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91.
冬季苦草与伊乐藻对贡湖水源地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5日至25日在苏州太湖贡湖水源地入湖河道东泾河内设置了10个大型路基围隔,栽植较耐寒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研究了其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1)栽种沉水植物的围隔内氨氮、硝酸盐氮和总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实验前(P<0.01),其中苦草实验组氨氮、硝酸盐氮和总氮浓度分别为实验前的78.76%、70.20%和 83.42%,伊乐藻实验组分别为实验前的81.85%、72.30%、75.55%,苦草+伊乐藻实验组分别为实验前的88.80%、78.80%、86.21%,而空白对照组与围隔外水质氮素浓度变化幅度较小,总氮浓度分别降低37.12%和15.87%;(2)苦草+伊乐藻实验组对总磷和CODMn的去除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围隔(P<0.01),分别为86.97%和76.16%;(3)经驯化后的苦草和伊乐藻在冬季有较好的净化水质效果且净化效果为苦草+伊乐藻>苦草>伊乐藻,为冬季湖泊生态修复中沉水植被的恢复,种类的选取及合理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我国主要经济红藻之一条斑紫菜藻红蛋白各种粗提方法。采用"溶胀+组织捣碎"法破碎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依次研究活性炭、利凡诺等化学试剂和等电点、溶液浓度、pH、温度、差速离心等物理条件对条斑紫菜破碎液中藻红蛋白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量活性碳与利凡诺的结合使用不能提高藻红蛋白纯度,单独使用活性碳,随用量提高,其纯度上升,在活性碳用量是紫菜用量的1/10时提纯效果最佳。藻红蛋白等电点沉淀后纯度反而下降,但pH调节与硫酸铵沉淀结合可显著提升纯度,且与原溶液浓度成正比,藻红蛋白纯度最高达到1.35。此外,盐析过程中差速离心还可继续提升纯度,达到1.42,而通过控制温度来变性蛋白的方法不能达到提纯的效果。实验为进一步改进优化条斑紫菜藻红蛋白粗提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93.
为促进城市水体的管理和保护,针对苏州市的23个河道断面开展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备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适宜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的核心指标。再利用比值法计算各核心指标值并累加求和得到各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BIBI值)。结果显示:苏州市城区和参照点共发现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22种,隶属于3门6纲9目14科。经过指标筛选,得出适宜评价苏州的BIBI指数由以下6个指标组成,分别是总分类单元数、节肢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广布种百分比、昆虫纲个体百分比、耐污类群个体百分比。经计算BIBI值的最佳期望值为4.01,即BIBI值≥4.01为健康,3.01~4.01为良好,2.01~3.01为一般,1.01~2.01为较差,<1.01为极差(区间范围为左闭右开,且BIBI值≥0)。根据BIBI结果,苏州市各断面水体生态健康程度参差不齐,处于一般和良好的位点多于健康的,不同季节各点的健康状况是不同的。通过BIBI与各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证明了运用BIBI能很好的评价城市水体生态健康状况,对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VP28是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的囊膜蛋白。将VP28基因序列密码子优化后合成,经限制性内切酶Nde I、Xho I酶切后,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插入到pET-28a( )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质粒双酶切、测序鉴定后,证实成功地构建了 VP28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28。转化菌经 IPTG 诱导,SDS-PAGE 显示含有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约30kDa蛋白带,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采用Ni-IDA-Sepharose CL-6B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为95%的大肠杆菌重组蛋白VP28。该纯化蛋白作为绝对定量Western的标准品,梯度稀释建立标准曲线,以定量检测转基因鱼腥藻7120中的VP28绝对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的重组蛋白VP28与鱼腥藻7120中表达的VP28分子量基本相同,纯化后的大肠杆菌重组蛋白梯度稀释作为绝对定量Western标准曲线,计算出转基因鱼腥藻7120在培养第17天时,VP28的表达量最大,为5.14μg/mL,占转基因鱼腥藻7120总蛋白浓度的1.45%。这不仅对转基因鱼腥藻的高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日后确定投喂对虾口服疫苗有效剂量防治白斑综合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基于DNA条形码的如东海域浒苔附着鱼卵的物种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明如东海域浒苔藻团中附着的大量鱼卵的产卵鱼种,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了物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鱼卵、仔鱼、成鱼与沙氏下鱵鱼(Hyporhamphus sajori)COI基因片段序列之间无变异位点出现,遗传距离为0,而与其他颌针鱼目鱼类序列间差异达10.83%~20.94%,遗传距离在21.9%~26.4%之间;NJ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鱼卵、仔鱼、成鱼与沙氏下鱵鱼聚为单系群。因此,确定该海域浒苔藻团中产卵鱼类为沙氏下鱵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浒苔藻团附着大量黏性鱼卵现象的原因及其对近海鱼类资源恢复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
关于紫菜体细胞分离和培养的研究文章有多篇报道,但用以进行生产性育苗和下海养殖的报道则甚少。本文主要报道作者自1988—1993年期间用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体细胞所进行育苗和养殖的研究总结。工作概括为两主要方面,一是改进育苗技术、降低育苗成本并简化育苗工序以扩大养殖面积,二是为进行实际育苗生产上的同题而进行的一些基础研究,重点介绍近两年(1991—1993)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
关于紫菜体细胞分离和培养的研究文章有多篇报道,但用以进行生产性育苗和下海养殖的报道则甚少。本文主要报道作者自1988—1993年期间用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体细胞所进行育苗和养殖的研究总结。工作概括为两主要方面,一是改进育苗技术、降低育苗成本并简化育苗工序以扩大养殖面积,二是为进行实际育苗生产上的同题而进行的一些基础研究,重点介绍近两年(1991—1993)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和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在室内条件下的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和条浒苔藻体体重日生长率分别为17.30%和16.82%;浒苔和条浒苔藻体幼苗在温度25℃和光照140μmol/(m2.s)的条件下达到最大体长日生长率,分别为78.9%和82.1%。在1~10 g/L密度范围内,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藻体密度为10 g/L时,NH4+-N浓度分别下降了86.43%和84.13%。两种浒苔对NH4+-N吸收速率与介质中NH4+-N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在NH4+-N浓度为400μmol/L时,30 min后浒苔和条浒苔的吸收速率分别为421和409μmol/(gDW.h),说明两种浒苔吸收氨氮的方式以被动扩散为主。在400μmol/L的起始浓度下,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呈现3个不同阶段:在75 min内呈快速吸收阶段,75~185 min为内部NH4+-N控制的吸收阶段,250 min后为外界NH4+-N浓度控制的吸收阶段;在700 min后,...  相似文献   
99.
对采自2008年、2009年中国沿海的石莼属(Ulva)海藻进行了ITS基因间隔区序列和5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探讨了绿潮藻的分类问题。根据ITS序列分析结果,绿潮藻中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种,包括LPP复合体(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中的种类以及Ulva compressa。绿藻的5S rRNA序列系统分析结果的差异性较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结论。根据本文中ITS基因间隔区及5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本实验采集到的绿潮藻的后代中至少存在U.prolifera、U.linza和U.compressa三个种类。据此推断,我国黄海海域2008年、2009年爆发的绿潮中,存在上述三个种类。  相似文献   
100.
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研究甲藻(Dinoflagellate)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 1部分片段,结合Gen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 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并采用自展支持度评估进化树分支结构,通过计算后验概率评估进化树整体结构,应用1sKH、SH、ELW和2sKH等方法评估两株ML树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在由上述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底栖原甲藻均未与浮游原甲藻聚类,且前沟藻具有独特演化地位。表明联合选择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甲藻的演化规律。这为从基因层面深入探索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