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3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627篇
林业   683篇
农学   404篇
基础科学   340篇
  688篇
综合类   3948篇
农作物   656篇
水产渔业   328篇
畜牧兽医   1064篇
园艺   632篇
植物保护   29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丛枝菌根(AM)真菌对甘蔗根系侵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菌根对甘蔗的侵染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盆栽灭菌条件下,利用丛技菌根球囊霉菌株Glomus spl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其对侵染甘蔗根系形成菌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lomus spl能很好的侵染甘蔗根系,根系有明显的丛技菌根真菌的菌丝、泡囊和孢子;菌根能促进植株生长,表现在植株高度、叶长、绿叶数和茎径都比对照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62.
利用云南海拔2650 m高寒稻区种植的地方粳稻老品种小麻谷与具有籼稻细胞质背景的改良品系南34为亲本,基于SSR标记评价了在400、1860和2200 m 3个不同海拔下产生的正反交F2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F2(小麻谷×南34)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在同一海拔下产生的反交F2群体。2个组合在海拔400 m的海拔产生的群体中遗传多样性均最小,并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200 m的海拔产生的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正反交组合F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高于同一组合在不同海拔下产生的F2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同一组合在不同海拔产生的F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随产生群体的海拔差异增加而扩大。本研究在DNA水平上证实了细胞质和海拔明显影响水稻杂种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63.
果梅硬枝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梅当年生硬枝为插穗,研究了影响果梅扦插繁殖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生根粉浓度、枝条段位对果梅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莺宿果梅枝条的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0%;用200 mg/L生根粉浸泡2 h的扦插效果最佳,其成活率高达80%;当年生枝条中部节段最有利于扦插枝条的成活。  相似文献   
964.
谭燕华  彭存智  王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84-19685,19688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富含棉酚、多糖、单宁等其他干扰物质,因此其DNA的提取和纯化较其他作物更为困难。文中对棉花DNA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其中SDS法和CTAB法是常用的2种提取方法,而CTAB法及其改良法提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5.
松材线虫两种实用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验已开发的SCAR标记与实时PCR两种分子检测方法鉴定松材线虫的可靠性,本文选用线虫未知种样品7个以及已知种样品3个为实验材料,采用上述两种分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且对7个线虫未知种样品进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运用SCAR标记检测,第2、3、4、7号4个未知种样品与8号松材线虫样品出现了一条清晰、明亮的860b...  相似文献   
966.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通过测定黑麦草的出苗率、叶色、株高和地上部鲜质量等生理指标,研究Barricade除草剂残留土壤后对黑麦草的药害。试验结果表明:Barricade除草剂残留土壤30 d内,对黑麦草的出苗率、叶色、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药剂剂量越大影响越大,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Barricade残留土壤后对黑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减少;残留药后45 d播种黑麦草,Barricade除草剂对黑麦草的出苗率及叶色基本无影响。Barricade除草剂在黑麦草播种前45 d以上使用,有效成分用量为585~780 g/hm2时对黑麦草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67.
为降低轻型基质育苗成本,寻找一种适合苗木生长的替代有机基质.以油茶壳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添加不同的氮源和微生物菌剂及不同的碳氮比进行油茶壳腐熟发酵试验,分析油茶壳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油茶壳堆沤发酵50 d可完成腐熟;腐熟后碳氮比降低,EM菌对碳氮比降低最明显,使碳氮比降到20∶1以下,其中7号处理降到1...  相似文献   
968.
FBPase是调控Clavin循环的关键酶之一,加速Clavin循环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在油茶cDNA文库和EST文库构建的基础上,以油茶“湘林1号”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克隆油茶FBPas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 356 bp,其中开放读码框为1 02...  相似文献   
969.
大丽菊花瓣衰老期差异表达蛋白质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瓣衰老过程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最后发育阶段,表现出花色改变、花瓣萎蔫或脱落等特征[1].有关植物花瓣衰老的机理比较复杂,迄今已有营养亏缺理论、植物激素调控理论、自由基学说、衰老基因调控学说及气孔调控学说等多种假说[2],但对大丽菊花瓣衰老相关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迄今尚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应用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以单瓣型大丽菊(Dahlia pinnata Car.)花瓣为材料,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与鉴定,以期为深入研究大丽菊花瓣衰老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70.
以五月慢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He-Ne激光不同辐照剂量以及不同辐照时间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其茎和叶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剂量为39.58 J/cm2、辐照时间为10~20min时,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以及茎和叶的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