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503篇
农学   365篇
基础科学   432篇
  270篇
综合类   2189篇
农作物   305篇
水产渔业   344篇
畜牧兽医   1452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为明确新型复配杀螨剂联肼·乙螨唑对目前蔬菜田常发生的2种优势叶螨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和截形叶螨T. truncatus的杀螨活性,于室内采用离体叶碟法测定其对这2种叶螨产卵及发育的影响,于室外采用活体植株评价该药剂对2种叶螨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经复配杀螨剂联肼·乙螨唑及其单剂处理2种叶螨雌成螨24 h后,死亡率为20.50%~54.98%,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联肼·乙螨唑处理较清水对照显著降低了2种叶螨卵发育至若螨期的比率,联肼·乙螨唑处理后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的若螨率分别为4.91%和1.63%。田间试验中联肼·乙螨唑对2种叶螨具有一定的速效性,药后3 d对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的防效分别达95.74%和89.83%,药后7 d防效分别为98.03%和99.44%,显示了优良的防控效果及持效性。表明复配杀螨剂联肼·乙螨唑可用于田间蔬菜优势叶螨种群的高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2.
为改善水力机械抗空化性能,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NACA0015水翼非定常云空泡脱落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空化阶段下非定常空泡结构对翼型表面产生的空化脉动规律,探讨空化非定常过程中压力脉动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基于密度分域滤波器的湍流模型(FBDCM)能较好地模拟水翼表面空泡周期性脱落的非定常过程;在攻角为8°,空化数为1.25的工况下,空泡演化的非定常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附着型空泡形成与生长阶段、附着型空泡脱落与云空化形成阶段和云状空泡发展与溃灭阶段;在第二阶段结束时,空泡体积分数增至该周期内最大值;在第三阶段,由于空泡在翼型表面逐渐脱落并溃灭,翼型表面的压力水平逐渐回升,且回射流是空泡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 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MK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MK掺量为8%,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98.5 MPa,较基准组增加13%,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89×10-12 m2/s,较基准组减小60%.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适宜的偏高岭土掺量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偏高岭土颗粒的晶核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协同作用,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多害孔、有害孔减少,少害孔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94.
为探究有序机抛下密度对Y两优911作再生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抛栽密度水平(D1,18.2万穴/hm2;D2,22.2万穴/hm2;D3,25.0万穴/hm2;D4,30.8万穴/hm2;D5,33.3万穴/hm2)。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后减。D2、D3和D4处理的头季和周年产量分别比D1处理显著增产12.52%~15.84%、11.78%~14.70%,比D5处理增产5.38%~8.49%、3.03%~5.72%;D2、D3、D4和D5处理的再生季产量比D1处理显著增产9.94%~14.42%。与D1处理相比,D2、D3、D4处理的头季茎蘖数、再生季发苗数和各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与D5处理相比,D2、D3和D4处理的头季分蘖率和分蘖成穗率较高,头季抽穗后叶绿素含量衰减率显著较低,头季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较强。综上,有序机抛下再生稻Y两优911适宜的抛栽密度范围为22.2万~30.8万穴/hm2。  相似文献   
195.
空化条件下离心泵泵腔内不稳定流动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空化发展阶段离心泵泵腔内的流动情况及其对叶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泵腔区域的拓扑块生成和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在充分考虑近壁区网格质量的基础上,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对设计工况下某离心泵进行了全流场空化数值模拟,并计算了3种有效汽蚀余量下泵腔内的非定常流动情况及其对叶轮的作用力。结果表明:空化造成泵腔内压力脉动的幅值增大,由于前口环的存在,其前泵腔内的压力脉动幅值大于后泵腔;空化的加剧造成泵腔内宽频脉动的增加,以轴频最为明显;空化的加剧不仅影响泵腔内的流态,同时也增大了设计工况下作用于叶轮上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相似文献   
196.
邱硕  肖志刚 《农业工程》2016,6(5):65-69
围绕以物性设计主导淀粉再造体食品品质国际研究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粳米淀粉为结构再组装对象,双螺杆挤压机为反应器,大豆L-α-磷脂酰胆碱(L-α-PC)为质构调节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模型,以L-α-PC质量分数、物料含水率、机筒温度和螺杆转速为输入变量,以重组米的崩解值为响应变量,建立的挤压数学模型可应用于重组米的生产,为重组米工业化生产的质构调控提供参考,从而制得能够满足特殊人群使用需求的挤压重组米。得出的重组米崩解值较佳时各变量分别为:L-α-PC质量分数0.47%、物料含水率31.5%、机筒温度76.8 ℃、螺杆转速163.9 r/min,崩解值为1 235cp。   相似文献   
197.
为了提高米糠多糖得率,将挤压与超声方法联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酶法提取米糠多糖的挤压工艺条件和超声波处理条件,并构建了超声波处理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物料含水率20%、挤压温度115℃、螺杆转速120 r/min的挤压条件下,获取的米糠经酶解后,在处理时间21 min、超声波功率117W、处理温度72℃、液料比为8.7 mL/g的优化条件下,米糠多糖得率可达7.18%.  相似文献   
198.
用来修复污染土壤的理想植物应具有高的生物量并能忍耐和积累污染物。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能富集多种重金属且生物量较大。本文研究了Zn、Cd、Cu、Pb 4种重金属对印度芥菜生长的影响,特别是重金属对印度芥菜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Cu 250 mg/kg、Pb 500mg/kg或Zn 500mg/kg的污染土壤上,印度芥菜能够忍耐,正常生长。印度芥菜在含Cd 200 mg/kg的土壤上发生镉毒而出现失绿黄化症状,Cd与中等浓度的Zn、Cu、Pb共存时毒害更为严重。这种植物适合Cu、Zn、Pb中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9.
用来修复污染土壤的理想植物应具有高的生物量并能忍耐和积累污染物.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能富集多种重金属且生物量较大.本文研究了Zn、Cd、Cu、Pb 4种重金属对印度芥菜生长的影响,特别是重金属对印度芥菜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Cu 250 mg/kg、Pb 500mg/kg或Zn 500mg/kg的污染土壤上,印度芥菜能够忍耐,正常生长.印度芥菜在含Cd 200 mg/kg的土壤上发生镉毒而出现失绿黄化症状,Cd与中等浓度的Zn、Cu、Pb共存时毒害更为严重.这种植物适合Cu、Zn、Pb中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0.
从无定河流域“94·8·4”暴雨洪水看林草措施的减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型调查表明,在无定河流域绥德县80年—遇日降雨量120多mm条件下,林草措施具有显著的减蚀作用:农坡地一次降雨侵蚀模数达36660t/km~2,而一般草地侵蚀模数为5000~12000t/km~2,草地减少侵蚀70%~90%;坡度35°、被覆度70%的林地,加上工程整地措施,侵蚀模数为2000~5000t/km~2,减少侵蚀85%~95%;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林地减水效益为27.5%,减沙效益为47.7%,在有整地措施条件下,林地径流量较自然荒坡减少42.2%~7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