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镜泊湖枯水期和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的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7月)对牡丹江镜泊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77种,其中,绿藻26种,蓝藻18种,硅藻22种,其它11种;枯水期与丰水期浮游植物种数分别为64种和69种;运用多元统计多维尺度(MDS)分析方法对其浮游植物组成、分布、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丰水期镜泊湖浮游植物均可划分为4个群落:上游(1#)、中上游(2#,3#,4#)、中下游(5#,6#,7#)、下游群落(8#),枯水期中下游浮游植物相似性较高,丰水期中上游浮游植物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62.
2008年夏我们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利用指示生物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水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8种,隶属于3门6纲。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类群,分别为14种和12种;寡毛纲4种,甲壳纲动物3种,蛭纲1种,辩鳃纲4种。物种分析得到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为扎龙湿地的优势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以扎龙湖入口密度最大,为1744个/m2,而东升水库最小,为176个/m2。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B)为21.6g/m2,变化范围为3.68~63.36g/m2。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扎龙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3.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是我国第一个丹顶鹤等大型水禽和湿地生态类型的一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春、夏和秋季对扎龙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以及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底栖动物主要有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组成,共计93种(属);物种数在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物种数最少。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Sinnpson优势度指数(D)是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采用寡毛类生物指数值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该湿地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该区域水质污染程度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64.
海浪河5月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9年5月8—9日,对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手段,基于浮游植物优势度、丰度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评价标准以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研究河段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海浪河5月份浮游植物共有7门42属100种及变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分别占57.00%、27.00%;优势种有阿氏席藻(Phormidium allorgei)、双头舟形藻(Navicula di-cephala)、短小舟形藻(Navicula exigua)、弧形蛾眉藻双头变种(Ceratoneis arcusvar.amphioxys)、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生物量为0.74~10.53 mg/L、丰度为(4.29~66.69)×105ind..L-1;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H′为2.17~3.78,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43~0.74、综合营养指数为48.06~86.26。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月份,海浪河营养状态在中营养化程度以上,温度、总磷和总氮是影响海浪河5月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5.
人为补水对扎龙湿地芦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5-月,测定了扎龙淹水区(RH)和非淹水区(RA)芦苇在补水前5 d、补水后10、20、30 d的株高、株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为排除其他环境因子对芦苇生长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RH和RA的对照组CH、CA.结果显示:补水前5 d.RH芦苇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均大于RA,但株密度小于RA;补水引起RH芦苇株高、株密度...  相似文献   
66.
于2008年春季,用Peterson采泥器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指示生物结合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64种,隶属于3门6纲。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类群,分别为37种和16种;寡毛纲5种,甲壳纲动物3种,蛭纲2种,瓣鳃纲只1种。物种分析得到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ahayensis)和细长摇蚊(Chironomus attenuatus)为扎龙湿地的优势种。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D6#最大,为1 120个/m2,而D7#最小,为241个/m2。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B)为12.40 g/m2,变化范围为1.76~25.30 g/m2,平均生物量(B)为12.40 g/m2,变化范围为1.76(B4#)~25.30 g/m2(B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3.40为2.76,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扎龙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7.
2007年和2013年夏季(7月)在大兴凯湖(中国一侧)9个采样点调查了沿岸带浮游植物的种类、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7年夏季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种及其变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38%和35%;2013年夏季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9种及其变种,以绿藻为主,占44%,与2007年相比较,藻类种数减少了16种。浮游植物数量明显下降,与大兴凯湖旅游业发展、农田废水排放导致的污染加剧有关。优势种从2007年的8种、以硅藻为主减少到2013年的5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说明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倾向。2013年浮游植物的丰度与生物量均小于2007年,这与2013年的洪水相关。从1#采样点到9#采样点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少;2013年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比2007年减小;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却比2007大,即受人为干扰少的区域多样性指数高于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68.
2015年春季(5月份)、夏季(7月份)、秋季(9月份),分别对团结水库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63种及变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31种)、绿藻门20种、蓝藻门7种、隐藻门和裸藻门各2种、金藻门最少(仅1种),优势种14种。浮游植物丰度为(36.0~1 279.8)×10~4个·L~(-1),生物量为(0.216~23.176)mg·L~(-1)。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014~3.497和0.003~0.666。水质评价结果多为中污,偶有重污。  相似文献   
69.
我国游钓事业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于洪贤,万树成,马一丹,刘虹(东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游钓是集旅游和垂钓于一身的旅游娱乐活动,在旅游活动中加入垂钓活动的形式,使人们能够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享受垂钓的情趣,以达到陶冶情操和健身强体的...  相似文献   
70.
松花江哈尔滨段春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春季,对松花江哈尔滨市段底柄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市段底栖动物共51种,其中水生昆虫34种,占总种数的66%;软体动物10种,占20%;环节动物6种,占12%;甲壳动物1种,占2%.密度和生物量在各采样断面有较大差异,密度的变化范围为48~6248ind/m2,平均值2014ind/m2;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0.32~1546g/m2,平均值347.82g/m2.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表明,松花江哈尔滨市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组内相似性高,组间差异大,多维标度分析(MSD)结果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同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5个指数对松花江哈尔滨市段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市段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