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6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维生素E,简称VE,又称生育酚,属于酚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种子如大豆、黑豆、棉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还有淡水藻类如螺旋藻、裸藻、栅藻等也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E是动物、鱼类饲料中不可缺少的。关于鱼类对其需求量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国内外都有过一些报道,对指导淡水渔业生产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正> 鲩华鱼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线虫,成虫寄生于草鱼的腹腔内。此虫最早是由伍惠生发现的,由于形态特殊,因此描述为鲩华鱼线虫新属新种(Sinoichthyonema otenoph-aryngodoni Wu,1965),其特征和龙线科(Dracunculidae)中所有的种类有显著不同,因此建立华鱼线亚科(Sinoichthyone-matinae Wu)以容纳华鱼线虫新属。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论文未能及时发表,  相似文献   
23.
众所周知,我国鳖类动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Wieg-mann,1834)],近几年来,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对象,多数也是中华鳖。中华鳖的背甲都是具肋板8对。作者曾经先后仔细地观察了中华鳖42个背甲骨胳,全部恒定具8对肋板,而且没有构造上显著的变异。然而,在湖南省境内却出产一种鳖,外形与中华鳖非常相似,成鳖体型大小亦相差不很多(当地有经验的捕鳖或养鳖能手,能够加以辨认)。我国历史上就有过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朝的晚期,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于1596年刻印出版的  相似文献   
24.
八、打印病(腐皮病) (一)病状:病灶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少数在身体前部。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周围充血发红,犹如打上一个红色印章或椭圆形。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点状气单胞杆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tata punctata)。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危害大金鱼和红鲤,主要因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菌。患病的多数是一  相似文献   
25.
褐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两索线虫(Amphimermis sp.)的幼虫寄生于褐飞虱、灰飞虱等害虫的体内,使宿主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直至死亡。本文较详细地报导了湖北省褐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的生活史。在实验室内用感染期幼虫作感染褐飞虱的试验获得成功。根据该虫的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在汉阳县的两索线虫孳生田里,采用与水稻高产栽培相结合的保护线虫措施,可以在褐飞虱中等发生量的年份,有效地控制褐飞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26.
蛭类俗称蚂蟥,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中的蛭纲(Hirudinea)。蛭类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分布在淡水、海洋、土壤和陆地上;少数种类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体内或体表,吸取宿主的血液或体液为食。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药物呋喃唑酮使用普遍,主要是用来防治水生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呋喃唑酮抗菌效力强,且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很小,如果了解药物性能,掌握正确使用浓度和方法,效果则非常显著。如果使用浓度不当,用药方法不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造成生产上的损失,现将其药物性能、浓度和使用方法,加以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28.
白眼病又称眼部发炎充血病、红眼病等,是龟类和鳖类的常见病。近十余年来,龟类和鳖类已成为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对象,全国各地都在饲养,由于放养密度大,水质不符合要求,饲养管理不当,没有采用科学的防病措施等原因,白眼病常有发生,引起龟、鳖类大量死亡。现将作者多年防治此病的技术措施和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9.
中国淡水鱼类寄生线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0.
十、指环虫病 (一)病状:初期病状不明显,后期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翻鳃金鱼可看见鳃上有乳白色虫体,鳃丝通常不鲜艳。有时病鱼急剧侧游,在水草丛中或缸边撞擦,企图摆脱指环虫的侵扰,最后游动缓慢,衰竭而死。 (二)病原体:是多种指环虫,金鱼鳃上有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坏鳃指环虫(D.vastator)和弧形指环虫(D.arcuratus)。锦鲤鳃上有坏鳃指环虫、伸展指虫(D.extensus)。热带鱼鳃上有坏鳃指环虫、大钩指环虫(D.magnihamatus)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