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当前大城市婚礼中鲜花消费情况和消费方向,分析了婚礼鲜花的消费潮流和趋势。对新娘手捧花、花车等婚礼用花进行了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52.
从国内外引进15个甘蔗新品种在广西3个不同的试验点进行了1年的新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表现高产的品种有:台98—2817、台98—1626、C1—2003、台98—0432、台引2号和粤糖96—86;表现高糖的品种是:台引2号、CP84—1198、福农15号、赣蔗18号、C1—2003和园林6号;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是C1—2003、园林6号和台引2号。  相似文献   
53.
苎麻疫霉寄生专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棉铃、棉苗、构树、苧麻等植物上分离的苧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菌株对上述各寄主植物进行交互接种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自上述寄主植物的苧麻疫霉菌株对上述3种植物均能致病,表明不同寄主来源的苧麻疫霉菌株间致病性不存在对寄主植物的寄主专化性,但对各寄主植物的致病力有一定差异。此外,分离自棉苗和棉铃的苧麻疫霉各菌株对棉苗和棉铃具有相似的致病力;分离自构树的菌株多次接种棉苗后致病力逐渐增强,初步认为构树是棉疫病菌的野生寄主。  相似文献   
54.
为明确海洋细菌SH-27在大豆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其促生长作用和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抗利福平标记法和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对利福平标记稳定且对大豆疫霉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标记菌株SH-27Rif,培养10代后的标记菌株SH-27Rif能够保持稳定,对大豆疫霉抑制率为56.92%。分别采用灌根和涂叶法研究其在大豆体内的定殖动态,灌根与涂叶法均可使标记菌株SH-27Rif在大豆体内定殖,时间达31 d以上;灌根处理定殖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定殖量根 > 茎 > 叶,处理后第21 d根部定殖量达到最大(6.6×105 cfu/g);涂叶处理第1 d大豆叶片定殖量达到最大(6.3×105 cfu/g),随后呈迅速下降趋势;定殖量叶>茎,根部未检测到标记菌株SH-27Rif。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H-27发酵液灌根处理第15 d,处理组株高、根长、茎粗、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H-27发酵液灌根处理能显著降低大豆疫病的病情指数,对大豆疫病3、5、7和9 d的防效分别为83.44%、66.34%、57.18%和52.8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SH-27是防治大豆疫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沙冬青属豆科冬青属植物,又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属地中海残遗种,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温带荒漠地区唯一珍贵的常绿灌木。沙冬青属典型的旱生植物,能够抵抗风吹、沙打、雪压,在生长季节茂密,尤其在“万树凋落百草枯、黄沙漫漫丘陵秃”的冬春两季,更显得生机勃勃,引人注目。沙冬青不仅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理想的庭院观赏树种,而且更是人烟稀少的风沙荒漠和难以管护的荒山秃岭水土保持地带的造林优良树种。但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壤瘠薄,沙冬青直播造林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56.
2007~2008年榨季广西甘蔗霜冻发生危害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西主要受灾蔗区县调查结果显示:2007~2008榨季霜冻是霜害和长期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混合发生.以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为主,具有范围广、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较重等特点。甘蔗各器官受害顺序是蔗茎基部组织(生长带)→心叶→生长点→尾部侧芽→蔗叶。霜害及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对甘蔗地上(下)部蔗芽发(株)未发现实质性严重危害,或蔗茎组织受伤对甘蔗发芽(株)无实质影响:甘蔗糖厂所造成的甘蔗蔗糖分损失达0.57%(绝对值)。受害程度与品种、土壤水分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各品种(系)抗寒能力顺序是:桂糖28、桂糖27、桂糖26、桂糖24、桂糖20、桂糖21、桂糖25、柳城03—182、桂糖03—2287、粤糖00—236、园林4〉台优1、桂引9、桂糖22、桂糖99—181、桂糖02—761、桂糖03—351〉新台糖16、桂柳01—07、桂糖99-107〉桂糖02—237、桂糖02—467、桂糖02—963、桂糖03—1403、桂糖03—2603、新台糖22、粤糖96—86、赣蔗95—108、园林6。甘蔗蔗茎组织损伤具有可恢复性。茎节伤害率是反映甘蔗受霜冻危害后品种抗寒能力较敏感、直观简便、易观察操作的指标。  相似文献   
57.
利福平抗性和抗病原真菌标记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的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S-2和BS-1经浸种、涂抹、浇灌土壤等接种处理均能进入辣椒植株体内.涂抹接种1-5d后,接种上部叶中的菌量逐渐上升;浇灌土壤接种,在1-15d内植株体内菌量逐渐上升;浸种接种,植株从子叶出现到第1片真叶刚展开时,植株茎和叶中的菌量逐渐上升,之后下降.说明两菌株为辣椒的内生定殖细菌,且可在辣椒体内繁殖和传导.  相似文献   
58.
宿根性特强甘蔗新品种桂糖29号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桂糖29号(原编号桂糖02-761)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从崖城94-46X新台糖22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的最新甘蔗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萌芽好,分蘖力强,植株较直立紧凑,中茎,有效茎数多,早熟高糖,丰产,宿根性特强.广西区试试验结果,平均蔗茎产量95.7t/h㎡,比CK2(ROC16)增产12.1%,与CK1(ROC22)相近,其中,宿根蔗产蔗量94.0t/h㎡,比CK1和CK2增产10.5%和19.4%;平均蔗糖分15.62%,比CK1和CK2高0.60和0.64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5.0t/h㎡,比CK1和CK2增产4.2%和17.2%.该品种适应性广,抗寒性明显优于ROC22.该品种于2010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桂糖29号.  相似文献   
59.
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制定简单易行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灌溉方式为地下滴灌。设3个不同灌溉量处理(A、B、C),灌溉量分别为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25、1.00和0.75倍,以不灌溉处理作对照(CK)。在甘蔗生长过程调查萌芽率、分蘖率、生长速度;收获期调查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分析甘蔗品质,验收产量;甘蔗生育期统计降水量、蒸发量和灌溉量,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含糖量及灌溉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处理A的萌芽率最高,达73.50%;处理B的分蘖率最高,达27.55%。甘蔗伸长期,各处理株高生长速度先快后慢,滴灌处理的株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茎径方面表现为CK〉A〉C〉B,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A、B、C的实收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46.25%,40.75%和27.29%。处理C蔗糖分最高,达15.20%,处理B次之,CK最低;含糖量方面,处理B最高,为13163kg/ha,处理A次之,为13136kg/ha。处理B的灌溉利用效率和农田总供水利用效率均高于处理A和处理C,分别为49.32和56.60kg/ha·mm,处理B比处理A的灌溉量减少19.89%。【结论】综合考虑甘蔗产量、品质、含糖量和灌溉利用效率,在相似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建议选择以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00倍作为甘蔗滴灌栽培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60.
甘蔗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国内外引进15个甘蔗新品种在广西3个不同的试验点进行了1年的新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表现高产的品种有:台98-2817、台98-1626、C1-2003、台98-0432、台引2号和粤糖96-86;表现高糖的品种是:台引2号、CP84-1198、福农15号、赣蔗18号、C1-2003和园林6号;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是C1-2003、园林6号和台引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