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从钙调蛋白(CaM)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入手,对长牡蛎CaM基因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MART RACE和EPIC-PCR技术克隆长牡蛎CaM基因,然后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方法分析长牡蛎CaM基因编码区多态性.[结果]扩增获得长牡蛎CaM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917 bp,包括开放阅读框(ORF)全长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含222 bp,3′非编码区含245 bp; ORF内有3段内含子序列,分别为Intron-1:110 bp、Intron-2:137 bp和Intron-3:143 bp.PCR-SSCP分析获得C5引物野生型TT型、突变型GG型和杂合型GT型3种基因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GG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T型和T等位基因;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aM基因位于ORF内第158位T→G的SNPs位点,对长牡蛎的壳重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壳长、壳高、壳宽、体总重及肉重无显著影响.[结论]CaM基因对长牡蛎贝壳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长发育,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刺参腱生蛋白基因、胶原蛋白α2基因、整合蛋白αV基因和整合蛋白βL基因等4个候选功能基因不同月龄的组织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参12、13、14月龄时,腱生蛋白基因在刺参肠、管足、呼吸树、皮肤、体壁、体腔液细胞、疣足和纵肌等8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体腔液细胞和呼吸树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P0.05);胶原蛋白α2基因在刺参管足、呼吸树、体壁、疣足和纵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在呼吸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纵肌、疣足、体壁、肠和体腔液细胞等组织中的表达量逐渐降低;整合蛋白αV基因在纵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整合蛋白βL基因在皮肤、体壁、疣足和管足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刺参这4个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不同性别肉仔鸡生长模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白901”肉仔鸡的公鸡和母鸡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性别母仔鸡生长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拟全雌雄肉仔鸡的生长曲线、复相关指数为0.9995和0.9993,公鸡的生长模型参数与母鸡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公鸡的根限体重参数较大为4814.1克,曲线拐 点时间较长参数(T)为36天,母鸡的极限体重参数为3550克,曲线拐 点时间为32天,公允的生长势较平鸡延迟  相似文献   
34.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P-1家族转录因子c-Jun基因(Jun proto-oncogene)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转录组数据库中预测的c-Jun序列,通过RACE技术和PCR扩增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Jun基因cDNA全长2093 bp,CDS区域共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5'UTR区域377 bp,3'UTR区域735 bp.SMART分析显示,C-JUN蛋白具有2个结构域:AP-1家族典型结构域Jun,以及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BRLZ).经蛋白多序列同源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半滑舌鳎c-Jun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c-Jun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Jun基因在半滑舌鳎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c-Jun基因在肝脏、脾脏、头肾、小肠、鳃、血液中表达量都出现不同程度上调,其中,鳃中变化最明显:感染12h后表达量达到0h时的13.20倍.使用LPS、PGN、PolyI:C和WGP病原模拟物刺激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显示,WGP诱导c-Jun基因上调表达,而LPS与PolyI:C均下调基因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Jun基因在半滑舌鳎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基因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生长性状的影响,设计4对可覆盖GHRH基因全序列的PCR引物,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以筛选多态位点.试验群体为随机挑选的219尾红鳍东方鲀,于该群体的6月龄及1...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罗曼蛋鸡父母代采用无鱼粉日粮和有鱼粉日粮的对比饲养试验,在饲养日产蛋率、种鸡淘死率、种蛋破损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受精蛋中死率等六个指标上,无鱼粉日粮和有鱼粉日粮差异不显著,无鱼粉日粮比有鱼粉日粮的成本每公斤降低0.20元,完全可以采用无鱼粉日粮饲喂蛋种鸡。  相似文献   
37.
在舍外最低气温达到-28.3℃时,该鸡舍的最低气温为12℃。同供热鸡舍的产蛋鸡进行对比试验,两组产蛋率分别68.74%(不供热)与69.24%(供热),经检验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遗传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生物科学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介绍了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和案例教学法(CBL)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遗传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的比较,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问题导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理解遗传学相关知识、灵活应用遗传学知识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改善了学习效果。通过比较常规教学方法和混合式教学方法发现,超过90%的学生认为问题导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对于遗传学课程学习有帮助或非常有帮助。混合式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5.01±2.23)分,常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平均分数为(73.12±3.45)分,混合式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常规教学方法。PBL和CBL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遗传学课程教学,能够提高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