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40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92篇
  105篇
综合类   894篇
农作物   164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426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992.
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栽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寿县林业工作站在中国林科院世行办和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从2007年开始,在永平乡五丰村杨家山开展了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试验林营建工作,共栽植试验示范林1100亩,平均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93.
太湖蓝藻产沼气潜力及复合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中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批次发酵方式研究了太湖蓝藻产沼气潜力,并进行了理论值推算。同时采用复合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进行了太湖蓝藻厌氧发酵的中试运行,以评估ABR工艺处理蓝藻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5℃、发酵60d条件下,蓝藻实际TS(总固体)产气潜力为378.61ml/g、VS(挥发性固体)产气潜力为410.80mL/g,发酵前15d,产气量占到总产气量的6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46.7%。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为10000~30000mg/L、外界气温28℃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平均达到65%左右,pH值较稳定;而当外界温度下降后,延长HRT至20d,COD去除率降低至45%左右。此外,中试发酵沼液中的藻毒素(MC-RR、MC-LR)含量,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制定的基准值(1μg/L),表明厌氧发酵处理可以达到蓝藻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1978年以来农业科技在江苏省“三农”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科技在江苏省"三农"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变了江苏省主要农产品区域生产格局;二是在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科技在推进"三农"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腾出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995.
用于PCR分析的芥菜型油菜总DNA的快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所提DNA质量、效率和PCR检测,建立和优化了可用于PCR分析的芥菜型油菜总DNA的提取方法,这一方法快速,所提的DNA质量好,可在芥菜型油菜生长发育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996.
依据对化隆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发生危害现状调查分析,系统分析山杨烂皮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成灾原因,针对该病的危害特征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东祁连山喜马拉雅旱獭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天祝县抓喜秀龙乡对喜马拉雅旱獭(简称旱獭)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旱獭洞穴与各种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特征值(地理因子,人为干扰因子、植被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68.80%,可以较好地反映旱獭生境的特征,根据3个主成分中载荷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影响旱獭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海拔、坡度、纬度等地理因子,同时草高、地上生物量等与地理因子又具有协同效应;人为干扰距离、距公路距离等人类活动因子是次要因子;盖度等植被因子对旱獭的生境选择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作物转Bt抗虫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建民 《核农学报》2000,14(3):184-188
本文概述了Bt抗虫基因的特性及其人工合成和转导技术 ,并根据转Bt基因作物种质的特点和遗传缺陷 ,总结了进行转Bt基因作物育种改良的策略 ,介绍了国内外转Bt基因植株鉴定、筛选技术和育出的优良品系及商业化生产状况 ,讨论了Bt抗虫基因在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99.
污泥复合肥在水稻上施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6季定位试验证明,施用污泥复合肥对水稻生产、稻米品质无不良影响。各项生产指标和产量的考查及米质分析表明,施用污泥复合肥略好于同品种等数量的化肥,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稻米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理与施用化肥的也无明显差异,未曾超出各国对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建议允许浓度。说明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制作复合肥在本试验条件水稻生产上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迅速 ,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投资严重不足 ,表现为规模过小 ,资金总量不足 ,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缺乏标准 ,随意性大等等 ,这已成为影响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完善自然保护区投资机制的对策包括完善自然保护区投资来源政策 ,扩大投资规模 ,对保护区进行科学分类并采取不同的财政扶持政策 ,实行生态价值补偿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