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7篇
  免费   1280篇
  国内免费   1888篇
林业   1265篇
农学   1101篇
基础科学   891篇
  2147篇
综合类   9753篇
农作物   1370篇
水产渔业   591篇
畜牧兽医   3282篇
园艺   1448篇
植物保护   1007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986篇
  2021年   964篇
  2020年   900篇
  2019年   883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1001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988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801篇
  2011年   1777篇
  2010年   1661篇
  2009年   1492篇
  2008年   1442篇
  2007年   1254篇
  2006年   995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调亏灌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对黑土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调亏灌溉方案的优劣取决于它的综合效果,难以直观评价。以2013年在黑龙江省红星农场进行的玉米调亏灌溉技术效应的试验研究为基础,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采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函数值得到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大小对不同调亏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调亏程度为田间持水量60%的处理为最佳调亏灌溉方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适宜调亏灌溉处理分别提高了2.11%和6.42%。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玉米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2.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品种"皱叶红心"、"白鸥"和"红鸥"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IBA激素,筛选不同品种真叶叶片不定芽的诱导频率,同时确定不同材料对除草剂双丙氨膦和抗生素壮观霉素的致死临界质量浓度,为羽衣甘蓝的叶绿体转化研究筛选受体材料。结果表明:影响羽衣甘蓝叶片诱导不定芽因素中,激素质量浓度的影响比品种的影响更大;当诱导培养基中的6-BA质量浓度为1.0mg/L、NAA质量浓度为0.1mg/L时,诱导效果最佳,是3个品种的最适培养基;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3个品种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红鸥"、"白鸥"和"皱叶红心",因此择优利用品种"红鸥"作为后续转基因研究的受体材料;分别利用双丙氨膦和壮观霉素的不同质量浓度梯度进行筛选,研究二者对"红鸥"品种叶片分化的影响,发现双丙氨膦和壮观霉素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4mg/L和50mg/L。该研究结果对今后利用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改良羽衣甘蓝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3.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比较了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外观品质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极显著削弱了叶幕层光照强度,为常规栽培的68.71%;避雨栽培下葡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10%,叶绿素含量平均降低5.57%;在叶幕微气候方面,避雨栽培下叶幕层日平均温度提高了1.68℃,日平均湿度降低了10.98%。与常规栽培比较,避雨栽培平均果粒质量降低了1.52g,平均果穗质量降低了92g;避雨栽培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含酸量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常规栽培下的葡萄,且差值较大。避雨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4.
以‘斯巴坦’及‘蓝丰’越橘组培苗、1年生‘斯巴坦’及‘蓝丰’和‘奥尼尔’越橘营养钵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长植株比例、株高和增殖系数及营养钵苗的株高、茎粗和成活率。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组培苗的生长植株比例、株高和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蓝丰’组培苗辐照剂量大于50Gy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斯巴坦’辐照剂量大于70Gy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斯巴坦’和‘奥尼尔’株高和茎粗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蓝丰’茎粗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株高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5.
根据《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指导原则,对药用植物广豆根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种植方法、田间管理、采收加工、贮藏、包装及运输进行了研究和规定,制定了药用植物广豆根种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这对于保证药用植物广豆根优良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提供足够人工栽培种源,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6.
张敬敏  隋申利  魏珉 《北方园艺》2016,(20):175-177
以种植年限3年的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和配比的KCl和MgCl_2营养液对土壤盐渍化离子的影响,以期为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K~+、Mg~(2+)、Cl~-含量提高,Na~+、Ca~(2+)、HCO_3~-的含量降低,土壤中总盐分增高。与原土壤相比,土壤中K~+、Na~+、Ca~(2+)、Mg~(2+)、Cl~-和土壤盐分总量下降,HCO_3~-和SO_4~(2-)较原土壤有所提高。从土壤盐分离子总电荷变化来看,在1∶1型的营养液配方中各处理间差异较小,而在2∶1型营养液配方中,随施钾用量的增加使土壤阳离子的存留量降低。表明次生盐渍化土壤中,平衡及低浓度的施用量可缓解土壤盐渍化,降低养分的淋溶作用,促进离子间平衡。  相似文献   
177.
选取不同连作年限(0、2、4、6、10、15 a)的葱田土壤,测定土壤的养分、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发现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的铁、硼、镁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是连作葱田土壤的容重、有机质含量和铵态氮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用5种土壤改良剂对连作年限为15 a的葱田进行土壤淋施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奥普尔冲施肥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降低11.57%,铵态氮含量提高50.27%,香葱产量提高2.66%,是最佳的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78.
应用压力早期恢复资料确定低渗地层压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芳 《长江大学学报》2007,4(3):42-43,52
低渗透油藏的压力恢复曲线,不能用Horner外推压力求取地层压力。基于Horner方程的等轴双曲线形式,提出了应用压力早期恢复资料确定低渗地层压力的新方法。通过油井实际资料计算验证,用该方法计算的地层压力准确可靠,较好地解决了低渗透油藏求地层压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9.
以西番莲品种‘台农1号’为实验材料,通过电镜扫描技术比较观测TeMV和PWV侵染与健康西番莲的叶片、幼嫩果实外果皮组织形态结构,分析测定其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西番莲病毒侵染对西番莲叶片和幼嫩果实外果皮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eMV与PWV侵染后,西番莲植株叶片的海绵组织细胞间隙缩小,发生成团堆积状排列,栅栏组织细胞萎缩,呈不规则长条形;幼嫩果实外表皮组织中石细胞层发生严重断裂,排列松散,海绵层细胞变得松散,且发生较严重的木质化现象;叶片与幼嫩果实外表皮表面纹理粗糙、褶皱,气孔保卫细胞萎缩,气孔周围组织皱缩、粗燥;感病果实外果皮表面上的腺毛凸起无序。病毒侵染后,感病植株第1~3叶的蔗糖含量较第4~6叶的高23.11%;健康叶片则相对平衡,降低了淀粉积累、PG酶、纤维素酶与PPO酶活性,提高了感病植株第1~3叶的α-淀粉酶、GS酶与POD酶活性。西番莲受TeMV与PWV侵染后,植株叶片第1~6叶营养物质分配不平衡,相关物质的合成分解与抗氧化防御酶系统受伤害,叶片与果实组织形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植株正常吸收功能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80.
小火蚁是中国大陆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目前对该虫的传入来源和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尚不明确?为明确我国小火蚁适生区范围, 有效防控该虫在我国的扩散和蔓延, 本研究通过该虫全球已有的分布数据, 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其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 最大熵模型预测小火蚁适生区精度较高?预测结果显示, 我国小火蚁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南方, 其中, 高适生区分布在台湾?海南?云南南部边境?广西西南局部?福建西南部?广东南部及其沿海地区?预测结果与该物种现有地理范围的生态条件一致?年降水量对小火蚁的适生性影响最大, 理论年降水量为2 040 mm时小火蚁分布的概率最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我国小火蚁的适生区有向北扩大的趋势, 但主要适生区还是以南方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