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58篇
  161篇
综合类   572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的玉米、果树、森林、水稻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氮肥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对于施加尿素的处理而言,S2(129.82 mg/kg)和C2(138.01 mg/kg)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G2(111.89 mg/kg)和D2(105.35 mg/kg),且Y2(126.92 mg/kg)显著高于D2。对于施加磷酸二铵的处理而言,各土壤硝态氮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3(160.23 mg/kg)>Y3(150.00 mg/kg)>S3(140.12 mg/kg)>G3(133.45 mg/kg)>D3(126.70 mg/kg),且C3和Y3显著高于G3和D3。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分别与土壤C/N,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呈显著负相关。整个培养期间,Y、G、C和D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Y、G和D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和C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对黑土氮素转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减水减肥对设施黑土菜田磷素累积与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施黑土菜田由于过量施肥和灌溉导致磷素淋溶损失严重,亟待优化水肥管理模式以减少设施黑土菜田磷素淋溶。本研究依托黑土设施菜田淋溶监测试验,设置常规灌溉量与施肥量(WF)、常规灌溉量+80%常规化肥量(W80%F)、80%常规灌溉量+常规肥处理(80%WF)3个处理,对土壤磷储量、速效磷动态变化、磷素淋失量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黑土设施茄子土壤磷素淋失风险和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种植1季茄子后, WF、W80%F和80%WF处理0~100 cm土体磷储量分别为9.69 t·hm~(-2)、9.36 t·hm~(-2)和8.84 t·hm~(-2),分别比移栽前增加26.5%、27.5%和7.1%。随着茄子生育期延长, 0~2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80%WF处理速效磷含量较其他两个处理高,变幅为145.17~224.55 mg·kg-1; 20~40 cm土层, WF处理速效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80%WF处理速效磷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W80%F处理速效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除盛果期外均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WF、W80%F和80%WF磷素淋失量分别为17.84 kg·hm~(-2)、17.47 kg·hm~(-2)和9.02 kg·hm~(-2),其中有机磷淋失量占磷素淋失总量的90%以上。磷素淋失量与磷储量增加量、盛果期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拉秧期0~2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可通过磷储量增加量来预测生育期内磷素淋失量。与常规水肥处理相比,减少化肥施用量对磷素淋失量和淋失风险无明显影响,但减少灌溉量能显著减少磷素淋失量,降低磷素淋失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设施黑土菜田磷素淋溶阻控提供技术支撑,为新阻控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田间试验,以灌水量、施氮量(N)、施钾量(K2O)为试验因素,采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影响,且施氮量主效应大于灌水量,而施钾量主效应不显著;(2)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水氮交互作用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合理的水氮配合可以促进马铃薯产量形成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较高灌水量与较高施氮量配合产量最高,中高灌水量与较高施氮量配合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目标产量在48000~60000 kg·hm-2之间最佳水肥方案为:灌水量1569.0~1671.0 m3·hm-2、施氮量288.0~327.0 kg·hm-2、施钾量163.5~196.5 kg·hm-2,在该水肥管理下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水分利用效率达178.88~179.03 kg·hm-2·mm-1。  相似文献   
994.
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薯套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最好,而经济效益指标值仅达到棉薯套作模式的35.4%。就综合效益而言,3种节水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高于棉花单作和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比棉花单作模式综合效益指标值提高了1倍,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次之。在适当提高棉薯套作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后,棉薯套作滴灌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验室是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化验室经过自我完善,基本符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达到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检测需要,并对基层检测部门进行示范、指导与帮助。为盘锦地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6.
对辣椒4种重要病害的病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对26份辣椒资源的抗病特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的4种病害(辣椒炭疽病、疫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病原物分别为半知菌果腐刺盘孢属真菌,卵菌门辣椒疫霉属真菌,半知菌茄链格孢属真菌和半知菌灰葡萄孢属真菌.在供试辣椒材料中,就单一抗性而言,Fr 18、14-2、81、P-1-2、永宁紫椒和二金条对炭疽病抗性最高;永宁紫椒和P-1-2对疫病抗性最高;81对早疫病抗性最高;贵州海椒和TT-1对灰霉病抗性最高.对4种病害的综合抗性分析与聚类表明,14-2、81、45、14-2-1、P-1-2、Fr18和贵州海椒,以及永宁紫椒、TT-1均为高抗种质材料,其Delphi综合等级和分别为14、16、29、30、32、33、35、40及55.试验为多抗辣椒新品种F1选育时亲本的配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近52a辽宁西部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是影响区域气候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浅层地温研究有利于掌握其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区域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服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辽宁西部1959—2011年0~320 cm的6个层次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层次地温年变化均具有升高趋势,但具有不同的温度倾向率,其中,0 cm温度倾向率最大,其次是320 cm,40 cm的倾向率最小;除0 cm地温历年变化突变点在1985年外,其他各层次的地温历年变化的突变点均在1987年,但各层次温变过渡区间有所差异;各层次地温季节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逐次后推,浅层地温纵向40 cm深温度低于其他任何层次,并以0 cm最高,320 cm次之,浅层地温的升高将影响植物萌芽越冬及根系生长,影响土壤生物繁殖和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影响植物功能型分布的6个气候变量: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最冷月温度、最暖月温度、大于5℃积温和湿润指数,结合蒙古栎地理分布资料,根据最大熵模型和各气候变量对蒙古栎地理分布的贡献,确定了影响蒙古栎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即年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大于5℃积温和最暖月温度;利用模拟的蒙古栎地理分布概率与主导气候因子的关系给出了各主导气候因子的阈值,即年均降水量330-910 mm、气温年较差大于29℃、大于5 ℃有效积温为1200-3500℃·d、最暖月温度为17-26℃.  相似文献   
999.
特早熟胚培杏雌雄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新育成的特早熟胚培杏11 个优系雌雄蕊的发育。雄蕊检测包括花药大小, 单花药花粉量, 花粉粒形状、大小和生活力。雌蕊划分为雌高型、等高型、雌低型、雌退型4 类。研究各优系花型特点及其与坐果的关系, 并对特早熟胚培杏雌雄蕊发育及花粉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即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病鸭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采取中西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