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安徽省滁州市持续实施稻虾共作"双百工程",以稻虾共作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目前已突破100万亩.笔者在从事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中发现,稻田养殖过程中虾蟹存在缺氧现象,低溶氧环境制约了虾蟹产量、规格、品质等,也易引发虾蟹病害.然而养殖虾蟹的稻田等环境,水浅草多,常规增氧机械和方法难以有效使用,需要寻找适合浅水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信林  凌武海 《水产养殖》2011,32(12):48-50
水产品是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人类摄取动物性蛋白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一直被世界各国公认为营养、美味的放心食品。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水产养殖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养殖规模和产量也呈逐年上升,养殖方式也由传统的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发展到网箱、围拦等工厂化、集约化和多样化养殖川。然而,在渔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天然滁州鲫氨基酸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滁州鲫鱼中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氨基酸含量进行营养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滁州鲫鱼中氨基酸总量为86.35%(占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6.76%,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9.29%,必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草鱼、鲢、鳙鱼等鱼类。表明滁州鲫较之其他鱼类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的鱼类。  相似文献   
14.
池塘高效循环流水养殖鳜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安徽省滁州市"池塘高效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由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引进,并于2015年在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建设竣工了滁州市第一个循环流水养殖基地,并于当年投产养殖草鱼。目前,安徽地区该模式养殖品种有草鱼、斑点叉尾、加州鲈鱼、黄颡鱼等,其中草鱼、斑点叉尾养殖技术相对成熟,鳜鱼养殖成功案例未见报道。2016年,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在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相似文献   
15.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的需求量较大,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水体是克氏原螯虾生存的环境,其摄食、生长、繁殖以及胚胎发育等受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影响.笔者就养殖中所涉及到的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结合资料做简要的分析,为广大养殖户加强水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17.
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字母缩写,它是通过对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加以控制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国际上普遍认可最有效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1-2]。笔者结合2010—2012年在滁州市全椒县开展的鳜鱼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就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近年来黄颡鱼出口和国内消费市场的日益激增,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为探讨黄颡鱼成鱼养殖技术和在全市推广这一名特优养殖品种,笔者开展了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滁州市的主导水产养殖品种和加工出口创汇水产品品种,池塘河蟹养殖面积接近10万亩.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观念的落后和池塘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滁州市河蟹养殖呈现"产量低、效益差"的局面,平均产量不足75 kg/667 m2,纯效益不足1 500元/667 m2,与渔业发达地区的产量100 kg/667 m2以上、纯效益超过2 500元/667 m2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制约了滁州市河蟹产业的发展.为改变现状,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滁州市河蟹养殖影响力.2011-2012年两年间,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以安徽省、滁州市两级科技项目为平台,围绕科技培训和服务指导,在滁州市定远县七里塘开展了河蟹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11年和2012年,河蟹产量分别达到了137 kg/667 m2和170 kg/667 m2,纯效益为5 560元/667 m2和3 100元/667 m2,与往年养殖水平相比,河蟹产量翻了一番,经济效益增加了一倍多.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任信林  凌武海 《水产养殖》2012,33(11):20-21
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又称为沟鲶、(鮰)鱼,原产于美国,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由于肉质细嫩,无肌间小刺,营养丰富等特点,在美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大众消费品.我国1984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繁养殖,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加上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优势,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本文对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苗种培育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面推广成鱼养殖起到促进作用.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