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一、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 养殖场净面积80亩,平均分成九只池塘,每只长150米、宽40米、池深1.5米,用外河水进排水,南面进水,北面排水。两池之间筑一条小埂,小埂坡度1:3,池塘底无漏洞,在塘边加50厘米高的防逃板,防止河蟹外逃和青蛙等敌害进入池中。  相似文献   
22.
<正>常熟市沙家浜镇唐东村水产养殖户郁雪坤,是我市2009年渔业科技示范户,该养殖户地处常熟市沙家浜现代高效渔业示范区、常熟市池塘循环水养殖示范区内,养殖面积为14亩,分成3只池塘,分别是4.5亩、5亩、4.5亩,2009年该养殖户获得亩净利润9840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23.
常熟地处苏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因紧靠长江,河蟹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常熟池塘养蟹起步较早,养殖经验丰富,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方法已被广大养殖户熟知,生产的大闸蟹具有"大、肥、腥、鲜、甜"五大特点。水产养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为本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了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重要渠道。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养殖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24.
25.
何奇  朱健明  蔡春芳 《水产养殖》2021,(2):52-54,56
蟹塘水草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其恢复及后续生长的影响不同。该研究旨在探究钢丝绳刈割和铲刀铲除水草2种管理方式对水草恢复时间和打理周期的影响,为优化水草管理技术提供指导。1研究方法1.1池塘形态特点选取池塘4口,其中2口池塘为锅底型,另2口池塘有平台和环沟(丘陵底,图1)。锅底型池塘中间水位较深,四周水位较浅,选取中间位置及与中间位置有30 cm落差的区域(图1)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6.
正鲻鱼(Mugil cephalus)属鲻形目,鲻科,杂食性洄游鱼类,主要以腐殖质、有机碎屑、附生藻类及小型动物为食。鲻鱼肉细嫩,味鲜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此外,鲻鱼能充分地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残饵,起到调节水质、改良底质的作用。因此,笔者在研究提高蟹池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方法中,将鲻鱼作为蟹池混养品种之一。2014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蟹池多品种主养模式  相似文献   
27.
一、发病症状   发病期一般为 6、 7、 8三个月,少数池塘在 5月份就发病。病蟹吃食减少,外表无明显症状,但爬行缓慢,常静伏于池边不动,将其捉起翻身或轻握于掌中,可感觉其爪子不停地抖动,掀开背甲,可见内脏发黑坏损等,病蟹 3~ 5天后会死亡,如不及时治疗,会迅速传染,一周后大批死亡。   二、发病原因   发病池塘多数为连续数年不清塘的老池,且水源不良,水质恶化。平时投喂饲料不新鲜、不消毒而导致病原滋生。进排水系统不独立,多个塘口相连,平时对死蟹不及时捞起深埋,随地乱扔,这样一塘发病迅速传染给其它塘口,造…  相似文献   
28.
何奇 《科学养鱼》2020,(6):35-36
正近年来,随着河蟹产量及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消费市场的不景气等原因,养殖户对养殖河蟹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笔者在常熟市练塘水产养殖基地选取河蟹养殖池塘进行蟹池多品种混养试验,2019年利用其中1个25亩蟹池进行鱼、虾、蟹混养,由于养殖生态环境好、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