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93篇
  免费   1300篇
  国内免费   2776篇
林业   3020篇
农学   3851篇
基础科学   2065篇
  4303篇
综合类   7421篇
农作物   1529篇
水产渔业   1084篇
畜牧兽医   3142篇
园艺   914篇
植物保护   164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995篇
  2020年   899篇
  2019年   893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924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1058篇
  2014年   1107篇
  2013年   1377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678篇
  2010年   1697篇
  2009年   1510篇
  2008年   1411篇
  2007年   1342篇
  2006年   1395篇
  2005年   1232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416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312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GF43李( Prunus domestica L. ) 试管苗生长及老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 ℃保存条件下GF43试管苗的营养生长缓慢, 8 ℃保存GF43试管苗的营养生长极缓慢, SOD、CAT 和POD 等保护酶系统的活性维持较高水平, 体内O2 自由基、丙二醛(MDA) 含量较低, 细胞膜结构相对稳定, 从而延缓了试管苗的衰老, 延长了两次继代之间的时间, 对试管苗的保存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2.
二化螟在茭白上的钻蛀行为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二化螟在茭白植株上的转移、钻蛀和产卵行为以及取食选择性,并根据其行为特性,制订合理的药剂喷施方法.结果表明,二化螟90%以上的卵产在茭白的叶片上,其余部分产在叶鞘上.产卵的主要叶位是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超过50%的卵块集中在叶片距叶枕0~60cm的部位.幼虫孵化后,蚁螟蛀入的部位一般在叶枕以下的叶鞘内侧,多集中于倒四、倒五叶鞘.2龄后开始钻蛀内侧叶鞘,并蛀入茭白茎的内芯,二化螟幼虫在茭白植株上通常从叶片转移到叶鞘进行钻蛀危害.幼虫嗜食茭白茎部,其次为茭白果肉和叶鞘,对叶片几乎不取食.使用叶鞘喷施杀虫可达到对茭白进行全株喷雾同样的防治效果,并可节省40%~50%的用药量,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3.
生姜根结线虫病原鉴定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田间调查、接种试验、电镜与显微镜观察以及酯酶同工酶电泳等方法,对引发生姜癞皮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生姜癞皮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该病在每年6月中旬开始发生,8、9月份危害严重.病原在生姜上一年可发生完整的4代,完成1代平均约需35天.病原主要在0~40cm的土层内分布和危害,但具体分布情况依寄主生长状况而稍有差异.南方根结线虫繁殖速率受初始接种密度的影响也很大,当初始接种密度较低时,线虫繁殖速率较高,初始接种密度增大,繁殖速率降低,其平衡密度为每100g干土746.20个卵.  相似文献   
154.
印楝杀虫剂防治蝗虫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楝杀虫剂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生物农药之一,在环境中无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黄脊竹蝗(Cerao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oris nigricornis)、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血黑蝗(Melanoplus sanguinipes)和泣黑背蝗(Eyprepocnermis plorclnS)等多种蝗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并具有独特的杀虫作用机理,是防治蝗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55.
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酶免疫分析原理提出后,近30年来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农药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测定程序进行了评述.并总结了近年酶免疫分析在农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6.
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接触法和摄入法测定了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的毒性。结果表明,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的接触毒性(24h LD50)分别为0.1634μg/蜂和0.0501μg/蜂,胃毒毒性(24h LE50)分别为0.6406mg/L和7.8261mg/L。根据Atkins毒性等级划分标准,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的毒性均为高毒,应禁止在蜜蜂活动区域使用。  相似文献   
157.
PRRS ELISA试剂盒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RRSV核衣壳蛋白作抗原制成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人工感染PRRSV猪血清、疫苗免疫抗体和田间血清,并与IDEXX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在PRRSV感染后8天内就可检出感染性抗体,而用IDEXX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在感染后的18天才检测到感染性抗体,对弱毒疫苗的免疫检测也基本能反映出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对华东地区PRRSV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PRRSV在国内普遍存在,同时也证明研制的试剂盒,是客观科学调查我国PRRS流行情较理想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58.
实验研究了奶牛日粮中添加牛得喜(SCCNCMl077)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的影响。实验选用了50头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52kg,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下降了0.09%、0.07%,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9.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兽药残留控制法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性问题始终是世界范围内人们关注的焦点。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源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重视兽药及其他化学物的残留控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兽药残留控制的法律法规.包括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很难保证动物源食品安全.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损害了我国动物源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信誉。  相似文献   
160.
自2003年6月份以来,在我国北方肉鸡饲养基地普遍流行了一种主要侵害肉仔鸡的疾病,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HSMS)。HSMS发病日龄集中于10~18日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高死亡率,病鸡头部震颤、运动失调、昏迷、失明、死亡。先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等省进行调查.发现HSMS在这几个省的很多肉鸡饲养区广泛存在。对发生该病的259个肉鸡饲养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与祖代种鸡没有关系.病原可能来自受污染的父母代种鸡场。平均发病率为17.9%。发病鸡群血糖浓度极显著的下降。从2个发病鸡群的病鸡肠道内容物中观察到病毒颗粒.病毒呈多形性.有囊膜,直径约80-100nm,表面有棒状纤突,长约10-20nm.与冠状病毒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