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35篇
  81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为明确已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以及2005—2007年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采集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作为菌源,分年度在人工诱发病圃中对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及578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在陕西省仅Pm21、Pm4a、Pm5 6、Pm2 Talent及小黑麦具有优良的抗病性;Pm4b、Pm5(Mli)、Pm13、Pm19、Pm"Era"、Pm2 Mld的抗病性较弱;其它基因抗病性较差。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中绝大部分对白粉病表现感病,苗期和成株期均抗病的材料仅27份,占4.67%,成株期抗病性的46份,占7.96%,其中,簇毛麦后代材料抗病性较高。  相似文献   
82.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土高原旱塬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模式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土高原旱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用系统耦合和生态循环理论,将生态涵养与优质高效生产有机结合,建立适宜于黄土高原旱塬区资源特征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实现该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从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水热条件出发,设计了以功能耦合和产业耦合为核心的果-草-鸡耦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对生态循环结构进行了配置,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分析了其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将果、草、鸡3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进行耦合生产,改善了果园系统的物种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使果园系统能量相互转化和循环利用。与传统的清耕果园模式相比,单位面积的产出利润提高3.82倍,水分利用率提高54.1%,水土流失量减少58.82%,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25.24%和5.56%,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36.84%,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3.
对闽北山地坡位对湿地松生长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湿地松幼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中坡和下坡湿地松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上坡;不同坡位上湿地松幼林的林分生物量为下坡(9 522kg hm~(-2))中坡(7 137kg hm~(-2))上坡(6 266kg hm~(-2));不同坡位上湿地松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不同,其中中坡对氮、磷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上坡和下坡,下坡对钾、钙、镁、铁的利用效率高于上坡和中坡。  相似文献   
84.
贵州省的森林康养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强化与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产业平台的深度结合,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抓好招商引资和市场营销,探索建立行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努力把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以促进森林康养真正发挥其商业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5.
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电网容量较小或因事故处于孤网运行时,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但国内外多个水电站均出现了随负载扰动幅值增加系统调节品质迅速下降甚至发生频率发散振荡的现象。该文考虑调速器接力器速度限制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水轮机调节系统仿真模型,在5%负载扰动下整定了调速器参数,当负载扰动幅值从5%增加至10%时衰减度从2.52%增加至8.84%,当负载扰动幅值增加至15%时系统调节过程发散,重现了孤网下水电机组随负载扰动幅值增加系统稳定性下降的现象,经过分析发现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PID调速器的速度饱和,主要体现为接力器速度限制引起的比例项和积分项速度饱和。针对此问题,提出了1种抗速度饱和的微分优先型PID调节器,经改进后,负载扰动幅值分别为5%、10%以及15%时,衰减度分别为2.52%、2.19%以及1.79%,随负载扰动幅值增加系统稳定性无明显变化,表明改进调节器能够有效抑制调速器的速度饱和,大大降低了调节品质对负载扰动幅值的敏感性,并将该调节器应用在多布水电站的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水轮机调速器的控制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白细胞介素-2(IL-2)是鸡体内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各项免疫应答作用。近年来,随着鸡IL-2基因克隆的成功,其分子生物学和疾病防治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文章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疾病防治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平衡致死系原种平30饲育过程中不同营养条件、种茧期不同保护温度、雄蛾每天交配频度、雄蛾冷藏温度及蚕种场生产实际调查,认为相对饥饿饲育除对原蚕茧质有一定影响外,对雄蛾交配性能没有影响;种茧期高温保护对卵质有不良影响,但对雄蛾的交配性能基本没有影响。雄蛾每天交配2次比交配1次的利用率高,雄蛾冷藏温度高于10℃,雄蛾利用率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平30的雄蛾利用率可达500%以上,雄蛾在5交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建议雄蚕杂交种繁育中雌雄原蚕的蚁量比例以不超过3∶1为宜。  相似文献   
88.
园林技术“六维度”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园林技术重点专业的建设经验,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专业建设思想,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组织、双师素质培养、学生创业教育"六维度"系统总结和研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内容,开拓一条专业、企业、师生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9.
磁化或电离化微咸水理化特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改善微咸水理化特性,提高微咸水利用效率,成为合理利用微咸水重要研究内容。为了对微咸水活化效果及活化微咸水理化特性进行定量评价,该文采用磁化和电离化法对微咸水进行不同的活化处理,通过室内测试,对电离化微咸水活化系统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活化微咸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溶氧量、电导率及p H值等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离化系统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5Ω;活化微咸水表面张力系数显著减小、溶氧量显著增加、电导率和p H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表面张力系数和溶解氧影响比较明显,对电导率和p H值影响不显著。在矿化度5 g/L时,活化微咸水表面张力相对减少9.14%~13.84%,溶氧量相对增加8.04%~10.23%,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与溶氧量相对增加量可以从客观上反应活化微咸水理化特性的变化,而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与溶氧量相对增加量之间又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根据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电离化微咸水活化处理效果优于磁化处理,磁场强度3 000 Gs与变频磁化处理活化效果显著。因此,可以用表面张力相对减少量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对活化微咸水的理化特性进行综合性定量评价,以判断不同活化方式的活化效果。  相似文献   
90.
本文使用不同蚜虫(棉花型棉蚜、瓜型棉蚜、高粱蚜、豆蚜和绣线菊蚜)和不同蚜虫种类混合群体(棉蚜:高粱蚜=1:3、棉蚜:高粱蚜=1:1、棉蚜:高粱蚜:3:1)饲喂龟纹瓢虫的幼虫和成虫,观察其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蚜虫饲料中以饲喂高梁蚜时龟纹瓢虫的世代历期最短,为15d,其它的在17.4~19d;10d的单雌累计产卵量最多为143粒;成虫鲜重最高,雌虫为8.93mg,雄虫为6.58mg,其他4种蚜虫饲料间没有显著差异。饲喂不同蚜虫种类混合群体比单一饲喂高粱蚜时1龄幼虫的存活率有显著提高。综合考虑,高梁蚜是龟纹瓢虫的最佳食物,在低龄幼虫期辅以饲喂棉蚜,更有利于龟纹瓢虫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