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渔业标准实体关系抽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渔业标准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中存在重叠关系导致的效果不好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句式分类标注策略,以解决渔业标准文本中重叠关系难以标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结合双重注意力机制与BERT-BiLSTM-CRF(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onditional Random Field)的渔业标准实体关系抽取模型,分别利用字级别注意力机制和句子级别注意力机制优化权重分配、消除噪音,进而提高关系抽取的准确性;最后,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实体关系抽取方法在DLOU-FSI(Fishery Standard Interaction)数据集(36万字符)上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了92.67%、92.31%、92.49%。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渔业标准关系抽取任务中存在的重叠关系问题,提升了渔业标准实体关系抽取的整体效果,为构建渔业标准知识图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蒙古裸蚤休眠卵萌发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眠卵萌发实验有,影响蒙古裸腹蚤休眠卵萌发的因子有暗反应阶段的因子和光反应阶段的因子。暗反应阶段因子有休眠卵的保存处理方式。在-4℃下保存0~62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增加,保存62~180d内休眠卵的萌发率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保存时间在62d内,保存处理方式以-4℃冷冻效果最好,萌发率为22.0%,干燥和干湿循环组次之,萌发率分别为6.0%和8.5%。光反应阶段因子有光照、盐度、温度、  相似文献   
93.
目前,随着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逐年变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樟子松的造林质量,采取樟子松容器育苗后再移植造林成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下将我局采用的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户种植向日葵的面积逐年增加,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在向日葵种植技术上,品种杂、乱、多,栽培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不高不稳,商品性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本地区进行了杂交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获得成功,其表现为产量高、商品性好、效益高、抗逆性强,有利于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旨在了解绵羊肺炎霉形体在山西省雁北地区的流行状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对雁北地区的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的12个县,随机抽取96份血清样本,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测。共检出37份阳性血清,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总体平均阳性为38.54%,其中忻州市阳性率最高,为44%,朔州市最低,为25%;县(区)阳性率以大同市浑源县最高,达66.7%;饲养方式、环境卫生、动物年龄等对本病的感染均有影响,其中舍饲羊阳性率达50%,高于总体平均阳性率和半舍饲阳性率。结果提示,山西省雁北地区绵羊肺炎霉形体阳性率较高,通风不良和环境卫生较差为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6.
为快速测定黄瓜叶片面积,开发了基于数字照片解析技术的叶片面积测定法,通过与坐标纸法、复印比重法对比,分析数字照片解析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数字照片解析法与坐标纸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配对检验P(p>|t|)=0.872>0.05),复印比重法测定的结果较坐标纸法显著偏高。数字照片解析法较坐标纸法更为便捷、准确,可作为一种新的叶面积测定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7.
长牡蛎3种壳色家系间杂交子代生长和存活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长牡蛎优良新品种,实验以3种不同壳色长牡蛎家系(白色/W、黑色/B、紫色/P)为材料,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法,建立了3个自交组合和6个正反杂交组合,分析了各实验组幼虫期和养成期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浮游幼虫期,杂交组PB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与自交组相比,各杂交组均有着较高的幼虫存活率;在幼虫存活率方面,所有杂交组均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率。在养成期,紫壳色自交组的壳高显著大于白壳色和黑壳色自交组;6个杂交组中,PB的壳高生长最快,BP次之,PW、WP的生长最慢;各杂交组与自交组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杂交组BP及其反交组PB的壳高、壳长、总重和存活率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介于3.71%~15.27%、-2.00%~13.10%、11.23%~41.56%、-2.77%~9.83%,其他4个杂交组在整个养成阶段没有表现出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8.
中国沿海脉红螺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鹏  于红  于瑞海  孔令锋  李琪 《水产学报》2015,39(10):1443-1449
我国脉红螺自然资源日趋衰减,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需要对脉红螺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利用9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我国沿海9个脉红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R)为8.6~9.5,期望杂合度(HE)为0.705~0.777,观测杂合度(HO)为0.498~0.626。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范围为0.012 2~0.093 6,各群体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DC)为0.212~0.349。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脉红螺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没有显著分化。  相似文献   
99.
浙闽沿海葡萄牙牡蛎群体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中国水产科学》2015,22(6):1260-1269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因(mt COI)对浙闽沿岸5个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在183条序列中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了3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8524和0.0040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在不同群体内差异较小。AMOVA分析显示,绝大多数的遗传变异都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91.94%),组间和组内群体间均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两两群体间的ΦST值较低(–0.01193~0.11486),但宁德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出现了显著的低程度遗传差异。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整体上呈星状拓扑结构,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无明显分支。贝叶斯系统发生树上,各单倍型交错分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均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经历了历史扩张,扩张时间在更新世末期的25万到21万年前。  相似文献   
100.
长牡蛎4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 浮游阶段10日龄后, 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P<0.05); 稚贝阶段40100日龄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60日龄白壳色家系壳高显著小于其他家系(P<0.05); 成贝阶段金壳色家系壳高和总重显著高于白壳色和黑壳色家系及对照组(P<0.05)。浮游阶段15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 稚贝期各家系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4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双岛湾和海阳所海区长牡蛎成贝壳高和壳长影响显著(P<0.05), 对总重和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长牡蛎壳色与其生长和存活性状关联显著, 成贝阶段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弱, 不会对长牡蛎在两海区的育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