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27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目的]为了掌握陕西关中地区奶牛改良效果,为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HI测定,分别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奶牛场遗传改良和生产性能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奶牛养殖规模日益增强,2 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达到了72.29%,而且普通冻精使用率达到94.02%,性控冻精利用率达到了4.36%...  相似文献   
72.
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菌株,为秸秆饲料的生产工艺优化奠定基础。以玉米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富集培养、分离提纯及玉米秸秆的降解率和CMC酶活性测定方法,对采自新疆的26个土样在25℃±1进行富集培养30 d,初步得到能以秸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34株霉菌,并对其进行分离提纯,得到14株霉菌,通过CMC酶活实验选出酶活最强的四株霉菌(M3〉M42〉M6〉M21),并对其作出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为:M6和M42属于青霉属,M3和M21属于曲霉属。试验表明筛选得到的菌株都具有较强的降解玉米秸秆所需要的酶系,并有较好的玉米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3.
在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自评报告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采集了西北地区8种耐旱植物(柠条、油蒿、桑叶、苦马豆、千屈菜、香豆子、元宝枫叶、无芒雀麦),选用4头体重相近的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瘤胃瘘管公牛进行试验,探究8种植物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常规营养成分:CP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无芒雀麦、千屈菜、油蒿、元宝枫叶、柠条、香豆子、桑叶、苦马豆(P<0.05);元宝枫叶与油蒿NDF、 ADF含量相近(P>0.05),其他植物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瘤胃降解特性:桑叶与苦马豆的DM降解效果显著高于其他6种植物(P<0.05),无芒雀麦48 h的 DM降解率仅29.56%,显著低于其他植物(P<0.05),油蒿、千屈菜、元宝枫叶48 h时DM降解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CP的ED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无芒雀麦、元宝枫叶、千屈菜、油蒿、柠条、香豆子、桑叶、苦马豆(P<0.05);NDF的ED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无芒雀麦、元宝枫叶、油蒿、千屈菜、柠条、香豆子、苦马豆、桑叶(P<0.05),ADF的ED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无芒雀麦、元宝枫叶、油蒿、千屈菜、苦马豆、香豆子、柠条、桑叶,其中柠条、苦马豆、香豆子和油蒿、元宝枫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5.
为发掘新的抗病基因以增强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安豆1498和Williams为材料,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鉴定二者对Race1、Race3、Race4、NKI、USAR2、Ps41-1、PsMC1和PsJS2等8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对安豆1498与Williams杂交组合获得167个F2:3代家系群体接种PsJS2菌株,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并利用618个SSR分子标记对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 表明:安豆1498对Race1、Race3、Race4、Ps41-1、PsMC1和PsJS2等6个大豆疫霉菌株表现为抗病,表明安豆1498是一个优良的疫霉根腐病抗性材料;抗性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安豆1498和F1代都表现抗病,Williams表现感病,F2:3代群体中抗病:分离:感病株数表现为1∶2∶1的分离比,表明安豆1498对大豆疫霉菌株PsJS2的抗性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Rps1498;基因定位结果显示Rps1498与大豆3号染色体(N连锁群)上的5个SSR标记(Satt152、Satt631、Sat_186、Satt683和Satt624)连锁,通过分子作图分析Rps1498位于SSR标记Sat_186和Satt68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1和9.3 cM.  相似文献   
76.
【目的】用白痢鸡粪培养蝇蛆,探究蝇蛆抗菌肽对鸡白痢沙门菌感染雏鸡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鸡白痢沙门菌感染雏鸡,收集雏鸡粪便培养蝇蛆,粗提蝇蛆抗菌肽,测定其含量和抑菌活性,试验同时设健康鸡粪便培养的蝇蛆抗菌肽作为对照。分别用白痢鸡粪和健康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治疗白痢病鸡,测定其肠道细菌数量和治愈率,试验同时设抗生素组(恩诺沙星)和未治疗对照组。【结果】白痢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含量显著高于健康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P0.05);2种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但白痢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健康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P0.05);蝇蛆抗菌肽治疗白痢病鸡后,白痢鸡肠道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治疗组)(P0.05),稍高于抗生素治疗组(P0.05),但白痢鸡肠道细菌数量均达到健康鸡的标准范围。白痢鸡粪培养蝇蛆抗菌肽组的治愈率为43.33%,与健康鸡粪培养蝇蛆抗菌肽组和抗生素组差异不明显。【结论】白痢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对沙门菌感染的鸡白痢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7.
