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58篇
  161篇
综合类   572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the responses of maize (Zea mays L.) from the third leaf stage to maturity for different soil water levels (well-watered, moderately stressed, and severely stressed) was conducted by controlling irrigation and using a mobile rain shelter in a neutral loam, meadow soi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leaf water status,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enzymatic antioxidant system for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stress relied on drought intensity and duration, with more severe drought stress creating more serious effects on maize. Compared with wellwatered conditions, during the silking and blister stages moderate stres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and did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RC) (P 〈 0.05) of the leaves; however, severe stress di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P 〈 0.01) the leaf RWC and increase (P 〈 0.01) membrane permeability (leaf relative conductivity). Furthermore, under severe drought stres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 〈 0.01) in later stages, namely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the tasseling and blister stages, for peroxidase (POD) the milk stage, and for catalase (CAT) during the tasseling, blister, and milk stages. Meanwhile,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measured as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in all stages.  相似文献   
52.
应用VC++语言对风云二卫星数据进行读取、显示,并进行图像定位及投影变换。主要介绍通过线形插值的方法对风云二数据中提供的简化网格数据进行分区近似计算。从计算结果看比较理想,基本实现了风云二数据的图像定位,确定了目标遥感数据,为遥感数据的参数反演和针对性分析做铺垫。  相似文献   
53.
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生产已获得成功,但是不同的品种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研究了影响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进行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 赤霉素0.2 mg/L 泛酸钙0.5 mg/L NAA 0.05 mg/L为宜;接种时茎尖大小为0.1~0.2 cm时脱毒效果最好;在种苗大量扩繁时碳源浓度以20 g/L为宜,接种密度25株/瓶,选用1/2 MS的液体培养基最好。这些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4.
辽宁营口地区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系统发育地位及遗传多样性。通过分离、纯化、回接结瘤测定共获得了31株待测菌,并采用16S rDNA PCR RFLP及BOX-PCR等方法对这些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株待测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全部源于中间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并产生5种不同的rDNA图谱组合。BOX-PCR研究中,待测菌株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在80%相似性水平上,将待测菌归于17个不同的类型当中。  相似文献   
55.
以野外环境条件下的半夏为对照,研究三峡库区柏木林下半夏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柏木林下和野外2种环境条件下的半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林下半夏各时段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总体均低于野外半夏,但林下半夏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野外半夏.拟合2种环境条件下半夏的Pn-PAR和Pn-CO_2响应曲线得出: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林下半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均明显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明显低于野外半夏;在相同CO_2浓度条件下林下半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外半夏,林下半夏CO_2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CO_2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及CO_2饱和点均明显高于野外半夏,而林下半夏的CO_2补偿点明显低于野外半夏.柏木林冠层可以阻挡夏季强光对林下半夏的照射,同时减少了林下的光合有效辐射,但林下半夏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生理代谢来提高自身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CO_2利用效率,进而保证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6.
弱光对不同基因型辣椒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拱棚中通过人工遮光模拟弱光环境(35%光强),研究了弱光对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下辣椒单株产量、坐果率、单株坐果数、果实硬度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但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含水量增加。弱光下辣椒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比值下降。不同甜椒(果实味甜)与辣椒(果实味辣)材料对弱光的适应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7.
以蜡梅种子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以改良MS和MS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筛选出诱导蜡梅愈伤组织产生和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建立蜡梅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MS+6-BA 1.0 mg/L+NAA0.5 mg/L+KT 0.5 mg/L+IBA 0.2 mg/L+2.4-D 0.2 mg/L能诱导蜡梅愈伤组织的产生和分化,再生植株在改良MS+6-BA 1.0 mg/L+NAA 0.1 mg/上增殖系数最高,能达到2.7.1/2 MS+NAA 0.1 mg/L能有效促进蜡梅生根,生根率在70%以上,而在未添加NAA的1/2 MS中生根率为10%.  相似文献   
58.
室内外药物筛选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细辛叶斑病效果可达90%以上,多菌灵、消菌灵、治萎灵也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对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低于代森锰锌。  相似文献   
59.
马铃薯脱毒快繁抗菌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加入10、20和50 mg/L的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克林霉素及利用3种抗生素(20 mg/L)分别和病毒唑(10 mg/L)的配合使用,研究抗生素及抗生素浓度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及快繁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茎尖剥离阶段,50 mg/L的链霉素对细菌的抗性最好;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霉菌抗性的效果不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互作对霉菌具有抗性效应,以使用10mg/L的链霉素对霉菌的抗性最好,链霉素 病毒唑组合在茎尖剥离时期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在快繁阶段,以使用20 mg/L克林霉素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但抗生素及抗生素 病毒唑的配比措施对组培苗的生根数、黄化率、生根率均有负效应,所以在马铃薯组培快繁阶段的污染控制主要靠控制环境和操作规程来达到。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