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42篇
  免费   2550篇
  国内免费   5094篇
林业   4894篇
农学   6640篇
基础科学   4000篇
  7290篇
综合类   14556篇
农作物   2620篇
水产渔业   1748篇
畜牧兽医   6466篇
园艺   1695篇
植物保护   2877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1599篇
  2021年   2099篇
  2020年   1986篇
  2019年   1898篇
  2018年   1326篇
  2017年   1917篇
  2016年   1658篇
  2015年   2277篇
  2014年   2164篇
  2013年   2562篇
  2012年   3181篇
  2011年   3307篇
  2010年   2976篇
  2009年   2732篇
  2008年   2469篇
  2007年   2335篇
  2006年   2223篇
  2005年   1958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892篇
  2002年   860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868篇
  1999年   960篇
  1998年   824篇
  1997年   738篇
  1996年   664篇
  1995年   700篇
  1994年   561篇
  1993年   472篇
  1992年   496篇
  1991年   377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28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绿化环境设计中交流氛围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使得高等学校的功能不断地扩展,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功能正在日益显现。这要求在高校校园绿化环境设计中体现和满足这一功能。提出了在绿化环境设计中营造交流氛围的原则,并在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绿化环境设计中对交流氛围的营造作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2.
描述了平背树螽属2新种,定名为双刺平背树螽(Isopsera bicuspidota Yang etKang)和广西平背树螽(I.guangziensis Yang et Kang)。  相似文献   
83.
污水污物潜水旋流泵性能及设计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潜水旋流泵性能的6个主要过流件几何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旋流泵叶轮及泵体主要几何尺寸对性能影响的规律。在分析16种优秀水力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叶轮D2及b2函数回归方程式,并用设计实例进行检验,样机效率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以及虚拟仪器的软件与硬件的基本构成原理,设计了一套虚拟仪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距离保护进行了仿真实验。认为虚拟仪器在电力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
合成并提纯了六种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的MTsPc(M=Mn,Fe,Co,Ni,Cu,Zn)分子,并利用吸收光谱对不同浓度和pH下水溶液中MTsPc分子的聚集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TsPc在水溶液中形成分子二聚体的能力顺序为NiTsPc>CuTsPc>ZnTsPc>CoTsPc。根据吸收光谱结果,可将六种MTsPc分成三类。第一类为ZnTsPc、CuTsPc和NiTsPc,这三种分子在溶液中只能形成正常面对面二聚体,而不能与氧加合。第二类为CoTsPc,其在溶液中既可以形成分子二聚体也可以与氧加合,而生成分子氧桥二聚体。第三类为MnTsPc和FeTsPc,这两种分子在溶液中多数以含氧桥二聚体形式存在,且多为原子氧桥二聚体。溶液pH值的变化可以改变溶液中MTsPc分子的存在状态。对于第一类MTsPc,酸碱性条件均促使其分子二聚体的形成,而对于第二、三类的MTsPc,酸性条件使得其形成分子氧桥二聚体,碱性中则形成原子氧桥二聚体。  相似文献   
86.
600 g 冰冻羊垂体经过酸性溶液提取、硫酸铵的分级分离和 DEAE-纤维素柱层析得纯品(1),其得率为0.08g/kg,最后将部分纯品(1)过 Sephadex G-100分子筛,得到高纯的羊生长激素[纯品(2)]。提取的羊生长激素具有相当高的理化均一性,纯品(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一条主带和二条酸性小带;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呈现二条带,其等电点分别为 pH7.35和 pH7.40,SDS—电泳呈现二条很难分开的带,其平均分子量为20 100道尔顿;用DNS-CI 法测得的 N-末端氨基酸是2个,丙氨酸和苯氨酸。纯品(1)理化均一性稍差:SDS—电泳较纯品(2)多出两条分子量低的带;等电聚焦电泳多出六条酸性小带。除此之外,其他理化性质同纯品(2)。用大白鼠胫骨实验测定生物活性,测得纯品(1)可使垂体大白鼠胫骨软骨盘的宽度相对增加79%。未对纯品(2)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用羊催乳素放射免疫药盒测定,纯品(1)和纯品(2)与羊催乳素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7.
陕西秦巴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8.
J. Q. Yan    Q. Z. Xue  Y. X. Wang 《Plant Breeding》1996,115(5):301-304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callus induction, green plant regeneration and culture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among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hybrids in rice. Average callus induction percentage of F1, hybrids was about twice that of their parents. Twenty doubled haploid (DH) lines that showed normal fertility with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CMS lines, were selected as widely compatible restorers (WCRs). TG8 derived from CPSLO17/Minghui 63 not only showed normal fertility to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test varieties and CMS lines, but also exhibited superior agronomic traits, in particular short plant, desired plant type, high tillerability, large panicles, good grain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disease. Strong heterosis for yield was observed in crosses between indica or japonica CMS lines and TG8. TG8 possessed a dominant, widely compatible gene (WCG) tha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variety CPSLO17.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anther culture technique is a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of developing widely compatible restorers in rice and that it is applicable to the direct use of intersubspecific heterosis with the three-line method.  相似文献   
89.
苜蓿施用污泥效果的研究Ⅰ对苜蓿生长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兰州市七里河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施用于人工种植的新疆大叶苜蓿草地,探讨了不同施用量对苜蓿生长及各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1.0-2.0kg/m^2污泥,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第一年增产23%-31%,第二年增产15%-31%。施用污泥苜蓿地上和地下部组织中N,P,Ca,Mg和Mn的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Fe含量显著增加,而K和重金属元素Ni、Pb、As和Hg的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Zn和Cu的积累增多,但地上部组织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植物中的平均含量,施用污泥未对新疆大叶苜蓿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0.
从不同角度评述了森林在哈尼族传统人居环境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阐述了未来山区村镇发展中保留周边森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