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对辽东山地典型冰缘地貌上覆土壤的粒度、常微量化学元素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包括黏粒20.79%、粉粒69.54%和砂粒9.67%,平均粒径整体偏细,约为6.45Ф,不同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坡向的粒度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元素化学组成以SiO2(45.60%),Al2 O3(12.90%),Fe2O3(3.90%),K2O (2.17%)为主,最大比例可达73.36%。元素Ca,Na,P,Sr显著淋溶,而Mn,Ti,Cu,Zn则相对富集,其他元素迁移不甚明显。少数元素还表现出与粒度分布存在显著关联,其中K,Na,Sr,Ba多存在于砂质土壤中,而元素Ti则容易在粒度更细致的黏土颗粒中留存。化学风化指数CIA均值约为65.50,Rb/Sr约为0.70,反映风化程度较低,且长期经历干冷气候,A—CN—K三角模型表明,研究区土壤风化以脱钙钠、富铝为主,风化水平尚处于低等风化阶段中后期。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使全院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90%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简要介绍了广西农业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步伐的策略,即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理顺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成果展示与示范等。  相似文献   
33.
甘蔗引进新品种种性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甘蔗引进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6/86、台98/0432、C1/2003、园林6号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福农15号和赣蔗18号虽然产量一般,但早熟、高糖,后期不回糖,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蔬菜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蔬菜栽培中,由于长期大量广泛地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蔬菜品质下降,病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大气、土壤、水分被污染,蔬菜农药残留量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安全合理科学用药是生产无公害蔬菜,减少蔬菜农药残留,保证消费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了莲藕硬化池的建造、秸秆铺设及浅水藕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6.
不同密度下棉花果枝、叶枝特征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成铃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调查,并对样品进行室内测定.[结果]密度能明显影响植株形态,低密度A1处理的叶枝数为4台左右,明显高于高密度处理;果枝成铃数也相对较多,与最少的A5处理相差4个棉铃.单株干物质积累差异显著,尤其是叶枝,A1与A5处理相差多达70 g/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上,趋势基本一致,但果枝叶钾素含量高于叶枝叶.棉铃空间分布,内围铃占主导,其他成分所占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上、中、下各部分比例随密度变化各异,产量按密度顺序先增大后减小.[结论]低密度处理的叶枝干物质积累高,是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分积累各密度差异不大,产量形成主要依靠内围铃,皮棉产量最高为A3处理3 247.4 kg/hm2.  相似文献   
37.
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了24株红树内生细菌对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菌株的拮抗作用,其中来自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叶片的菌株AiL3拮抗效果较好,对芒果炭疽菌3个菌株的抑菌带均大于10mm。该菌株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等8种植物病原菌亦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培养滤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硫酸铵沉淀分析发现,硫酸铵沉淀物具有抑菌活性;沉淀物经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作用后,拮抗作用消失,说明菌株AiL3产生的抗菌物质是蛋白类物质。该蛋白对热和酸碱稳定、对紫外线不敏感。  相似文献   
38.
广西甘蔗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年新植、1年宿根的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糖96/86、C1-2003、园林6号、台糖98/0432;蔗糖分含量较高的有福农15号、赣蔗18号、CP84/1198、台糖88/99。  相似文献   
39.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不同。通过对2008、2009两年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甘蔗萌芽率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台89—1626、台98—0432、园林9号等四个品种,适应性较广,在低温条件下也有较高的萌芽率,综合表现较好;粤糖96—86、赣蔗18号两个品种在低温条件下萌芽率较低,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最好,萌芽率最高;湖光1号、云蔗99—601、台88—99在低温条件下萌芽出苗最差,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一般:其他品种甘蔗萌芽出苗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0.
对近年引进并经试种表现较好的国内外10个甘蔗新品种,在广西不同区域进行3年新植、2年宿根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台98/0432、C1/2003、粤糖96/86比对照新台糖22号平均分别增产12.57%、10.39%、8.53%;增糖1.24%、5.69%、1.86%;园林9号、园林6号、福农15号、台89/1626、赣蔗18号、CP84/1198、园林8号比对照新台糖22号平均减产0.33%~17.83%,减糖2.46%~21.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