云南大理州蔗区自1993年以来实施甘蔗“吨糖田”等研究项目,总结出甘蔗高产、高糖、高效、低耗的综合配套技术:严格种植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栽培、择优种植。新植蔗抓实“三个统一,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一个关键,”即统一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地膜覆盖;抓住肥水管理,培土防倒两个重点;把握快锄低砍,高糖入榨这个关键。宿根蔗突出“四早”管理,即早破垄松蔸,促进蔗蔸萌发;早施苗肥,促进蔗苗早生快发,保证养分有效供给;早间苗、定苗,及时剥除枯脚叶,确保甘蔗有效群体和田间通透性;早防治病虫,保证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相似文献   
78.
[方法]研究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对利木赞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后代F1进行低、中、高3个不同营养水平(15~18月龄,分别编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的日粮配方筛选试验,基础日粮为全株玉米青贮+玉米芯+苜蓿干草+肉牛精料补充料,试验期100 d。[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从平均期末体重、期内总增重及日增重指标来看,试验Ⅲ组(高营养水平)平均日增重达(1.63±0.33) ㎏,高于Ⅰ组(1.58±0.29) kg和Ⅱ组(1.61±0.30) kg,按平均期末体重、期内总增重和日增重排序,为试验Ⅲ组(高营养水平)>Ⅱ组(中营养水平)>Ⅰ组(低营养水平),试验结果的趋势表明,同品种组合杂种肉牛不同营养水平,其育肥增重效果不同。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与标本量不足有关。在经济效益方面,随着精补料/增重比重的增加,相应试验组肉牛的产出增加,但同时也增加了养殖成本,从试验组的头均纯收益、新增投入占产出比以及总投入占产出比3个方面进行从低到高的排序为Ⅲ组(高营养水平)<Ⅱ组(中营养水平)<Ⅰ组(低营养水平)。[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此结果与其平均日增重和日料的营养水平是相吻合的。因此,为了节本增效,应充分利用宁夏地区的优势杂交肉牛组合,同时辅以标准化的、能够充分利用当地饲草优势的、多元化的、科学的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立地条件对白羊草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水分平衡分析、自然植被的人工模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然白羊草群落为材料,对半阳坡和半阴坡两种立地条件下的白羊草草地土壤含水率、白羊草蒸腾强度、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以及叶片持水力和白羊草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两种立地条件下,0~2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以半阴坡(10.30%)>半阳坡(7.80%),二者差异达显著水平。两种立地条件下,白羊草蒸腾强度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型,且半阳坡的日均蒸腾强度大于半阴坡,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与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白羊草叶片相对含水量表现为半阴坡>半阳坡,叶片失水百分率为半阳坡>半阴坡,半阳坡水分亏缺较半阴坡严重。半阴坡白羊草群落总地上生物量(1 070.93 g/m2)高于半阳坡(1 020.50 g/m2),地下生物量表现为半阴坡(287.14 g/m2)低于半阳坡(726.77 g/m2)。【结论】白羊草群落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与立地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新疆小麦黑胚病主要病原菌的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丰刚  马羌松  马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99-1100,1260
[目的]为防治新疆小麦黑胚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纸碟法,选择爱苗、世高和适乐时等市场常见农药,对新疆小麦黑胚病主要病原菌小麦根腐离蠕孢和细链格孢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小麦根腐离蠕孢和细链格孢在放有爱苗、适乐时、烯唑醇和世高的平板上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放有三唑酮、阿米西达、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硫磺的平板上基本不受抑制。供试农药对小麦根腐离蠕孢的抑菌效果顺序为1 000倍爱苗>4 000倍世高>1 000倍适乐时>1 000倍烯唑醇,对细链格孢的为1 000倍爱苗>3 000倍世高>1 000倍适乐时>2 500倍烯唑醇。爱苗1 000倍液在2种病原菌平板上的平均抑菌圈直径最大。[结论]爱苗、世高和适乐时对小麦黑胚病的2种主要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综合考虑,10%世高水分散粒剂是生产中防治小麦黑胚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