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以唇(鱼骨)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的几个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建立适合于唇(鱼骨)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显示-通过DNA的质量、酶的浓度、酶切时间及扩增时稀释倍数等条件的调整,EcoRI、Tru9I酶切组合和PstI、TaqI酶切组合均能够获得清晰可靠的图谱,二者的结果比较显示,EcoRI、Tru9I酶切组合扩增结果的多态性要稍差于PstI、TaqI酶切组合的扩增结果,为利用AFLP标记对唇(鱼骨)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2.
同水体银鲫与普通鲫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采样,用20对具有稳定扩增的银鲫微卫星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结果如下:2003年样品三倍体银鲫与二倍体鲫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885、0.6066;2004年样品两者的平均杂合度为0.5946、0.6091。2003年样品三倍体银鲫与二倍体鲫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331,两者的遗传距离为0.3669;2004年样品两者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173,遗传距离为0.3827。两年测定的结果显示三倍体银鲫的杂合度略低于二倍体鲫,两者的遗传距离较近,在所扩增的大部分微卫星位点上基因型相同或相似,其差异为种内差异,三倍体银鲫是鲫的一个特殊种群,在进化上,三倍体银鲫可能是从鲫分化而来的,是其在特殊的环境下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43.
微卫星产物变性与非变性PAGE-银染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哲罗鱼的微卫星引物对哲罗鱼的2个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在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上电泳,银染后发现微卫星扩增产物在二者上的电泳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非变性凝胶中存在较多非特异条带,而在变性凝胶中微卫星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易于鉴定。  相似文献   
44.
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的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罗鲑(Hucho taimen)是中国土著濒危鱼类,仅黑龙江和新疆存在极小的繁殖群体,本研究利用17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黑龙江流域哲罗鲑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野生群体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种群数量具有相关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遗传结构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分化为2个遗传类型,HM遗传类型和WSL遗传类型,且WSL类型群体出现了进一步亚分化。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各群体具有较小的有效群体,造成了各群体较大的近交压力。较小的有效群体主要是由于群体数量的变化及遗传瓶颈造成的。对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野生群体近期和长期基因流检测发现,各群体间基因流不一致,迁入和迁出率不对称,表现为大群体向小群体流动。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的变迁、群体数量的下降等已造成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遗传多样性的降低、遗传结构的分化,并导致了较小的有效群体数量,且对群体间基因流造成了障碍。本研究旨在为制定哲罗鲑的遗传保护措施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 carpio FASN全长cDNA序列为8 927bp,开放阅读框7 533bp,编码2 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 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野生哲罗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 AFLP 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前哲罗鱼(Hucho taimen)处于濒危状态,野生样品采集较困难,因此对其种群遗传结构了解甚少.本研究应用7对AFLP引物对5个野生哲罗鱼群体(104个体)进行了扩增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共扩增出1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0.18%;多态性位点数(AP)、多态性位点比率(P)、观测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z、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遗传距离(D)揭示的规律一致,在5个群体中上述指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虎头江段2002、抓吉江段、海青江段、虎头江段2006、呼玛河,H在0.148~0.195 3之间,I在0.221 5~0.291 3之间,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偏低;且遗传距离(D)、遗传相似度(S)、遗传分化度(Gst)、基因流(Nm)和聚类结果显示5个群体间的基因交流少,遗传分化程度均很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近亲交配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哲罗鱼资源量的减少已经影响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野生哲罗鱼资源已迫在眉睫,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野生哲罗鱼资源进行保护以期恢复哲罗鱼资源.  相似文献   
47.
为探明珍惜濒危鱼类哲罗鲑(Huchotaimen)种內及其与川陕哲罗鲑(Huchobleekeri)种间的外部形态差异,以新疆、黑龙江的哲罗鲑和陕西的川陕哲罗鲑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度量法结合的方式,对3个群体的9个分节特征和35项标准化量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哲罗鲑两个地理群体在侧线鳞平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整体上,两个群体在全部9个分节特征上均存在个体交叉,无法进行区分。川陕哲罗鲑的臀鳍分支鳍条、侧线鳞和幽门盲囊平均数显著小于哲罗鲑(P<0.05),且二者不存在个体交叉,区分明显。(2)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928%,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高,主要解释了3个群体的躯干斜向形态差异。构建主成分二维散点图发现, 3个群体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组,但彼此之间仍存在个体交叉。(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哲罗鲑种內仅有14项主要描述头部和尾部的度量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哲罗鲑和川陕哲罗鲑之间则有29项主要描述躯干部的量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判别分析共筛...  相似文献   
4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