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2篇
  5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71.
根据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60份华南籼稻晚造稻米样品进行了品质指标系统测定。蒸煮、外观、碾米品质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籼稻晚造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粉率和垩白度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胶调度和粒型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入选的3个主成分值分别被称为垩白粒率因子、出糙率因子和胶稠度因子。出糙率因子对食品品质有极显著正线性效应,垩白粒率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负线性关系。对食味品质的重要性顺序为出糙率因子>垩白粒率因子>胶稠度因子。讨论了华南籼稻晚造食味品质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372.
该文对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树林、竹林、杉松混交林、松阔混交林、经济林7种林分在冬季鸟类生存活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林分在吸引鸟类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鸟类数量上,松阔混交林、阔叶树林、马尾松林、杉松混交林与经济林、竹林、杉木林存在极显著差异,松阔混交林与马尾松林、杉松混交林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明显;在鸟类种类上,松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松混交林、阔叶树林、杉木林与经济林、竹林存在极显著差异,松阔混交林与杉木林差异极显著,马尾松林与杉木林差异显著,其他林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3.
运用在田间进行相关试验的手段,对化肥与猪粪堆肥配合使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氮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运用猪粪堆肥配合化肥的施肥方式,能够明显地提高水稻的果实粒数,其中将猪粪堆肥替换20%的化肥之后,早稻的产量最高;将猪粪堆肥替换10%的化肥之后,晚稻的产量最高。将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可以得出,采用猪粪堆肥替换20%的化肥,其施肥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水稻的产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4.
为探究适用于中国东部低地圩区的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增效技术,以巢湖圩区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浅沟(CQ)、深沟(CS)两种麦季开沟排水处理,并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G),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稻麦轮作周期的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持续监测,并测定产量以及分析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与CG相比,CQ、CS处理在水稻季分别减少了32.4%1和42.40%的N2O累积排放量,小麦季分别减少8.10%与9.67%的排放量。(2)开沟排水处理实现了稻麦的稳产以及增产,与CG相比,CQ和CS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67%和2.31%,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5.17%和1.02%;水稻季GHGI分别显著下降了33.52%和43.70%,小麦季分别显著下降了12.62%和10.59%(P < 0.05)。(3)开沟排水明显降低水稻生育中后期5 cm地温,提高麦田土壤pH值,降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4)排水处理降低了小麦季土壤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全氮含量,并且土壤氮素水平变化更为稳定。综合来看,各处理均确保了作物产量且实现了温室气体的减排,其中以CS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稻麦低碳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75.
节肢动物的周期性蜕皮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密切相关。从中国鲎内脏分离提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利用酶抑制作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二甲亚砜对中国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二甲亚砜对中国鲎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0.1 mol/L二甲亚砜可使酶活性下降38.0%,该抑制作用为可逆过程;动力学研究显示,二甲亚砜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是属于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型抑制,二甲亚砜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和对酶-底物络合物(ES)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0.200 mol/L和1.063 mol/L,KIIS,表明底物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失活具有保护作用,随着底物浓度增大,二甲亚砜对酶的失活作用降低;酶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内源荧光发射光谱显示,随着二甲亚砜溶剂浓度升高,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酶蛋白紫外吸收值亦在升高,但其...  相似文献   
376.
全球气候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未来气候模拟及评估,其对地区实际气候模拟的准确性决定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为探索不同集合方法对降水和气温的模拟能力,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19个气候模式历史数据,比较了各模式对鄱阳湖流域气候的模拟能力,并选出最优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合算术平均及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构建了全模式等权集合、择优模式等权集合、全模式BMA集合及择优模式BMA集合4种多模式集合模型,评估了各集合模型对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单模式及集合模型对气温的模拟能力优于对降水的模拟能力;(2)在年尺度上,全模式等权集合和择优模式等权集合模型低估了流域的多年平均气温及降水,而全模式BMA和择优模式BMA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流域多年气候平均态,其中择优模式BMA模型优于全模式BMA;在月尺度上,全模式BMA模型在气温及降水的率定期与验证期均有着较好的模拟效果;(3)全模式BMA集合和择优模式BMA集合模型模拟的气温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降水表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相较于全模式等权集合和择优模式等权集合模型能更好地再现流域降水与气温...  相似文献   
377.
专题图制作存在模型计算过程繁琐、数据处理量大、制图任务重等问题,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和出图时效性,利用Python语言,结合ArcGIS、数据库,开发数据处理、专题图制作软件,搭建区域作物生产力自动化制图系统。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气象数据,运行生产力模型,制成区域作物生产力专题图。对安徽省作物生产力制图的实例进行分析,系统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在调整地理底图和气象站点后,可直接应用于中国中东部作物产区,为区域粮食作物稳产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78.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日益增长的盐渍化风险下,种植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油菜素内脂(brassinosteroid,BR)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可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增强光合作用。因此,探究BR引发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最适BR浓度,为应对盐碱地对水稻生产安全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皖稻34为供试材料。利用100 mmol/L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设置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 mg/L的BR溶液对水稻种子进行引发,以未引发无盐胁迫处理作为对照1(CK),未引发有盐胁迫处理作为对照2(S-CK),测量水稻种子发芽指标以及根苗生长情况,并监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糖代谢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CK相比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2.93%、49.13%、39.69%、59.73%;水稻幼苗鲜重和苗长分别降低29.62%、28.6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  相似文献   
379.
为探究奶牛与肉牛肝脏组织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中的差异,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对海福特肉牛与荷斯坦奶牛6、9和12月龄3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肝脏组织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及表达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海福特肉牛与荷斯坦奶牛之间在6、9和12月龄分别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为699、486和769个;2)对海福特肉牛与荷斯坦奶牛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发现细胞色素P450信号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在肉牛与奶牛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生长阶段表达也不同。其中与脂肪细胞增殖和脂质代谢有关的功能基因:ACOX1、APOA1和ACADM,与天然免疫相关的通路中BoLA-DQB、BLA-DQBBoLA-DQA 这3个基因在海福特肉牛中的表达均高于荷斯坦奶牛;3)STEM分析结果显示荷斯坦奶牛与海福特肉牛肝脏组织在生长发育阶段中具有相同表达趋势中,奶牛与肉牛的时序性表达基因与代谢途径相关信号通路上存在差异。综上,本研究表明与脂质代谢和脂肪生成等代谢过程有关的途径可能在协同调控奶牛与肉牛生长发育阶段中发挥的作用及表达模式存在差异,这为深入研究奶牛与肉牛在生长发育阶段中的比较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