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使用显微镜连续观察俄罗斯鲤的胚胎发育过程,描述并摄像记录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事件。结果显示,俄罗斯鲤的受精卵为粘性卵,呈淡黄色,卵径约1.2mm,吸水后可达2—3mm,卵质分布均匀;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7个阶段,共29个典型时期;19~20℃水温下,受精卵约64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体长约7mm。  相似文献   
62.
采用50个随机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和3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群体即无锡品系、埃及品系和吉富品系进行RAPD分析,共筛选出13个重复性好的引物,其中引物S1255扩增的2500bp片段具有群体特异性,可作为区分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分子标记;用PopGen1.3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无锡品系、埃及品系和吉富品系罗非鱼群体内的多态位点率分别为22.03%、52.54%、58.47%、62.71%,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912、0.2166、0.2448、0.2705,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23、0.3136、0.3537、0.3881。无锡品系、埃及品系和吉富品系罗非鱼群体内遗传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8194、0.7886和0.7704,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内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9279,群体的遗传纯度高,遗传变异水平较低。无锡、埃及、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0、0.2235,0.1986,说明奥利亚罗非鱼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杂交可能产生更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3.
虫纹鳕鲈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Periformes),鳕鲈科(Maccullochellidae),鳕鲈属(Maccullocbella)。它是澳大利亚本土体型较大、寿命很长的一种暖水性鱼类,俗称澳洲石斑或墨累鳕鱼,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河以及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东南部的水源上游。由于其分布广泛、原产量大、肉质细腻、口味鲜美,已成为当地捕捞、加工食用、休闲垂钓的最主要的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64.
<正>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Girard)是一种淡水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又称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食性杂、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在消费需求的带动下,克氏原螯虾养殖发展较快,同时也扩大了对虾苗的需求量,由于克氏原鳌虾天然资源已越来越少,价格节节攀升,使得人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高体革鯻的遗传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高体革鯻线粒体DNA 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经PCR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其中16SrRNA基因片段的大小为791 bp,碱基A、T、G、C的含量分别为31.6%、21.4%、20.4%和26.7%;COI基因片段的大小为631 bp,碱基A、T、G、C含量分别为27.7%、23.6%、29.8%和18.9%。在这2个基因片段中,GC含量均低于AT含量,AT/GC分别为1.13和1.05。[结论]通过对高体革鯻16S rRNA和COI2个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种内变异比较低,在3个样本中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样,COI基因片段也完全一样,说明高体革鯻的这2个基因都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66.
条纹鲈又称条纹石鳍,原产于美国东海岸,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鱼类,利用条纹鲈(♀)与白鲈(♂)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为杂交条纹鲈,杂交条纹鲈与其亲本相比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等优势,因而生产上把杂交条纹鲈作为主要的养殖对象。我们于1998年进行了杂交条纹鲈的一系列养殖及繁殖方面的探索,试验表明,杂交条纹鲈与我国现有鲈科养殖品种相比,具有外观美、肉质好,  相似文献   
67.
红螯螯虾的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螯螯虾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大型经济虾类,经引种养殖试验证明很有推广价值。为推广该虾在我国的养殖,我们经几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其繁殖习性和苗种培育技术。1 红螯螯虾的繁殖技术1.1繁殖习性 红螯螯虾雌雄异体,在正常情况下幼虾经180~240天饲养,达到性成熟,成熟后水温在20℃左右即可交配产卵,卵粒粘着在腹肢上进行孵化,抱卵孵化时间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红螯螯虾卵粒较大,怀卵量与亲虾体重呈正相关,据报道,对体重为13~112g范围的个体,其线性关系方程为C=106 6.5W(R2=0.46)(C为抱卵数,W为体重)。孵化过程中有一部分卵不能正常  相似文献   
68.
利用5口面积均为533m^2的池塘,采用清水下塘豆浆喂养法,进行了淡水白鲳苗种池塘培育试验。经20d培育,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84.0%,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为62.5%,表明淡水白鲳鱼苗培育采用清水下塘为宜。  相似文献   
69.
淡水黑鲷学名厚唇弱棘鯻(Hephaestus fuliginos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mes),鯻科(terapontidae),弱棘鯻属(hephaestus),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的塔利河(Daly River)水系。1998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淡水黑鲷苗种进行试养,经过多年的研究,在鱼种培育、成鱼养成、亲鱼培育、人工繁殖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取得成功,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淡水黑鲷的生物学特性淡水黑鲷身体侧扁,体高、背厚,其体色在不同生存环境及年龄上有所不同,一般在幼体阶段呈金黄色,部分成鱼个体在较暗的体表上呈现不规则金黄色斑块。…  相似文献   
70.
自澳大利亚引进淡水黑鲷10000尾。进行试养。报道了淡水黑鲷的各方面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越冬保种、成鱼养殖、疾病防治等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