NAA+3.0mg·L~(-1) KT;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1) 2,4-D+0.5mg·L~(-1) 6-BA+2%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1) NAA+2%蔗糖+0.7%琼脂;获得的再生植株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单倍体比例高达27%。  相似文献   
87.
曹师  史敏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8,35(5):1098-1105
红豆草壳二孢叶斑黑茎病(Ascochyta onobrychidis)是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分离此病菌的同时得到一种对此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为评价此拮抗菌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鉴定了其分类地位,并测定了其对红豆草壳二孢的抑菌效果。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该拮抗菌鉴定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菌落为黄白色,可产生黄白色水溶性色素,孢子丝钩状,顶端螺旋形;在平板对峙试验中该菌的菌落对红豆草壳二孢菌落的相对抑制率达74.33%,同时该菌发酵液对红豆草壳二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0.95%和93.87%。该菌具有生物防治红豆草壳二孢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醇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记物,被广泛用于土壤及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溯源。为探究醇类化合物对高寒草甸退化指示作用规律,采用野外调查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中醇类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物中醇种类数为2~21,碳数为4~37,不饱和醇种类数高于饱和醇。退化土壤中检出9-甲基-10-顺式十五烯-1-醇、2-亚甲基-5α-胆甾烷-3β-醇、1-三十七烷醇,而在未退化土壤中未检出。高寒草甸中植物和土壤醇的种类大小关系为退化植物退化土壤未退化植物未退化土壤,植物和土壤中相同的醇有很强的相关性(R2=0.871)。植物和土壤醇类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表明,醇类化合物可以用作标记物来指示高寒草甸退化。  相似文献   
89.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威胁养貂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解该病相关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从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介绍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检测、PCR技术和LAMP技术等。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快速、简便、准确、实用地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2017年成都市办理的一起未经兽医执业注册而进行犬只声带切除的行政处罚案件,引发了笔者对动物诊疗机构监督执法中"动物诊疗"范畴界定、动物诊疗许可证申请对象探究、"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责令停业诊疗活动"与"责令停产停业"区别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以法学理论和相关法律规定为基础,对成都市动物诊疗机构执法实践的疑点与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执法人员应更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并呼吁尽快建立全国执业兽医查询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