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55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58篇
  97篇
综合类   185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筛选出了四株能够快速降解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菌株,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p.),未定种.  相似文献   
72.
植物4种水势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水势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也是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李德全等,1990)。目前国内在教学、科研中植物水势的测定主要采用小液流法、压力势法、热电偶法和木质部压力探针法。小液流法和压力室法测定水势简便易行,但2种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王军等,1997)。热电偶法测定水势具有应用范围广、使用样品量少等  相似文献   
73.
Hemochorial placent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rophoblast-directed uterine spiral artery remodeling. The rat and human both possess hemochorial placentation and exhibit remarkable similarities regarding the depth of trophoblast invasion and the extent of uterine vascular modific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research methodolog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using the rat as an anima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xtravillous/invasive trophoblast lineage. With these research approaches, two signaling pathways controlling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invasion of the trophoblast cell lineage have been identified: i) hypoxi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and ii)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Fos like antigen 1. Dissection of these pathways has facilitated identification of fundamental regulators of the invasive trophoblast cell lineage.  相似文献   
74.
3种散生竹的单根抗拉力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固土护坡等方面具有其他工程措施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力学作用,能够稳定土层结构、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是植被实现固土护坡的重要手段(Roering et al.,2003;李绍才等,2006;吕春娟等,2011). 林木根系的抗拉力学特性是影响根系固土护坡效果的重要因素(陈丽华等,2008).植物根系由众多单根构成,单根是发生根土力学作用的基本单元,单根的抗拉能力及抵抗形变能力决定了植株受外力时的整体形变状态及对土壤的约束能力,因此,具有较大抗拉强度的单根构成的根系将有助于土壤的稳固和增强.  相似文献   
75.
风电作为环境友好型电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增大,其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及其运行稳定性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电网故障也会给风电系统带来一系列的暂态过程。文章将高压大功率三电平变换器应用到直驱风电系统,为了抑制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波动及电网故障对风电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储能型并网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综合控制策略,在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较为平滑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使风电系统在电网故障时能保持正常运行。仿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麦后直播和裸苗移栽早熟棉生长动态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相同种植密度(9.00万株·hm^(-2))下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在麦后直播和麦后裸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的营养与生殖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麦后直播早熟棉9月下旬的单株根干物质质量明显低于麦后移栽棉,但地上部(茎和叶)干物质质量、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却明显高于麦后移栽早熟棉;并且,麦后直播早熟棉在8月中下旬的蕾数、9月下旬的铃数显著高于麦后移栽棉。这表明麦后直播棉在中后期的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仍然旺盛,导致其霜前子棉率低,总子棉产量显著低于麦后移栽棉。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2017—2018年丰县地区苹果生产及绿色防控现状,在丰县梁寨、师寨、大沙河以及宋楼4个镇的13个苹果种植村,调研农户的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果园病虫害防治及管理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丰县地区的苹果种植户主要负责人多为男性,且年龄整体偏大,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其中同时具备党员或村干部资质的人数较少;在气候正常年份(2017年),丰县地区苹果平均产量可达到 29178.6 kg/hm2,平均售价2.4元/kg,平均收入73608元/hm2;而在遭遇极端气候影响的年份(2018年),苹果的产量锐减50%以上,平均售价上涨约1.8倍,但农户总体收入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投入是生产资料成本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均占到总投入的40%左右,其构成比重受生产资料成本波动的影响较小;现阶段丰县地区苹果园中最高发的病害为斑点落叶病、轮纹病,腐烂病以及炭疽病也有一定程度危害,高发的虫害为梨小食心虫、绣线菊蚜、山楂叶螨以及绿盲蝽;针对病虫害,所有苹果种植户均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而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的农户比例不高;大部分种植户喷药次数集中在9~12次/年,首次喷药时间集中在3月末4月初,末次喷药时间各有不同;农资店为种植户农药的主要购买渠道,且大部分种植户选择由农资店代为配制,其中过半数的种植户选择根据当年各自果园中的情况喷施;丰县地区苹果喷药机械化程度较高,目前小型全自动化机动式喷雾器覆盖率已超过80%。  相似文献   
78.
腐霉枯萎病菌毒素在坪草抗病性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快速鉴定坪草的抗病性,本研究利用坪草腐霉枯萎病菌毒素对坪草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根、茎抑制率试验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中英斯派对该毒素的敏感性最强,10倍液对其根、茎抑制率分别为46.3%和86.1%。而草地早熟禾的抗性最强,其中阔雅对该毒素的敏感性最低,10倍液对根、茎抑制率分别为5.5%和30.1%。活体、离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对腐霉病抗性最强,表现为1级,属于抗性品系,其次为高羊茅,为2~3级,匍匐剪股颖为3级,属于敏感品系,多年生黑麦草为3~4级,属于较敏感品系,综合评定阔雅和英斯派分别为抗病和感病品种。对抗、感品种进行防御酶类(SOD、POD、CAT)比活变化测定,结果显示,阔雅出现活性峰的时间要比英斯派早12~36 h,而且阔雅细胞内SOD、POD、CAT的比活分别比英斯派高38.8%,59.1%和89.5%。  相似文献   
79.
我国家禽细菌病的新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家禽对细菌性疾病主要有24种(类),到目前为止,我国其中绝大多数都有病例报道.在以往的认识和实践中,对家禽细菌性疾病的控制包括预防和治疗,依靠药物比较容易着手而且效果显著,这一点也曾是家禽病毒性感染防制工作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然而,近几年来,这一优势已快丧失殆尽,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预防和控制家禽细菌性疾病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litter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sows fed nutrient‐dense diets with or without dextrose at farrowing to weaning, during the summer with an average room temperature of 28.4°C. A total of 60 (13 first parity, 13 second parity, 19 third parity, and 15 forth parity) cross‐bred sows were assigned to three treatments. The three treatments were: standard diet (ST), high nutrient diet (HN; ST + 3% higher energy and 18.0% protein), and high nutrient diet plus dextrose (HND; 3% higher energy, 18.0% protein, and 5% dextrose). BW loss was reduced in the HND sows compared with the ST sows during lactation. The HN and HND sows had a higher piglet and litter weight at weaning. Also, the HND sows had the highest post‐prandial insulin levels at weaning and the shortest weaning‐to‐service interval (WSI). Serum LH was higher in the HND sows than the ST sows. The milk fat level was higher in the HND sows compared with the ST sows, but similar to the HN sows. In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blood insulin response by supplementing dextrose to a high nutrient diet, thus, improving WSI interval and litter growth during heat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