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58篇
  161篇
综合类   572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成年小鼠睡眠的影响,为人参的食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成年昆明小鼠1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戊巴比妥钠催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及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结果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睡眠的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水合氯醛阈下催眠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组,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组及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组30min内睡眠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正常成年小鼠睡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成年大鼠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人参食用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原粉和人参醇提物可使正常成年大鼠动脉收缩压(S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对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心率(HR)均无明显影响(P0.05)。人参水提物各剂量组对SBP、DBP、MAP、LVSP、±dp/dtmax、LVEDP及HR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人参原粉和人参醇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具有明显的正性肌力(强心)作用,人参水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的血压及心脏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无增强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成年大鼠糖脂代谢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人参食用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糖脂代谢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醇提物中、大剂量组可使正常成年大鼠血糖明显降低(P0.05或P0.01),人参原粉及人参醇提物中、大剂量组均可使正常成年大鼠TG明显降低(P0.05或P0.01),人参水提物中剂量组可使正常成年大鼠T4明显降低(P0.05),人参原粉、人参水提物及人参醇提物各剂量组对正常成年大鼠甲状腺脏器系数及血清中CHO、TSH、T3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人参醇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具有糖脂代谢调节作用;人参原粉及人参水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的糖脂代谢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
在PVC管栽和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玉米自交系、裂区为水分处理,测定玉米冠层光合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干旱胁迫(WS)处理下冠层叶色值(SPAD)、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面积指数(LAI)均呈下降趋势,耐旱性较强的黄早四(HZS)平均降幅小于耐旱性较弱的CML58,其SPAD和LAI的降幅较高期(R3)出现早于CML58(R5);干旱胁迫后,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升高趋势,HZS平均升幅高于CML58。HZS的SPAD、PnTr、WUE、LAI、单株粒重、收获指数和群体产量均高于CML58。与CK相比,WS处理下HZS群体产量平均降幅低于CML58。综上,耐旱性较强的玉米自交系冠层光合参数对生殖生长期干旱胁迫响应相对滞后,可在干旱胁迫后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性能、水分利用效率和叶面积指数,促进植株干物质转化与子粒建成,最终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5.
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绥化北部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以生产上表现较好的2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筛选并研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2011年对25个供试玉米品种进行鉴定,主要选择指标为熟期、抗病及抗倒伏性。筛选出10个同熟期、熟期适中(活动积温在2 300℃左右)、抗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即东农254、绿单1号、绥玉7号、绿单2号、丰单3号、丰单4号、绥玉19、兴垦5号、龙单59和绥玉22。2012年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产量试验。密度小于6.00万株·hm-2时,东农254产量最高(11 840kg·hm-2),其次为绿单2号,并对这两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密度和栽培方式试验,东农254最适栽培密度为6.00万株·hm-2,绿单2号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二者都不适合高密度栽培。二比空栽培方式、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与常规清种栽培方式均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尤其大垄双行栽培方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6.
以2个灌木柳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盐(0,3,6 g/L)处理3 d对其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饱和光强、表观量子效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根据气孔导度随光照度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认为6 g/L盐质量浓度处理引起JW2372和JW9-6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2光响应特征参数受影响比JW9-6小,对光照强的利用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47.
怀孕期和哺乳期是母体对后代产生营养程序化的关键"窗口期",此阶段母体营养的数量和质量对后代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永久性的影响,母体营养不良能够影响后代代谢稳态、生长性能和疾病易感性。本文就有关母体营养影响后代繁殖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绒山羊产业迅猛发展,现就如何提高绒山羊的繁殖成活率做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49.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花粉散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内花粉散发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很大;整个散粉期间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量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每天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散粉期间出现一个散粉高峰期,一般持续3~5d,散粉高峰期间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散粉量也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8:00~16:00,具体时间段受当日天气的影响,每天不同时间段内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种子园内不同样点花粉散发量中,八方位花粉散发量及树冠内、中、外部花粉散发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花粉分布都呈均匀分布型1种子园内不同垂直高度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花粉分布呈集群分布型.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棉田化学钾肥的秸秆替代施入对棉仁含油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基础,2012—2013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站进行麦棉两熟周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棉花季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0,W0)、半量还田(4500 kg hm–2,W1)和全量还田(9000 kg hm–2,W2),在小麦季设置棉花秸秆不还田(0,C0)、半量还田(3750 kg hm–2,C1)和全量还田(7500 kg hm–2,C2),两种作物秸秆不同还田量组合后共9个秸秆还田处理,另根据秸秆折合钾肥量,于2012年棉花季开始增设2个钾肥用量处理,即150 kg K2O hm–2和300 kg K2O hm–2(K1和K2)。研究显示,在适宜氮肥(300 kg N hm–2)、磷肥(150 kg P2O5 hm–2)水平下,随着逐年秸秆还田与施钾,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年际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土壤速效钾含量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花后17 d、24 d是不同处理条件下棉仁含油量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花后17 d、24 d的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的活性对棉仁油分的通径系数更大。结果表明,短期秸秆还田与单施化学钾肥均主要影响棉田土壤速效钾含量;从棉仁油分累积角度来看,秸秆还田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学钾的施入;花后17 d、24 d棉仁钾含量是影响棉仁含油量的关键因子;秸秆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条件下,PPase较G6PDH、PEPC对棉仁油分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