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7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林业   685篇
农学   1052篇
基础科学   554篇
  1075篇
综合类   1902篇
农作物   477篇
水产渔业   263篇
畜牧兽医   826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3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长素在烤烟库源关系改变时对烟株根系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内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缺钾或供钾条件下对烟株根系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钾胁迫下,外源生长素在不同地烟株根系积累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内源生长素在腰叶成熟前对烟株根系积累钾的能力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供钾条件下,内外源生长素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烟株根系积累钾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比缺钾胁迫时大。且无论缺钾与否,外源生长素对烟株根系积累钾的促进作用大于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2005年4—5月,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观测两个鸭巢,记录了巢的特征值,巢周围的环境因子以及孵化期雌鸭的活动节律。结果表明,雌鸭选择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对人为活动不敏感。两个巢距地面高度为10m左右,内径约为0.2m,其他特征值有较大差异。鸭巢距溪流的距离小于10m,距公路也很近。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d的2h之内。孵化期为23d左右。  相似文献   
93.
从工程实际出发,针对简支转连续梁桥扁锚局压问题的特殊性,从锚下设置钢筋网的深度和齿板深度角度考虑,分4种不同情况分别对其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研究各种情况下扁锚锚下应力分布状态及其造成的开裂行为,找出开裂机理,解释开裂过程。  相似文献   
94.
为明确不同外源钙制剂在采前处理后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aCl2、Ca(NO3)2、氨基酸钙和糖醇钙等4种钙制剂以不同浓度在果实采收前进行喷施,研究不同钙制剂对‘红阳’猕猴桃可溶固形物、总糖、总酸、Vc、果实中钙含量、贮藏后品质变化及腐败率等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红阳’猕猴桃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钙制剂种类和施用浓度。其结果表明,1.0%的CaCl2能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可溶固形物、总糖、Vc含量,减少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霉变率,其效果优于其他3种钙制剂。该研究结果对‘红阳’猕猴桃采前外源钙制剂的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星鳗工厂化节水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俗称绵鳝,绵连鱼;是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东海的广温、广盐性经济鱼类.一般成鱼体长40~60cm,体重150~500g,体表光滑,腹面白色、背面灰褐色,体侧、头部具有白点.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不同光源或光源组合对茄子、辣椒、番茄、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在4种基本光源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光源处理下不同蔬菜植株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红蓝光源不利于4种蔬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形成,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分别在2白4红2黄、3白3红2黄、8黄或8红、8白光源下最高;茄子和番茄幼苗叶片在红蓝光源下,辣椒和黄瓜在3白3红2黄光源下,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都最大;茄子和辣椒幼苗在红蓝光源下所受非生物胁迫最小,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而番茄和黄瓜分别在3白3红2黄和8白光源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红蓝光源可明显增加4种蔬菜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对幼苗的形态建成有积极的影响。在冬春季蔬菜育苗生产中,可根据不同光源优势为不同种类蔬菜组配光源,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7.
98.
99.
Huanglongbing (HLB), associated with a non-culturable bacterium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 is a highly destructive citrus disease with a long but poorly documented history in China.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HLB is available.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prophages in abundant CLas genomic sequence data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both the diversity of CLas strains and HLB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CLas populations from nine provinces were surveyed for the presence of prophage. Two major prophage typing groups (PTGs) were discov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wo different altitude regions: strains of CLas in PTG1 from high altitude regions (HAR) mainly contained prophage Type 1 only or Types 1 and 3, whereas strains of CLas in PTG2 from low altitude regions (LAR) mainly contained prophage Type 2. The discovery of these CLas population patterns provides evidence for independent origins of HLB in HAR and LAR.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generally recognized domestic region of origin for HLB and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HLB in LAR through transport of seedlings. Both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are the probable regions of origin for HLB in HAR. PTG2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PTG2-1, found in Guangdong, Fujian and Guangxi and PTG2-2, found in Jiangxi, Zhejiang and Hunan. These regions and prophage types are correlated with early and late introductions of HLB in LAR. These molecular analyses were supported by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HLB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相似文献   
100.
水分和氮素管理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研究尿素类型与灌溉管理对玉米节水保肥的影响以达到玉米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高产田的生产目标。本研究在2016—2017年开展2年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讨论了尿素类型(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及灌溉对玉米土壤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每种尿素类型设置2种氮素水平,分别为75、150 kg N/hm 2,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水分设置2种灌溉水平,分别为全生育期不灌水和灌浆阶段灌水85 mm。结果表明:在灌溉与施氮水平相同下,0~40 cm土层应用控释尿素处理氮含量较高,但在更深的土壤层低于普通尿素处理;相对于不灌溉,灌溉增加了硝态氮的损失,但施用控释尿素的处理硝态氮损失低于施用普通尿素处理;灌溉条件下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提高玉米氮素吸收,并使更多的氮向籽粒中转移;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土壤对氮需求的依赖。控释尿素低氮的释放可以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而迅速被玉米吸收,从而降低硝态氮的损失风险,提高了土壤氮肥利用效率。综上,控释尿素与少量灌溉相结合适用于华北半湿润地区达到玉米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高产田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